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的动力,推动赏析活动和教学进程,这是学 习诗歌的基础。当然,强调感受体验,并不是要 否定理性分析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理性思维 能起到辨别方向、寻果溯因的作用。两者相互 倚重,又各司其职,共同推进赏析活动的进行。
第二,吟诵、朗诵、表演手法的吸收和运 用。吟诵是古人留给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 最有效方法,朗诵是现代人感悟和表达文艺作 品情感的最常用方式,在传统文化课堂上将这 两者充分利用,是“古为今用”和“古今结合”的 有益实践,是不可或缺的。借用表演的部分手 段,如,动作、表情,声音造型,也是一种不错的 做法,诗歌以及传统文化经典的其它题材篇 目,如对话体、语录体,可根据说话人不同的身 份、目的、情感,设计不同的声音,采用不同的 声音技巧,激发趣味;对文本内容深人领会,然 后将其演示出来,增强体验,从而促进教学活 动的深入。
第三,以朗诵、表演和吟诵能力作为保障。 这类课型设计技术性比较强,这些能力是进行 体验式教学设计的基础。毫无疑问,这种能力 欠缺会使采取此方法的教学实践归于失败。相 反,这些能力水平越高,使用起来就越得心应 手,课上得就越精彩,课堂就越生机盎然。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5
[2]王财贵教授论吟诵(上)http://blog.sina.
cn/dpool/blog/s/blog_c443746d01011xb9.html
[3]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85
《声声慢》课堂实录
◎沈燕
沈燕,湖北省黄梅县第一中学教师。
一、 导入新课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 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支女儿花, 就是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她是婉 约词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今天 我们学习她的婉约词代表作《声声慢》。
二、 初读全词,整体感知
1. 学生朗读
师:首先想请一位学生朗读一下这首《声声 慢》。请大家用掌声鼓励他的自告奋勇。
2. 教师示范朗读
师:普通话标准,音色很好,语感不错,语速 适当,有节奏感,但是还得注意轻重音,比如 “更”“愁”,注意停顿和延长,下面由我来朗读一遍。
3. 找出词眼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齐读一遍,在朗读中请 同学们思考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点拨:词眼,能够揭示全词主旨的字可以称 之为词眼。
三、 再读全词,学习手法,分析意象
1.析叠字,品愁情
(1)分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 戚”叠字的表达效果。
师:词眼是愁,那么,词人是怎样写愁的呢? 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叠字写愁。“寻寻觅觅,冷
I素
例
I
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刊 2019年03月147
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如果把它改成“寻觅、 冷清、凄惨”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吗?
生:叠词有节奏感。生:感情舒缓。
点拨:叠词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 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师:“寻觅”“冷清”“凄惨”写作角度有什么 不同?
点拨:寻觅,是动作,若有所思,寻而不得, 寻觅无果,心情不宁,怅然若失。冷清,是环境, 寂寞冷清,孤单寂寥,形影相吊。凄惨,是心理, 凄凉惨淡,悲惨愁苦。这三组叠词为全词奠定 了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2)探究学习。
师:叠字在诗词中颇为常见,请同学们回 顾一下含有叠词的古诗词。
生:临行密密缝。密密,动作,意恐迟迟归, 心理,表达母亲对儿子深笃之情。
生:粒粒皆辛苦。粒粒,粒粒粮食,滴滴汗 水,农民辛苦,珍惜粮食。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尖 尖,蜻蜓荷叶相依相偎,生机勃勃,和谐美好。
生:蒹葭苍苍。苍苍,茂盛深色的样子。生: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又送王孙 去,萋萋满别情。离离,萋萋,青草茂盛的样子。 对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 别之情。
生: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历 历,清晰分明的样子,表达崔颢思乡思亲之情。
生:清明时节雨纷纷。纷纷细雨,纷纷愁
Mr.
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 萧,落木窸窣之声,落叶飘零之速;滚滚,江水 奔腾之势,长江汹涌之状。
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霏。依依,霏霏,韶华易逝,好景不常在。
生: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 数。深深,庭院幽深冷清,女子深居幽闺,孤寂伤 怀,苦闷哀怨。
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漠 漠,视野苍茫,水田广阔。阴阴,密林幽深,罔川 蔚然,色调空濛。
点拨:叠词,诸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它们的表达效果可以是叠音,增强音 乐美,叠形,描摹事物穷形尽相,叠神,描写人物 的内心世界。
2.赏意象,品愁情
(1)这首词选取了哪些意象?
师:除了叠词写愁,本词中还有一些意象表 达愁绪,是哪些意象呢?
生:淡酒,晚风,孤雁,黄花,梧桐,细雨。(2 )结合意象,披文入情,赏析作品。师:这些意象在本词中是怎样表达愁绪的 呢?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酒为什么 是淡酒?
生:酒淡是因为愁浓。
师:酒淡力薄,风急寒重,酒难御寒。酒淡愁 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师:酒这个意象,在诗词中很常见。同学们能 不能回忆一下用酒来表达愁情的古诗词呢?
生:酒人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酒表达思乡愁。
生: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李白 的酒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情。
生:劝君更尽一怀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的酒饱含着惜别之情。
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的酒有思 亲怀人之情。
148丨素例丨
生:一曲新词酒一怀,去年天气旧亭台。一 曲新词酒一怀,饱含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流连, 对时光流逝的怅惘,惜春伤春之情。
生: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万 里思乡思亲,功业未就,思归不得归。
生: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是一个人的 自斟自饮。
生: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是一个 人的风花雪月。
生: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纵 使金樽清酒,亦有不可抑制的愤激。
生: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军 中畅饮,悲壮旷达。
点拨:酒这个意象大多为了表达愁绪。师: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 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 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晚风,浊酒,表达了李叔同先生对知交凋 零的感伤。
师: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为什 么雁过会伤心?
生:雁声凄惨,惹人哀思。雁陈惊寒,声断 衡阳之浦。
生:旧时相识,异乡重逢,感慨万千。师: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虽是夫妻分别,却能雁字传情。如今又在天 上见这旧时相识,却再也找不回伊人,找不回 青春,找不回往昔的幸福时光了。雁这个意象, 在古诗词中多吗?能不能举些例子?
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大雁寄托思 乡思归之情。
生: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清 秋月夜深闺寂寞情。
生: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大雁带走忧
愁苦闷。
生:雁尺书难寄,愁多梦不成。征夫在外,思 妇难眠。
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肃杀 之地,乡关之思。
生: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雁北归巢,是 得其所。
生: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日暮 天寒,游子何之。
点拨:雁这个意象,多表达怀乡之思,音信之 盼。
师: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这句的意思是花凋零,人僬悴。历朝历代,诗人喜 欢以花喻人。能不能举一些例子?
生: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生:白居易“芙蓉如面柳如眉”。
生:郑愁予“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似一朵水 莲花不胜寒意的娇羞”。
生:郑愁予“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 开落”。
生:温庭筠“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师:《葬花吟》里林黛玉说自己“一朝春尽红 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红楼梦》里说林黛玉 “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而黄 花这个意象,诗词中也有。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 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红叶黄花秋意 晚,日晚倦行客。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 无色。
点拨:黄花,一般表示物是人非,时光流逝的 感慨。
师: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梧桐 和细雨是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同学们能不能回忆 一下呢?
I素
例
I
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刊 2019年03月149
生: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李白借梧桐 表达他政治上的苦闷彷惶。
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 院锁清秋。李煌借梧桐表达寂寞之情。
生: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梧 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梧桐承载着离愁别绪。
生: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昔 日盛况对比眼前凄凉。
点拨:梧桐,寓意悲秋愁情。
师:细雨这个意象,古诗词中也很多。请同 学们跟老师一起回顾一下。
生:清明时节雨纷纷。纷纷细雨寄托哀思。生: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微雨洒下孤 独。
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风雨催花 落,惜春更伤春。
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烟 雨下的江南春景,丰富多彩,广阔迷离。
生: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风 雨大作,托梦咏怀。
生: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中年听 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 庐下,鬓也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听雨是线索,串起了少年的风流、 中年的颠沛流离和晚年的孤苦。
生: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 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锁窗朱户,只有春知 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 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烟草连天,闲愁之多;风絮飞舞,闲愁纷烦;梅 雨连绵,闲愁不绝。
生: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绵 绵春雨,落寞情思。
生: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枯 荷听雨,怀友相思。
点拨:梧桐、秋风、秋雨,渲染了孤独寂寥的 意境,抒发了凄凉的悲秋愁情。
借酒浇愁,晚风牵愁,雁过生愁,黄花惹愁, 梧桐秋雨皆助愁生愁,景景含愁,处处成愁,万 语千言只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言 说不尽的愁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呢?我们还是从 李清照的人生际遇说起。
四、 三读全词,知人论世,把握情感
师: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生活优裕。十八岁与赵明诚结婚,情投意合,生活美满。 公元1127年,金破汴京,夫妻流落江南,多年来 搜集的金石字画丧失殆尽。公元1129年,丈夫去 世,金兵南犯,流离颠沛。公元1132年,再嫁张汝 舟,遇人不淑。此后,孑然一身,孤独终老。
师:从衣食无忧到亡国丧夫,再嫁离异到人 狱悲死,她命运多舛,祸不单行。这些或喜或悲 的人生际遇都被她倾注于笔端,而她的词也因 此被清楚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那么,接下来, 我们比较一下她前后期词的不同。
点拨:她的前期词以小令为主,多描写少 女、少妇的闺中悠闲生活和自然风光,轻快爽 朗,充满生活情趣,清新自然,多表达生离之愁、 暂别之愁、个人之愁,哀而不伤。她的后期词以 慢词为主,表现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忧国感 时,悲痛欲绝。
五、 小结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 她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祈爱情之尊。她有 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有常人愤世之感 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男中李后主,女中李 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六、 四读全词,背诵全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