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墙体局部破坏性膨胀 的原因分析 一 文/付宝华1马宝申2 (1.250101山东省济南市山东水泥厂有限公司混凝土搅拌站;2.250022山东省济南市济南鲁润混 凝土有限公司) 【摘要】为了探讨混凝土墙体发生局部破坏性膨胀的原因,分析了膨胀部位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生石 灰“熟化”过程中体积膨胀率与水灰比和细度的关系。指出采用混有生石灰的粗骨料生产混凝土是发生墙体局部破 坏性膨胀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局部膨胀;石灰;细度;水灰比 【中图分类号】TU7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1324(2011】一01—0091—02 1引言 某高层住宅楼混凝土墙板浇筑20d之后表面开始出 现因内部膨胀导致的裂缝,之后半个月,膨胀点逐渐增 多,裂缝逐步发展。混凝土浇筑后2个月,局部墙皮出现 胀裂、脱落,如图l所示。整个墙体出现膨胀的部位随机 分布,膨胀面积大小不一。浇筑3个月后,局部破坏性膨 胀不再有新的发展,墙体上不再出现新的膨胀点。 因内部膨胀导致的混凝土表皮脱落后,发现位于 脱落部位基体的中间位置均有白色或土黄色粉状物质出 现,如图2所示。虽然出现这种不规则局部破坏性膨胀 图2局部膨胀位置凿开后的情况 的墙体面积较少,约有50一lOOm2,但发现此问题后,相 关单位极为重视,对这种局部破坏性膨胀的原因进行了 及时深入的分析。 2局部破坏性膨胀的原因分析 由于混凝土墙体上的局部破坏性膨胀是在浇筑后不 久出现,膨胀部位没有出现在骨料与浆体的界面处,所 以这种膨胀不是由于混凝土碱集料反应导致的。同时, 图1底座施工单元示意图 普通民用建筑墙体上出现的局部破坏性膨胀是随机的, 收稿日期:2010—10—25 圃 91 建筑设计与施工l DESIGN&CONSTRUCTION \瓣 迪 ∞ ∞ 加 ∞ o 膨胀点数量较少,所以这种膨胀也不是由于硫酸盐等有 害离子侵蚀导致的。 将墙体脱落部位基体中间存存的白色粉状物质收 50 40 集并进行化学分析,知其主要成分为ca(OH)2,即熟石 灰。而熟 灰是由牛石灰 水反府生成的,其化学反应 可表示为下面的方程式。 CaO+H20=Ca(oHj 2+64.9J。 (1)。 这个过程称为石灰的“熟化”。生石灰的“熟化” 过程不仪伴随着大量热最产牛,还会产生一定量的体积膨 胀。生白灰的细度对“熟化”过程中石灰体积的膨胀率具 有 显影响。采用通过5O目筛而不通过7O日筛的粗磨牛石 灰、通过7O目筛而小通过l70目筛的巾磨生石灰和全部通 过170目筛的细磨生行灰进行实验,在水灰比为0.8的条什 卜'石灰细度对体积膨胀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 由 3叮知,生石灰的颗粒越小,“熟化”时的体 积膨胀率越小。这是冈为石灰磨得越细,消化过程中的 0 1o 20 30 40 5O 时间/min 图3细度对石灰体积膨胀率的影响 物质转移在整个体积内就越均匀,因“熟化”引起的孔 隙体积增量也就越小,表现为体积膨胀量较小。牛石灰 与水的雨量比对生石狄“熟化”时的体积膨胀率也具有 明显影响。在水狄比分别为0.7,0.8,1.0的条件卜, 采用中磨牛石灰进行实验,不同水灰比对白灰体积膨胀 率的影响如 4所示。 山 4可知,随着水灰比的增人,生石灰“熟化” 时的体积膨胀率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牛钉灰“熟化”过 ,参与此反应的水量足 定的,水灰比越大,未参与 “熟化”的水分就越多, 这部分水分最终会蒸发到人气 中散失,并在石灰中留下蒸发后的毛细孔道。孔隙率越 大,能够缓冲内部膨胀应力的能力就越大,表现为石灰 水化时的膨胀率越小。 经过对膨胀部位的门色粉末化学成分的分析及以 92囵四≥ 3O 墼20 虢 10 O 0 5 10 15 20 25 30 时间/min 图4水灰比对石灰体积膨胀率的影响 t 实验结果的总结,可以确定混凝土墙板发生局部破坏 性膨胀的原因是冈为在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有部分块 状生石灰混入粗骨料中。当含有块状生石灰的混凝一f:浇 筑成墙体后,必将会发生“熟化”并产生局部破坏性膨 胀拉应力。当这种破坏性拉应力人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时,便会导致墙体局部的表皮胀裂、脱落。由于块状生 石灰的颗粒较人,日.混凝土的水狄比相对较低,所以发 牛“熟化”反应的过程相对较为缓慢,但产生的膨胀应 力相对较大,造成的破坏也较为明显。 3结论 (1)采用混有生石狄的卡H骨料生产混凝:L是发生墙 体局部破坏性膨胀的根本原因。当生石灰发生“熟化” 产,L的膨胀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便会导致墒 休表皮胀裂、脱落。 (2)石灰“熟化”时的体积膨胀率与水灰比、石灰的 细度密切相关。生 灰的颗粒越小,“熟化”时体积膨 胀牢越小。水灰比越人, “熟化”时体积膨胀率越小。 参考文献 [1]袁润章.胶凝材料学[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 版社,1996. [2]刘雅春.石灰石粒度与煅烧时间的关系[J].黑龙 江造纸,2004,(4):26. [3]米海珍,高春.生石灰膨胀特性的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10,31(4):1253—1256. [4]郭爱国,孔令伟,胡明签等.石灰改性膨胀 土施工最佳含水率确定方法探讨[J].岩 力学, 2007,28(3):517--521. 作者简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