试验室主要工作及分工
序号 一 试验室临时资质管理 1、工地试验室的组建与运行 2、混凝土、砂浆、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3、路基路面填料试验 类别 主要工作事项 责任人 协助人 二 标准试验 三 委外试验 4、委外试验管理 四 过程控制试验 5、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频率检测 6、圬工施工控制检测 7、施工现场检测 8、试验仪器调配 9、检定/校准 10、使用、维护与报废 11、文件管理 12.试验记录与报告管理 13、报表管理 14、试验内部审核与贯标管理 五 仪器设备管理 六 内业工作管理
试验室工作业务操作流程
一、试验室临时资质管理
(一)、工地试验室的组建与运行(负责人员 电话) 1、组建
(1)、确认本工程现场相关的开展检测项目; (2)、按相关要求与开展项目进行选址、组建;
(3)、按工作规模、工作量大小申请调配并确认试验人员;, (4)、试验仪器调配申请;
(5)、试验仪器点收、安装、调试、校验、标识、建账与上报。 2、临时资质申请
(1)、向计量测试中心申请使用批复资质材料; (2)、按业主要求汇编临时资质申请资料并签证上报; (3)、接受当地相关专业部门现场查对、考核、验收直至批复; (4))、批复资料上报计量测试中心备案。 3、运行
(1)、运行过程符合程序要求并对上级计量测试中心负责; (2)、接受资质批复专业部门的检查;
(3)、接受过程中的监理单位检查;
(4)、接受计量测试中心内部审核和督导检查; (5)、接受公司“三合一”体系的内、外部审核;
(6)、对所有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不符合项进行整改并闭合;
(7)、保证年度中参加当地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信用评价不发生0分项,使体系运行有效。 二、标准试验
(二)、混凝土、砂浆、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负责人员 电话) 1、确定料源
(1)、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当地本工程需使用到的所有原材料;
(2)、调查结果书面上报项目部领导,并通过相关程序确定符合技术要求的料源后,对来样检测。 2、前期准备
(1)、工程部门应提供所需各等级配合比设计的具体参数及工艺要求;
(2)、检测配合比所需水泥、骨料、外加剂、外掺料、纤维、沥青、石灰等原材料品质指标的符合性; (3)、合格的原材料报监理试验室验证试验(必要时);
(4)、样品的制备、标识、登记、流传及处置按计量测试中心相关要求进行。 3、方案实施
(1)、按照施工工艺、不同的设计参数要求,分别编制试配方案; (2)、对每一方案进行试配,检查确认设计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
(3)、方案实施过程应有监理旁站。 4、成果整理上报
(1)、按规定龄期进行试压;整理形成初步方案; (2)、验证方案的指标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3)、选配结果报监理试验室验证; (4)、汇总验证结果报业主批复后备用;
(7)、特殊配合比报公司计量测试中心审核使用合理性(技术性能、工艺性能、成本价格)经批复后使用。 (三)、路基、路面填料试验(负责人员 电话) 1、确定料源 (1)、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当地本工程需使用到的各种填料;
(2)、调查结果书面上报项目部领导,并通过相关程序确定符合技术要求的料源后,对来样检测。 2、室内参数确定
(1)、确定各料源标准试验频率;
(2)、通过试验确定所有标准数据和最佳参数。 3、现场成果利用
(1)、由工程部提供填料料源、数量、区段划分及施工组织设计调配方案
(2)、选择试验段,利用室内获得的标准数据和最佳参数确定摊铺系数、碾压遍数等工艺参数; (3)、工艺参数报监理验证试验;
(4)、试验数据报相关部门制定填筑工艺流程后施工。 三、委外试验
(四)、委外试验管理(负责人员 电话) 1、确定委外项目 (1)、根据资质申请批复的项目,确定除自检外的委外试验项目清单; (2)、制定各委外项目送检频率。 2、确定委外单位 (1)、调查并索取委外单位的资质等级、开展项目等证明文件;
(2)、根据委外单位能力,征求业主、监理专业部门意见,并书面报项目部领导批复后确定委外试验单位; (3)、签订委外合同,确定委托项目、价格及相关责任等。 3、送检
(1)接受保障部门的《检验/试验通知单》及出产合格证;
(2)、依据设计和标准要求的检验参数、检验频率,监理见证取样并确定委外试验;
(3)、对检测结果进行判定,反馈保障部,并对不合格材料提出清退处理意见或降级使用建议。 四、过程控制试验
(五)、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频率检测(负责人员 电话) 1、确定频率
(1)、由工程部提供本工程使用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总数量;
(2)、依据总数量按照规范要求确定各项频率; (3)、按照施工进度保证检测频率。 2、取样
(1)、按照施工进度由保障部提供足够频率的《检验/试验通知单》和出产合格证; (2)、确定取样方法、数量; (3)、通知监理旁站取样; (4)、按照规定留取复试样品;
(5)、登记、标识、流传按计量测试中心有关规定进行。 3、检测
(1)、确定检测方法和人员; (2)、试验记录确认签字; (3)、编制检测报告并签字确认; (4)、检测信息书面反馈保障部; (5)、报监理确认进场使用; (5)、检测报告登记台帐、存档。
(六)、圬工施工控制检测(负责人员 电话) 1、受理调度通知
(1)、核实通知单的浇筑里程、部位、混凝土等级、数量及工艺要求等内容完整性;
(2)、确定浇筑时间。 2、施工准备
(1)、现场核实原材料与标准试验的符合性; (2)、测定骨料含水量,填写施工配合比; (3)、签认下达浇筑通知单。 3、过程控制 (1)、确认搅拌站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2)、跟踪监控工艺性能;
(3)、按照标准要求取样、制样、养护。 4、检测结果判定
(1)、按规定龄期试压,监理按规定频率见证或复试; (2)、试验报告的签认判断; (3)、结果反馈相关部门; (4)、试验记录和报告建账、存档。 (七)、施工现场检测(负责人员 电话) 1、检测受理
(1)、接受工程部书面提供的检测区间、标高、承载力检测标准、钢筋间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检测信息; (2)、确定检测时间、测定方法及配属要求。
2、现场测试
(1)、对报检区域实施自检;
(2)、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实施见证或复试检测; 3、结果处理 (1)、根据检测结果整理形成报告并签认; (2)、检测信息反馈相关部门; (3)、建立相应台帐、归档。 五、仪器设备管理
(八)、试验仪器调配(负责人员 电话) 1、搬迁仪器
(1)、核对调迁数量、性能的符合性; (2)、清查逐台仪器档案内容; (3)、建立新的仪器台帐。 2、新购仪器
(1)、根据相关要求编制需求清单;
(2)、进公司固定资产的仪器需上报计量测试中心,由项目部领导签署意见的书面报告,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招标采购; (3)、进入项目部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提出申请经项目部领导批准后招标采购,购置数量、性能报计量测试中心备案; (4)、逐台建立档案,编制操作规程,然后登记台帐。
(九)、检定/校准(负责人员 电话) 1、检校( (1)、确认检定与校准仪器类型(包括搅拌站、测量仪器与质检设备); (2)、按周期检定计划提出申请外送检定报告; (3)、联系检定单位;
(4)、安排人员按自检规程校准; (5)、检定/校准记录、报告归档; (6)、必要时进行期间核查。 2、标识
(1)、检定/校准合格使用绿色标识; (2)、受限使用黄色准用标识;
(3)、设备经批准停用的使用红色标识并隔离封存; (4)、封存仪器重新启用时需检定/校准合格后标识使用。 3、台帐上报
(1)、逐台分类建立仪器台帐; (2)、填写检定/校准计划完成表; (3)、存档并按周期上报计量测试中心。 (十)、使用、维护与报废(负责人员 电话)
1、使用
(1)、按使用类别、操作室、贵重精密仪器等,指定专人使用; (2)、严格按照标准、规程操作; (3)、登记使用记录。 2、维护
(1)、每次使用后必须保持仪器清洁; (2)、按每年维护计划内容进行维护; (3)、发现准确度偏离,应及时修复; (4)、填写维护记录入档。 3、报废
(1)、使用年限到期确定不能修复的应报废;
(2)、在使用年限内,因其它原因造成不能使用的,应报废; (3)、非固定资产的向计量测试中心书面报告批准后销帐; (4)、属于固定资产按程序上报,经公司主管批准后报废; (5)、处理价值转公司财务。 六、内业工作管理
(十一)、文件管理(负责人员 电话) 1、 内部文件
(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2)、作业指导书;
(3)、试验过程质量和技术记录及报告;
(4)、以上文件内业管理员应对其分别、分类标识,登记归档存放。 2、外来文件
(1)、上级下发文件; (2)、标准、规范; (3)、常用图纸;
(4)、以上文件应分别登记管理,确保现行有效性;
(5)、发放、修订、借阅、复印、作废、移交及销毁按计量测试中心《程序文件》执行。 (十二)试验记录与报告管理(负责人员 电话) 1、 试验记录
(1)、应按不同行业要求、业主规定的统一格式使用; (2)、记录内容齐全、签字手续完备,不得涂改,应署名杠改; (3)、与报告配套分别搜集归档。 2、试验报告
(1)、使用统一格式; (2)、按规定方法编号;
(3)、签字手续完备,检测结论判定准确,对错误报告收回及换取符合报告应符合程序; (4)、报告应传递相关部门;
(5)、报告归档组卷符合项目部竣工文件要求。 3、过程记录
(1)、各类台帐及时登记; (2)、仪器使用后及时登记; (3)、试验环境按时记录; (4)、相关施工日志必须记录; (5)、资料员按规定期限汇总。 (十三)、报表管理(负责人员 电话)
1、每月按时汇总,填写试验工作报表,每月向监理部门、计价部门传递,每季向计量测试中心传递;2、按集团公司、公司规定及时上报信用评价报表; 2、半年、年终应有试验工作总结,审核后传报各相关部门; 3、必要时撰写质量管理成果、工法、技术总结、专业论文等并向专业部门传递。 (十四)、试验内部审核与贯标管理(负责人员 电话)
1、试验室内部审核按公司计量测试中心《程序文件》及年计划要求执行; 2、公司“三合一”贯标内部审核、外部审核按公司《程序文件》及公司计划要求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