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第1 1卷第8期 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说明心可舒组的优势强于对照组。 见表2-4。 表2两组房性早搏疗效比较[例(%)] ・中医中药・269 根素能明显扩张冠状动脉[4]。木香为治气之总药,促进气血之行,有助 活血化瘀。丹参、山楂、葛根同时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粘度、 调节磷脂代谢、改善微循环和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增加冠脉血流量,增 强心肌收缩力,它们还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使自主神经功能平衡,从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丹参素、山楂还有 注:与对照组比较, <O.01 表3两组交界性早搏疗效比较【例(%)] 清除自由基作用,促进能量产生和利用,促进三磷酸腺苷(ATP)合 成,从而改善心电传导 ],因此提示心可舒具有双向调节自主神经,通 过降低QT离散度而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据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心 肌细胞“钙超载”与心律失常相关,丹参素可减少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防止“钙超载”,尤其是在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时,丹参素具有保护心 注:与对照组比较, <O.01 肌细胞膜作用,稳定心电活动,稳定膜电位,从而减少心律失常 。 综上所述,心可舒通过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脂异常、降低血粘 度、降低心肌耗氧量、清除氧自由基、调节自主神经功能、降低QT离 散度、防止细胞“钙超载”,保护心肌细胞膜,稳定心电活动等多重 作用,从而改善心肌功能,继而降低心肌自律性,并延长心房肌、心 表4两组室性早搏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 <0.05 2.3不良反应 室肌与传导系统的动作电位,从而减少或消除各种早搏,且副作用较 少,安全性强,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两组均有轻度头昏、心率减慢、低血压症状,各组只有5~6例, 没有显著差异 >0.05),改用美托洛尔12.5mg,每日2次后,该不 良反应消除,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未发现异常。 3讨-论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5:91-94. [2】孙宇,翟云青,王文英.血塞通对HRV及心室晚电位的干预[J】.现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18):1713・1714. [3】辛志强,曾旭初,易春涛,等.丹参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 物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ff ̄[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 (5):287. 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是冠心病常见的心律失常,尤 其频发早搏易引起患者的明显症状,室早更易引起恶性心律失常而致 猝死。临床上出现有症状的早搏或频发早搏首选p-受体阻滞剂,本组 研究结果表明,13-受体阻滞剂联合心可舒片剂治疗早搏其结果更好, 联合用药后其各种早搏的显效和总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D一受体阻滞 剂(尸<O.O1),而且24h早搏平均次数改善值在心可舒组也更多(P <0.05),提示中药心可舒对冠心病早搏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 心可舒片主要成分是丹参、三七、葛根、木香、山楂等,丹参、 三七具有活血化瘀和止痛之功效,中药基础研究证实三七具有抑制大鼠 的受损心肌电重构的作用圆・丹参除了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 [4] 范礼理.葛根黄酮对犬冠脉心脏血流动力学和心肌代谢的作用 [J].中华医学杂志,1977,57(12):265. [5]令狐路线,葛根素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 2004,11(11):2427. [6】王月刚,陈素云.山楂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J].中医药 信息,2000,7(6):29. [7]许晓兵.丹参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心脏杂志,2002, 14(6):555. 血的作用外,还能降低血粘度,降低心肌耗氧量,并具有较好的清除氧 自由基的作用脚。葛根兼益气生津、补心安神之效,葛根中的黄酮和葛 可致肾脏毒性和肾脏保护作用的中药 车继敏 罗维 (吉林省延吉市中医医院,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医学界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了某些中药对肾脏具有毒性作用,其甚至可以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同时经过大量临床实验和研究,亦发现了某些中药对肾脏具有相应保护作用。笔者上述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加以综述如下。 【关键词】肾脏毒性;肾脏保护;中药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3)08—0269—02 死,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 近年来中药所致的肾脏损害病例逐渐增多,但还未引起临床医师 的足够重视。药能治病,也能致病,甚至致命, “是药三分毒”这是 经把关木通,马兜铃从中药中剔除,为中医者不可不知!为了避免医 疗事故的发生,要用川木通或通草以代之,最为安全。 苍耳子:性味辛,苦,温。有祛风解表,通鼻窍,驱风除湿,止 痒的功效。苍耳全株有毒,以果实最毒,嫩叶比老叶毒。其主要毒性 成分可能是果实中的一种甙类物质,它含有毒蛋白,能损害肾脏及 心,肝等内脏实质细胞,使之发生混浊,肿胀,坏死,并使毛细血管 渗透性增高,而引起广泛出血。药用量干品大于30g或苍耳子多于lO 大家所共识的。本文就此类报道予以综述,希望能引起临床医师的重 视并为之提供参考,不足之处有待共同商榷。 木通:性味苦寒。有清热利尿通淋,通经下乳,清泄心火的功 效。有关木通和川木通之分,关木通为马兜科植物木通马兜铃的木质 茎。毒性强烈。不可轻尝。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绣球藤的木 质茎。据报道,大剂量的关木通可损害肾小管,导致其上皮细胞坏 270・中医中药・ 枚均可引起中毒。 川乌:性味辛,苦,温。有大毒,有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功 效。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以乌头碱毒性最强。内服0.2mgl ̄[J可中 毒,3 ̄4mg可致死。主要经肾脏及唾液排出。生用易引起急性肾功能 衰竭,故多经炮制后入药,长时间久煎(3 ̄4h以上)后,乌头碱水解 为乌头次碱,其毒性仅为原生物碱的0.02%~O.05%,所以川乌入药应 先炮制,并先煎半小时左右。 蜈蚣:性味辛,温。有毒。有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 功效。蜈蚣成分中含有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可导致动物精 原细胞发生坏死改变。有报道因过量服用蜈蚣或因过敏原因而导致患 者出现非少尿型肾功能衰竭者 】,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主要表 现为服药后出现发热、腰痛,日尿量不等约2000~8000mL,实验室 检查可见尿蛋白、管型等异常,超声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双肾弥漫性肿 大等。此类患者病情较为特殊,临床实践中应引起足够重视,当了解 患者有服用蜈蚣而又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时,应考虑到其可造成肾脏损 害的可能性。 斑蝥:性味辛,温。有大毒。有破血逐瘀消a,攻毒散结的功 效。含斑蝥素,其主要经肾脏排泄,可导致肾小球变性、肾小管出血 等损害性改变。王明臣 】、庄庭芳 等对于该药毒性均有实例报道, 口服、外用该药均可有毒性作用发生,轻度者出现消化道出血、肾脏 毒性损害,重度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对于外用者可导致局部或全身皮 肤烧灼样疼痛、出现面积大小不等水泡等,并伴有血尿等肾脏损害等 异常。斑蝥为剧毒性药物,药理实验表明,正常人口/Jl ̄o.6g ̄lJ可导致 严重毒性反应发生,I:1服剂量达到1.3~3g即可导致死亡,本品安全 剂量应控制在0.03~0.06g,切勿长期、过量服用。外用时亦要严格把 握剂量,用量过大或长期应用皮肤吸收药物过多,则会导致中毒症状 发生。 雷公藤:性味苦,寒。有大毒。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 痛,杀虫解毒的功效。根,茎及嫩枝叶均具有毒性。服药后可有较为 强烈的胃肠道刺激症状,过量服用易导致中枢系统、肾脏等损伤。文 献报道有因过量服用而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甚至死亡者 】,多为 少尿型肾功能衰竭。雷公藤毒性较强,切勿过量服用,临床上应严格 把握用药剂量,避免中毒甚至死亡事故发生,对肾功能不全者、孕妇 等应尽量避免使用。 天花粉:性味苦,微甘寒。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解毒消痈的 功效。含有天花粉蛋白,皂甙,淀粉等物质。实验证明,天花粉蛋白 可使肾实质细胞,近曲小管大片坏死,且剂量越大,上述损害越重, 故有肾脏病时应忌用天花粉。 益母草:性味苦,辛,微寒。具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的功效。 含有益母草碱,水苏碱等多种生物碱。由于毒性低,临床用量常偏 大。一例妇女因闭经用益母草200g水煎服,24h后头痛,腹痛,腰 痛,上消化道出血,尿血,阴道出血,多汗,尿检蛋白+++,最终因 益母草过量应用引起中毒而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后患者因抢救无效 而死亡 除上述中草药致肾脏损害外,据报道如巴豆,大风子,牵牛子, 土贝母,使君子,芦荟,苦楝皮,寻骨风,钻地风,山慈菇,昆明山 海棠,芫花,雄黄,朱砂,砒霜,防己,泽泻,金樱根等亦可导致不 同程度肾脏损害,甚至有中毒死亡的临床报道,为此,临床实践中对 于具有肾病史患者应谨慎用药,尽量减少中毒事故发生。用药过程 中,要严格把握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并综合考虑患者性别、个体 敏感性等相关因素,对于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如马兜铃酸),非用 March 2013,Vo1.11,No.8 不可的要严格把握剂量及用药时间。 经过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一些中药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可以治疗肾脏疾病,保护并改善肾功能。在单味的研究上主要有冬虫 夏草,大黄,川芎,黄芪,丹参等药物。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 是中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竭中的最常用药之一。其只要药理作 用体现在:有效减少肠道中的氨基氮重吸收,可抑制尿素的合成,使 得尿素氮和肌酐值降低,对于降低胍类毒素的蓄积也具有一定作用。 临床研究还证实其可改善氮质血症程度,有效减轻残余肾代偿性肥 大,对于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亦具有一定作用 。 川芎:主要含有川芎嗪和川芎酚,为良好的钙通道中药阻滞剂, 可有效调节血管舒缩,平衡凝血纤溶机制,从而使肾血流量有效增 加,以此达到利尿消肿目的,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临床 上可用原药川芎,也可提取物川芎嗪,川芎酚,可用于防治急、慢性 肾功能衰竭竭及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黄芪:具有益元气、壮脾胃、去肌热、排脓止痛、敛疮生肌、活 血生血之功效。对高胆固醇血症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有效减轻肾 病综合征患者的高胆固醇血症程度,黄芪的减少尿蛋白、利尿作用显 著,可使肾病患者血浆蛋白达到正常范围。临床上多用于各种急,慢 性肾炎等肾病以及肾功能衰竭的防治。 冬虫夏草: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瘀之功效,内含多种氨基酸及 微量元素。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一般2~6个 月为1个疗程,每天加用虫草5g,煎汤连渣服用。对于某些抗生素药 物(如庆大霉素)所致肾小管损伤,应用冬虫夏草治疗其效果显著、 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加以重视。值得注意的是,该药富含钾离子,故 高血钾及尿少患者应谨慎用药。 另外,目前在动物实验中还论证了参类,附片,当归,地黄等 药物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竭的机理和作用,这些药物均是在中医辨 证施治的方中筛选出来的,把这些药物应用到临床中可进一步提高 临床疗效。 丹参:具有活血,改善机体微循环,有抗凝,增加肾皮质血流的 作用,而且还可促进机体组织的修复和再生,有利于肾功能的恢复。 六味地黄丸:是著名的滋阴补肾代表方剂,,经历代医家临床应 用,疗效显著,有很好的补肾作用,除组成丸剂的各单味药所含有机成 分的作用外,其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锰,铜,铁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玉屏风散: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减少肾炎蛋白 尿,改善病学变化,保护肾功能。 参考文献 [1】 吕保印,刘光印,金花珍,等.服用中药蜈蚣致肾损害2例[J].中华 肾脏病杂志,1992,8(3):167. [2】王明臣,任占屹.斑蝥酒中毒致上消化道出血及肾损害l例报告 [J].河南中医杂志,,1989,9(1):25. [3]庄庭芳,庄庭昵王广见,等.斑蝥外用导致’肾脏损害一例[J]_中国 中药杂志,1990,15(11):56. [4】李桂清,崔光富.口服雷公藤煎剂引起急性。肾衰一例【J】_中华肾 脏病杂志,1990,6(4):253. [5]祁风鸣..雷公藤片过量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肾功能损害致 死一例cJ】.浙江中医杂志, 1991,26(11):490. 【6】崔文刚.服三黄片致血尿一例[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2):54. [7]黄翠玲.大黄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 医结合杂志,1995,15(8):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