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试论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意涵

来源:易榕旅网
第26卷第1期V01.26No.1Journalof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BeijingElectr(micScienceandTechnolo勖rInstitute2018年3月Mar.20l8试论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意涵李雪峰4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北京100089摘要:全面认识突发事件的特征,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入认识突发事件本质、把握突发事件规律,在实践中制定更为全面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减少突发事件的危害。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突发事件的危害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三个基本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进而探讨突发事件应对的有关原则思路与根本任务。关键词:突发事件;危害性;紧迫,}生;不确定性中图分类号:D63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64X(2018)1-01—06价值损失的客观描述。突发事件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价值损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涵盖人身危害、经济危害、声誉危害、环境危害四个方面。就各种危害的来源看.有的危害是突发事件爆发后必然出现的(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件都是如此).而有的危害是由于突发事件处置不当造成的(不少声誉危害尤其如此)。1.人身危害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突发事件也有多重特征。例如,很多(但不是所有)突发事件出人意料、不期而至,具有“突发性”;又如突发事件无疑具有“公共性”,即具有公共危害和影响。全面认识突发事件的特征,有助于从理论上深入认识突发事件本质、把握突发事件规律.有助于在实践中制定更为全面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减少突发事件的危害。一般而言.突发事件的危害性、紧迫性和不确定性是公认的突发事件三个基本特征…。各人身危害是指对人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的危害,包括对精神健康的损害。其中尤其强调对直有关文献对此多有描述。但大多流于一般性解释,缺乏系统分析与阐述。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典型突发事件事例.尝试对突发事件的三个基本特征的具体表现形式加以梳理。并进一接受事件影响的人群、对脆弱人群的危害。例如。2008年汶川8.0级大地震的人身危害严重。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地震确认造成有69,227人遇难,374,644人受伤,17,923人失踪。而据卫生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2El12时,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6,步探讨其本质特点与实践意涵。一、危害性(一)突发事件危害性的涵义与表现突发事件的危害性是对突发事件所造成的544人(不包括灾区病员人数),其中四川转外省市伤员仍住院153人,共救治伤病员4,273,551人次。【21+作者简介:李雪峰(1965一).男,辽宁沈阳人.经济学博士,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应急管理.领导力发展。·2·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8钽2.经济危害经济危害是指对个人财产和企业经济利益、行业经济、地方基础设施的直接损害,以及对地方经济发展、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情况。有的突发事件甚至会威胁到企业的生存。例如,截至2008年9月4日.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在财产损失中,房屋的损失很大。民房和城市居民住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7.4%。包括学校、医院和其他非住宅用房的损失占总损失的20.4%。另外还有基础设施,道路、桥梁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失。占到总损失的21.9%。3]3.环境危害环境危害是指对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生物物种等的危害。例如,火灾和病虫害会毁坏森林和草原,使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风灾往往加速土地沙化;爆炸、化学品泄漏污染事故会直接损害人居环境等等。4.声誉危害声誉危害包括对官员声誉的威害、对企业和政府声誉的威害等。例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不仅给广大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健康损害。也使得该企业和乳制品行业的声誉受到极大损害。曾名列全国乳业前三强的三鹿集团最终倒闭。(二)危害性的本质特点与实践意涵从突发事件危害性的表现形态中可以推断,不同的危害有着量值、作用、影响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损失量值方面,危害有大与小、有价与无价之分。有的危害大:有的危害小。有的危害可以用具体的价值量来衡量。例如对资源的损害;有的危害相对于人的情感与需求来说是无限大的,例如对人的生命的剥夺。在作用时长方面,危害有短期与长期之分。通常突发事件的单纯经济损失是可以在短时间内弥补的,而其对环境的损害则可能需要较长的自然恢复期。在影响程度方面。危害有浅表与深远之分。有的危害可能只是伤及社会有机体的浅表,如一般的经济财产损失:有的危害则可能对社会有机体“伤筋动骨”。例如社会安全事件处置不当对政府声誉造成的损害。这些危害性的不同特征意味着,在应急决策中要对突发事件的危害性进行精细的考量。例如,在生命救援方面,“救死”应优先于“扶伤”,要优先处理那些可能造成大量人员死亡的问题,再处理其他,因为人的生命是“无价的”。这也可以解释安全生产为什么要树立“红线意识”.即“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L41。在救财产与救环境(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之间。要优先救环境,因为环境损害更具有长期性。二、紧迫性(一)突发事件紧迫性的涵义与表现突发事件的紧迫性是指其对应急处置时效性的迫切要求。由于前述种种危害可能性的存在,再加上突发事件自身的各种发展演化可能,突发事件处置往往具有极大的紧迫性。紧迫性往往体现在对事态的控制要及时、对人民生命财产保护要及时、对基础设施的恢复要及时、对形势发展的反应要及时等。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灾为例.一夜之间200余万立方米的泥石流吞噬了上千的生命、阻塞了白龙江、淹没了半个县城,数万灾民需要及时安置,救灾资源和各路救援力量需要及时协调。悲伤的群众需要及时的精神引导。所有这些对于应急处置与救援的领导者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j·剐具体说.突发事件的紧迫性主要由三类6种情境造成:1.威胁人类生存的紧迫情境突发事件往往给人的生命带来急迫的挑战。这包括:情境1:需要拯救生命的紧迫情境。当人的生存受到突发事件带来的威胁时,政府和其他责任主体的迫切任务就是拯救生命。例如,大地震后,受灾人员可能被砸伤。伤痛可能就会危及生命;又如,地震灾害的受灾人员被困在倒塌的建筑物中,如果没有水和食物,以及适当的温度,就有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之内性命难保,情境2:需要人道主义救助情境。当人的基本生活条件受到破坏时,有关各方就需要迅速给予人道主义救助。通常需要紧急救助的事项包括:紧急转移安置受灾人员,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及时向受灾人员提供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抚慰受灾人员;处理遇难人员善后事宜。2.危急事态中的紧迫情境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有效控制危急事态。这有两种紧迫情况:情境3:需要迅速控制的初始危急情境。突发事件来临,往往需要迅速控制危险源;需要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需要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情境4:前期控制不利造成的日益危急情境。突发事件应对的紧迫情况还包括由于前期的应急处置不力造成后期处置困难、需要紧急加以处置的情况。例如。2015年8.12天津港瑞海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前期是瑞海公司的化学品货场发生火灾事故。天津港消防人员到达后,采取用水浇灭大火的办法处置,但没有想到消防水流淌到其他容易遇水爆炸的危险化学品堆放处.引起一系列更大规模的火灾和一系列爆炸,使得后期处置变得极为紧迫和困难。3.政治经济方面的紧迫情境不少突发事件还会带来政治经济方面的紧迫情境。情境5:经济危害的情境。突发事件会造成正常经济运行的中断,这可能会带来紧急的经济危害情境。例如,当铁路运输发生事故后(例如列车相撞事故),就会使铁路运输被迫中断。这会每时每刻给铁路部门、乃至国民经济带来不断增大的损失。情境6:政治压力的情境。突发事件可能会使政府或其他处置主体受到极大的政治压力。这些压力可能来自媒体.也可能来自上级组织,或者国际社会。2003年非典疫情处置初期,由于有关部门的疫情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就在短期内给中国政府带来的极大的政治压力。(二)紧迫性的本质特点与实践意涵突发事件紧迫性的各种表现形式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关系。有的紧迫性情境之间是清晰的单向度因果关系.如需要拯救生命的紧迫情境或巨大经济损害的情境直接决定了需要迅速控制的初始危急情境。而有的紧迫性情境之间则可能是相互强化的关系.如政治压力的情境与危急事态中的紧迫情境之间就是相互强化的。事·4·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8年态紧迫造成政治压力加大,反过来,政治压力大1.突发事件本身信息不确定性也使得应对事态的紧迫性显得更大的。总体而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时间紧迫或条件受言,不同的紧迫情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限.应急决策者与处置者可能无从得到准确的机制.其作用结果就是给突发事件处置者带来极信息。大的压力。情况l:突发事件状况不明。例如很多突发突发事件的紧迫性因此意味着.一方面应急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有多少人受灾、险情有管理者要提升抗压能力才能应付得了突发事件多严重、危害范围有多大、损失的情况、出事地点带来的诸多挑战:另一方面,应急管理者也需要的准确位置等信息都可能成为稀缺资源。在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善于对应急处置任务加情况2:突发事件原因不明。查明突发事件以排序。在任务排序上,要综合考虑突发事件的的原因有助于确定事件的性质、找到事件的症危害性与紧迫性,把那些危害性和紧迫性都高的结,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置方案。但是,有些是人事项作为最优先处置的事项,把两个特征都不高为性事件的肇事者故意隐藏事件原因信息;有些的事项作为最后的处置选项。是技术手段有限和时间有限一时难以确定事件三、不确定性的原因。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在长达数月的前危机期。一直没有直接证据说明患病婴幼儿的病(一)突发事件不确定性的涵义与表现因就是三鹿奶粉造成的。2003年的SARS事件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是对突发事件相关信在非典疫情还属于个别病例、没有流行造成危机息特征的描述。有效的突发事件决策与处置有之前,没有人知道其传播规律是什么,因而也就赖于准确的信息.但是相关的信息可能是不确定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的,事件发展的前景可能是不确定的,也有可能2.突发事件前景不确定性处置主体本身就造成了情况的不确定。例如,大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不仅有事件当前状态灾之后,可能发生什么样的次生、衍生灾害是未和原因的不确定性,还有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知的;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会发生哪些人为新情况情况3:事态发展的不确定:例如。危害的是未知的;抢险救灾会带来哪些结果也不是精确持续时间、是否会愈演愈烈、是否会有次生灾害可知的。舟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自龙发生等很多因素都是不确定的:例如火灾会持江上的堰塞体会带来多大的灾害,以什么思路和续多久、群体性事件是否会规模继续扩大、堵在手段处理会更为有效,何时能解除其患等都很难河流上的堰塞体是否会垮塌等都具有极大的不估计。一5]归纳起来,不确定性具体可以分为三类确定性。7种情况:情况4:事态影响的不确定。突发事件.尤表2突发事件不确定性的来源第26卷试论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意涵.5.其是责任性事故,可能会造成负面社会影响。这种影响会有多大.会持续多久,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往往是很难判断准确的。3.处置主体造成的不确定性处置主体自身可能也会给突发事件的走向及未来处置造成不确定性。情况5:主体责任不清造成突发事件前景不确定。突发事件应对往往涉及跨界处理。当两个或多个相关机构之间无法就尽快就处置责任分担达成一致时,就可能造成低效扯皮、甚至矛盾冲突.从而影响处置进程。情况6:经验不足造成处置效果的不确定。应急处置主体可能缺乏处置经验而造成处置的拖延或失误,从而给未来的处置造成困难和不确定性。例如,前述8.12天津港瑞海公司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事例中,就是由于前期处置经验不足造成了事故的扩大,给未来的处置带来了不确定性。情况7:应急准备不足造成的不确定性。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前.应急预案制定不科学,或者没有经过演练.或者应急物资准备不足等都可能造成应急处置的低效,甚至束手无策,从而给事件处置的进程带来不确定性。(二)不确定性的本质特点与实践意涵突发事件确定性的各种情形表明,其出现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即不可控的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即可以避免的因素),不确定性的本质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体。例如,由于社会一技术系统的复杂性,突发事件的前景很可能就是不确定的,可能早收场,也可能横出枝节而日益复杂难办。但是.那些由于准备不足或制度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则是可以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加以减少的。就突发事件应对的实践而言,这种不确定性的主客观统一性因而给了我们两个方面的启示:一方面.要承认其客观存在性,就要在应急处置时,打出余量,增加应急投入和应对措施的冗余量。以备不测。如在决定撤离危险区的人员数量时,要坚持“宁听群众骂声,不听群众哭声”。当前的骂声不过是因为嫌麻烦。而事后的哭声却挽回不了遇难的亲人。另一方面,要努力消除那些主观上早晨高的不确定性。这就要平时做好应急准备,急时全力投入应急处置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四、结论与讨论从对突发事件的危害性、紧迫性、不确定性的表现、特征与管理意涵的分析中,可以看到这些特征的更深层次本质:(1)危害性可以视为是灾害能量对抗灾能力的考验。一个社会系统的综合抗灾能力强,其危害性就会减少;反之危害性就增大。(2)紧迫性可以视为是目标压力对处置能力的考验。应急处置者的能力强,紧迫性带来的压力就小:反之紧迫性的压力就大。(3)不确定性可以视为是信息需求对管理实力的考验。应急处置主体的综合应急管理实力强,不确定性就小:反之不确定性就大。由于这三个方面都是对社会系统与处置主体能力的考验,提升全社会的抗灾能力和提升应急管理主体的综合管理素质能力就应当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真正中心工作。进一步说,提升能力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总之.本文的贡献在于通过系统的分析深化对突发事件本质特征的认识,并进而探讨突发事件应对的若干原则与根本任务。这一研究工作今后还应进一步从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演化的过程机理的角度进一步深入展开。参考文献[1]BoinA,HartP,SternE,eta1.ThePolitiesofCrisisManagement:PublicLeadershipUnderPressur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9:2.[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新办授权发布9月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8经25日抗震救灾进展情况[EB/OL].(2008-[4]*: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命09—26)[2018一Ol—14].http://mvw.seio.为代价[EB/OL].(2013—06—07)[2018—0lgov.cn/zxbd/nd/2008/Document/310218/一14].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310218.him.06—07/4908986.shtml.国防大学危机管理中心.应急管理实践全李雪峰.突发事件应对案例研究——方法与录:中国四川汶川5.12大地震[z].国防大实践[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学研究资料.2010:3.2017:42-43.OntheBasicFeaturesofEmergenciesandTheirPracticalImplicationsLiXuefeng(DepartmentofEmergencyManagement,ChineseAcademyofGovernance,Beijing100089,China)Abstract:A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thecharacteristicsofemergencieshelpstounderstandtheessenceofemergenciesandgraspthelawsofemergenciesandtoestablishmorecomprehensiveemer-gencyresponsemeasuresandreducetheharmofemergenciesinpractice.Basedontheexistingre-search,thispapersystematicallyanalyzesthreebasiccharacteristicsofthethreat,urgencyandan—certaintyofemergencies,andfurtherexplorestheprinciplesandbasictasksofemergencymanagementKeywords:Emergencies;Harm;Urgency;Uncertainty(责任编辑:李波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