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管l理l科i学 电力行业人才培养浅析 乔民-孙振华: (1、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2、哈尔滨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通过分析新形势下电力行业发展将持续旺盛的趋势及电力人才队伍目前的现状,提出当前电力行业适用性一线生产人才及复合型管 理人才短缺,明确电力行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以电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例,提出职业教育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行 业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电力行业ffg. ̄才。 关键词:电力行业;人才培养;行业需求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 电力专业人才培养能够解决的问题。同时,根据国 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中国经济 家能源发展战略,电力行业近几年在新能源和可 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建设投资规 再生能源的产业发展迅速,如风电、太阳能发电、 模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由于能源需求的瓶颈 生物智能发电、核电等新能源发电。但目前这方面 问题。电力行业发展同样面临保持可持续发展、结 人才奇缺,高校的相关学科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人 构调整等方面问题。 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l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 2),pJ-队伍现状及行业人才需求 2.1电力人才队伍现状 新时期电力行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要确保 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产业,我国电力生产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风暴的席卷下,面临了巨大 电力行业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建设—支 的挑战,全年发电量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随着全 能够适应行业发展、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人才队 球经济的慢慢回暖,全国发、用电量从年初严重下 伍。目前电力行业^才队伍基础比较薄弱,更新缓 滑、年中企稳回升到年末大幅攀升,全年增速大于 慢,造成了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活力,导致电 2008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为596%。全国发电装 力行业的整体科技进步水平要落后石化等行业。 电力企业的体制改革带来的电力企业重组、 机容量达到8.74亿千瓦,全口径发电量36639亿 同时,千瓦时。 “厂网分家”,导致管理层增多、以及直接从事生产 从中长期看,中国电力需求还会有较大的增 的人员减少等不利因素。电力企业的管理型人员 长空间,但从短期看处-Y- ̄,;k于求。因此国家要利 要求在知识结构上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懂生 用电力需求放缓的机会,把结构调整作为当前的 产、又懂流程的#_ILhp/",但现实状况远远达不到 这样的要求。从工科各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面来 主要任务。要合理把握电力建设节奏,目前火电建 设的主渠道是重点推进“上大压小”,积极发展热 看,目前缺乏这种“复合型”型人才的培养。 电联产;同时适度开展大型煤电基地和煤电联营 22行业人才需求 坑口电站建设,有序开展核电建设,大力推动水电 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专业性极强,对 -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对电力行业来说,大量 开发利用,加快电网建设步伐。数据显示,2009上 Apl半年,全国新投产电力装机容量累计达3,301万千 需要的是在第—线从事生产运行管理、设备安装 瓦萁中水电等清洁能源1,104万千瓦,占全部新增 调试检修、工程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目 容量的33_45%较2008年大幅上升。火电投资比 前很多新建电厂或企业的自备电厂,聘用人才时 例大幅下降,核电、风电投资比例较大幅度增加; 最看重的是实际工作经验与面对实际工作的应用 电网投资增长继续加快,投资规模占电力投资比 能力。而目前大多数工程院校毕业的学生难以达 例已达50.90%。 到要求,多数学生仍然是理论知识胜于实际能力, 不能很好地把两者兼顾。从工程院校的角度,缺乏 “十二五”期间,我国电力行业将进入到次高 速发展阶段。电力基本建设将继续保持较大投资 与企业实际的内在联系,缺乏真正开放的办学机 规模,投资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城市和农村配电 制,校企合作面临诸多困难,学生往往得不到企业 网投资的力度将逐步加大。预计2015年我国电力 实践工作锻炼的机会,因此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 装机可达到13.2亿一13A亿kW,净增装机约3.87 需要很长的适应期。另外,从企业的角度,大多数 亿kW。 企业也缺乏高水平的行业培训机制,使具有创新 12当前电力行业面临的问题 能力的真正意义t的“工程师”越来越少。长此以 电力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同样不断面临 往。对电力4—k— ̄lI,技术的进步和高水平的发展形成 新的挑战。近几年不断出现的:“电煤荒”,电煤供 了阻碍。 需矛盾,电力发展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电网建设和 3电力高等职业教育的ApI-N养 发展落后,电价改革滞后,节能减排与发达国家存 明确办学目标与方向 的问题决不是个别 在较大差距,这些都是影响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 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能源的问题,为了促进我国 的现象,应该说问题在很多行业具有普遍性。这些 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 问题从深层次匕反映出了我国各类院校教育人才 需求,国家本着坚持电力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继 培养方面的某种缺失。因此应以“面向行业、面向 续大力推进电力结构调整,加快电网建设,努力减 市场,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的 少电煤供需矛盾对电力工业运行的影响,推动资 应用型人才”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 32确定行业需求^、才应具备的能力 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抑制电力需要的 过快增长,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人才培养目标指出高职电力院校培养的合格 目前我国电力工业—个突出的问题是,能源 人才首先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电力企业是一 2009,(1 21. 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一些技术难题急需突破。如何 个技术高密度且实践 艮强的领域,职业技术院 国电力教育,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这不是传统的 校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充实到行业的一线生产 单位,电力企业从发电、输电到配电,企业需要的 是大量的安装、运行、检修、维护等技能NA.pl-。学 生从步人工作岗位到成长为—个合格的工程技术 人员,常常需要很长的适应周期,而充分发展成为 优秀的企业核心骨干,难度就更大,不能很好地满 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教育要改革,需 要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 习实训环境,政府、社会要给予政策机制的支持与 鼓励。 其次,通过社会调查,现在企业十分重视的是 员工的适变能力,即适应变化的能力。如今社会变 化的节奏很快,知识技术更新得快,竞争会越来越 激烈这— 琅晦个人眵敢 的环境漳}藏着很多 不稳定因素。所以,对于不断的变化,我们要有沉 着面对的能力,努力提升自己应对变化的素质才 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33建立有效的培养人才的环境 高职院校培养的AyI- ̄势是动手能力强,实 践目助强。那么一方面学院要千方百计地加强学 生实训基地建设,使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相互交织、 互为补充的综合过程中得到知识和锻炼。另一方 面要建立学校与企业之间内在联系的良性机制,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对现实的生产实际和 人才需求状况有所了解,为人才培养的途径提供 完整的环节,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具有广泛的适用 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得到有效地保障。 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师资队伍。大力推 行“双师制”,鼓励教师到生产企业现场培训学习, 了解行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这样才会将书本的理 论与现场的实际融合在一起,授课时才能够有的 放矢,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收到更好的效果。 3.4建立有效的教学改革反馈机制 教学改革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更要跟踪改 革的效果。在政策措施、改革方案执行的过程中要 进行有力的监督反馈方面的工作。好的措施、方案 往往会因为监管执行力度不到位,会导致流于形 式、或石--h,疋4-偏。因此学院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反思措施方案 的合理性,确保人才培养符合行业需求与发展。 结束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 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而 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之间建立起动 态的且永恒的发展关系。学校按照行业的发展社 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政府社会提供相适 应的机制和环境,三方只有协调运作,有机地结 合,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II姜谦201O_2O15年中国电力行业投资分析及前 景预测报爿R1.q'4 ̄rsl2olo(2). 陆为.关于电网企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思考[J1冲 一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