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一词多义集录 【安】
①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逸)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孟子)两章》)
(《曹刿论战》) (《陈涉世家》)
(《马说》)
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 .④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哪里,怎么) .⑤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怎能) .【备】
①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
(《岳阳楼记》)
(《活板》) (《石壕吏》)
(《狼》)
②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准备,防备) .
③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备办,做) .【奔】 ①屠乃奔倚其下。(急走,跑) .
②永之人争奔走焉。(为一定目的而辛劳活动)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指飞奔的马) .【鄙】 ①肉食者鄙。(目光短浅) .
(《捕蛇者说》)
(《三峡》)
(《曹刿论战》)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鄙俗,浅陋) .③蜀之鄙有二僧。(边境) .
(《出师表》)
(《为学》) (《口技》)
【毕】
①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完全,全部) .②吾与汝毕力平险。(用尽) .③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完毕,结束) .【并】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
(《愚公移山》)
(《活板》) (《狼》)
②并杀两尉。(一齐) .
③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全、都) .
(《陈涉世家》) (《桃花源记》) (《核舟记》)
(《马说》) (《马说》)
④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和,以及) .【策】 ①执策而临之。(鞭子) .②策之不以其道。(鞭打) .【乘】
①车六七百乘。(量词) .
(《陈涉世家》) (《曹刿论战》) (《行路难》) (《陈涉世家》)
(《马说》)
②公与之乘。(坐、驾) .
③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乘船) .【道】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路) .
②策之不以其道。(方法,措施) .③伐无道,诛暴秦。(道义) .
(《陈涉世家》) (《桃花源记》)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讲) .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政、王道) .【得】 ①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到)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狼》)
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得到) .③一狼得骨止。(得到,获得) .
④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通“德”,感激,感恩) .【入】
①竭其庐之入。(收入)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国内) .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进入) .
(《鱼我所欲也》)
(《捕蛇者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狼》)
④当其租入。(缴纳) .【毒】 ①若毒之乎。(怨恨) .②赋敛之毒。(毒害) .③呼嘘毒疠。(有毒) .
(《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醉翁亭记》) (《桃花源记》)
(《口技》)
【芳】 ①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②芳草鲜美。(香味) .【夫】
①其夫呓语。(丈夫) .②夫环而攻之。(句首发语词)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愚公移山》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成年男子的通称) .④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代词,那、那此) .
(《黄生借书说》)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语气词,表示感叹) (《岳阳楼记》) .【拂】 ①行拂乱其所为。(违背,不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以手拂之。(擦拭) .【赋】
①岁赋其二。(征收) .②复若赋。(赋税) .
(《活板》)
(《捕蛇者说》) (《捕蛇者说》) (《归去来兮辞》)
(《岳阳楼记》)
③临清流而赋诗。(吟诵) .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古代一种文体) .【故】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语〉十二章》)
(《陈涉世家》) (《曹刿论战》)
(《狼》)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旧的知识) .③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④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
⑤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的) .⑥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顾】 ①顾野有麦场。(回头看) .
(《扁鹊见蔡桓公》)
(《狼》)
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拜访) .
③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
(《出师表》)
(《为学》)
【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 .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值得观赏的景物和景象) .③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考察) .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细看) .
(《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 (《捕蛇者说》)
(《爱莲说》)
【国】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国家)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②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 ③此用武之国.。(地方) 【会】 ①会.
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
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会合,集会)③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聚会) ④长风破浪会.有时。(必然,一定) ⑤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领会,理解) 【或】 ①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 ②或.王命急宣。(倘或,如果) ③而或.
长烟一空。(有时)
④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间】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中) ②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③又何间.
焉?(参与)
④一日,见二虫斗草间.。(中间)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
。(量词)
【见】 ①昨夜见.
军帖,可汗大点兵。(看见)
②曹刿请见.
。(拜见,谒见) ③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通“现”,出现) 【就】 ①持就.
火炀之。(靠近)
②此人可就.
见,不可屈致也。(接近、趋向) (《岳阳楼记》) (《隆中对》)
(《口技》)
(《陈涉世家》) (《岳阳楼记》)
(《行路难》)
(《五柳先生传》) (《陈涉世家》)
(《三峡》)
(《岳阳楼记》)
(《马说》
(《陈涉世家》)
(《口技》)
(《曹刿论战》)
(《童趣》)
(《木兰诗》)
(《曹刿论战》)
(《活板》)
(《隆中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瞬息可就。(完成) .【居】 ①居十日,扁鹊复见。(经过,过) .
(《活板》)
(《扁鹊见蔡桓公》)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停留) (《小石谭记》)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处在) (《岳阳楼记》) .④年且九十,面山而居。(居住) .【具】 ①故人具鸡黍。(准备,置办) .
(《愚公移山》) (《过故人庄》)
(《活板》) (《核舟记》) (《桃花源记》) (《岳阳楼记》)
(《口技》)
②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准备) .③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具备) .
④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尽) .⑤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通“俱”,全,都) .【绝】
①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极) .
②佛印绝类弥勒。(非常) .
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断绝、停止) .
(《核舟记》)
(《三峡》) (《劝学》)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渡过) .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 .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的) .【开】 ①开我东阁门。(打开) .②旁开小窗。(开设) .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放晴) .④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开阔) .【可】 ①珠可历历数也。(可以,能够) .
(《桃花源记》)
(《与朱元思书》)
(《木兰诗》) (《核舟记》) (《岳阳楼记》) (《桃花源记》) (《核舟记》) (《核舟记》) (《陈涉世家》)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大约,约计) .【苦】 ①天下苦秦久矣。(被……摧残) .②必先苦其心志。(使……痛苦) .③何苦而不平。(愁) .【临】 ①把酒临风。(面对着)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愚公移山》) (《岳阳楼记》)
②临溪而渔。(靠近) .③东临碣石。(到) .
(《醉翁亭记》) (《观沧海》) (《出师表》)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醉翁亭记》) (《木兰诗》)
(《马说》)
④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令】
①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命令) .
②攻陈,陈守令皆不在。(官名) .
③令辱之。(使,让) .④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假如) .【名】
①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取名,命名) .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字) .
③故虽有名马,衹辱于奴隶人之手。(有名的,著名的) .
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有名声) .
(《陋室铭》)
⑤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指出,解释) (《口技》) .【清】 ①水尤清冽。(清澈) (《小石潭记》) .②以其境过清。(凄清) .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爽) .
(《小石潭记》) (《核舟记》)
(《为学》)
【去】 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离) .②委而去之。(离开) .③去死肌,杀三虫。(去掉)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捕蛇者说》)
④公然抱茅入竹去。(趋向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然】
①吴广以为然。(对的,是的) (《陈涉世家》)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然而) .③庞然大物也。(……的样子) .
(《捕蛇者说》)
(《黔之驴》)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捕蛇者说》)
④然则,北通巫峡。(这样) .
⑤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若翁亭也。(像……一样) .【若】 ①若毒之乎。(你) .
②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像,如同)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④更若役,复若赋。(你的) ..
(《愚公移山》) (《捕蛇者说》) (《活板》) (《岳阳楼记》) (《捕蛇者说》)
(《马说》)
⑤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⑥若夫淫雨霏霏。(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 ..【食】 ①谨食之。(通“饲”,喂养) .
②食不饱,力不足。(吃) .③一箪食,一瓢饮。(吃的东西,粮食) .【市】
(《〈论语)十二章》)
(《木兰诗》) (《木兰诗》)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交易物品的场所,市场) .②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买) .③百里奚举于市。(市井) .④市南门外泥中歇。(市镇,城市) .【是】
①吾祖死于是。(这,这个,这样)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卖炭翁》) (《捕蛇者说》) (《桃花源记》)
②问今是何世。(表肯定判断) .③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代词,代治必躬亲) .【书】 ①万丹书帛曰“陈胜王”。(写) .②得鱼腹中书。(帛书) .③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书信) .
(《治水必躬亲》)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石壕吏》)
④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书籍,著作) .⑤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册) .
(《送东阳马生序》)
(《木兰诗》) (《出师表》) (《卖炭翁》)
(《山市》)
【所】 ①必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恰当的位置) .②卖炭得钱何所营。(……的事) .
③无何,见官殿数十所。(量词,用于房屋) .【亡】 ①今亡变死。(逃跑,逃亡) .
(《陈涉世家》)
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 .③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愚公移山》)
(《公输》)
【为】
①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制作,制成) .
②为.
坛而盟。(修筑,建造) ③唐人尚未盛为.
之。(使用)
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是,成为) ⑤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给,为)
⑥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被) ⑦孰为.汝多知乎?(通“谓”,说,认为。) 【谓】 ①太守谓.
谁。(是)
②太守自谓.也。(命名) ③何以谓.之文也。(称作,叫作) ④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
【行】
①缘溪行.
,忘路之远近。(前行,行走) 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运行) ③乃行.卜。(去,离开) ④行.
拂乱其所为。(行动)
⑤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品德) ⑥行.收兵。(行军) ⑦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⑧必能使行.
阵和睦。(行列,指军队)
【秀】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秀丽的) ②佳木秀.而繁阴。(茂盛、繁茂) 【许】
①高可二黍许.。(上下) ②杂然相许.。(赞许,赞同) ③遂许先.
帝以驱驰。(允诺,答应)
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寻】
①即遣人随其往,寻.
向所志。(寻找)
②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不久) 【焉】
(《陈涉世家》)
(《活板》)
(《出师表》) (《桃花源记》)
(《活板》)
(《两小儿辩日》)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论语》)
(《爱莲说》) (《桃花源记》) (《观沧海》)
(《陈涉世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师表》) (《陈涉世家》) (《陈涉世家》)
(《出师表》)
(《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 (《核舟记》) (《愚公移山》)
(《出师表》)
(《五柳先生传》)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①且焉置土石?(于何,在哪里)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语气词) .
(《愚公移山》) (《桃花源记》) (《曹刿论战》) (《捕蛇者说》)
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于此,在这里)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指“这篇文章”) .
⑤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的样子)(《阿房宫赋》) ..【一】 ①长烟一.空。(全部) ②孤帆一.片日边来。(数词) ③古今一.
也。(相同,一样)
④一.
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次,初次) ⑤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固定不变的方法) 【易】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更替)
②易.
曰。(书名,指《周易》) ③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 ④愿以十五城易.璧。(交换)
【益】
①不治将益.深。(更,更加) ②曾益.其所不能。(增加) ③有所广益.
。(扩大) ④满招损,谦受益.
。(好处)
【意】
①卜者知其指意.
。(心意,意图)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神情) 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 【语】
①卒中往往语.。(谈论,说) ②贫者语.于富者。(告诉) 【章】
①黑质而白章.
。(花纹)
②《孟子》两章.。(文章或作品的一篇) ③又用篆章.一。(印章,图章) 【志】
(《岳阳楼记》) (《望天门山》) (《韩诗外传》)
(《曹刿论战》)
(《治水必躬亲》)
(《愚公移山》)
(《为学》)
(《廉颇蔺相如列传》)
(《扁鹊见蔡桓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师表》) (《《尚书》) (《陈涉世家》) (《狼》)
(《狼》)
(《陈涉世家》)
(《为学》)
(《捕蛇者说》)
(《核舟记》)
①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志向,志趣) .②寻向所志。(标记) .③处处志之。(做标志) .【子】
(《为学》)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儿子) (《愚公移山》) .
②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 .
(《公输》
【自】 ①并自为其名。(自己) .
(《伤仲永》)
(《活板》) (《活板》)
②以手拂之,其印自落。(自然) .③一扳已自布字。(另,另外) .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由) .⑤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
(《《论语)十二章》)
(《三峡》)
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 (《三峡》) .【坐】
①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通“座”,座位) .②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以臀部着物)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图为,由于) .
三 词类活用类释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语法特征:名词+宾语 ①愿为市(买)鞍马,从此替爷征 (《木兰诗》) .希望为此买鞍买马,从此代替父亲出征。 ②策(记下)勋十二转。(《木兰诗》 .记功很多次。
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看)陈胜。(《陈涉世家》) .
戍卒中到处议论,都偷偷指点看着陈胜。 ④不能名(说)其一处也。(《口技》) 不能说清楚其中一个地方啊。 ⑤宾客(当宾客看待)其父。(《伤仲永》) ..把他的父亲当作客人一样对待。 ⑥驴不胜怒,蹄(用蹄子踢)之。(《黔之驴》) .
(《郑人买履》)
(《小石潭记》)
(《山行》)
驴子非常恼怒,用蹄子踢老虎。
⑦弦(装上弦)而鼓之。(《郁离子·千里马篇》) .⑧中峨冠(戴着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
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很多胡须的是苏东坡。 ⑨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燃起篝火)。(《陈涉世家》) ..又暗中叫吴广到驻地旁边树林里的庙中,在夜间燃起篝火。 ⑩名(给……起名,命名)之者谁?大守谓也。(《醉翁亭记》) .为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的。 ⑪狼不敢前(上前)。(《狼》) 狼不敢上前。
语法特征:副词+名词 意将隧(钻洞)入以攻其后也。《《狼》) .
(狼)想要打洞过去攻击他的后边。 解说:副词作状语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副词“将”后面的名词“隧”必定用作动词。
语法特征:能愿动词+名词 ①门前流水尚能西(向西)。(苏轼《浣溪沙》 .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游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
凭借船桨的人,不是擅长游泳,却可以渡过长江黄河。 解说:能愿动词是指表示可能性、必要性以及意志或愿望的一些词语,包括“能、愿、愿意、希望、会、敢、肯、必须、应该要”等。 语法特征:所、不+名词
①置人所罾(本为捕鱼的网,这里是动词,“捕捞”的意思,与“所”一起作“鱼”的定语)鱼腹中。(《陈涉世家》) 放到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