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易榕旅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2926746 U(45)授权公告日 2021.04.09

(21)申请号 202021213274.6(22)申请日 2020.06.28

(73)专利权人 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地址 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太湖中

路11号(72)发明人 胡骄阳 沈康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高桂珍(51)Int.Cl.

E04D 13/04(2006.01)E04D 13/16(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包括屋面和雨水斗,屋面上设有下沉式安装槽,下沉式安装槽包括下沉式环向水平台和位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中心的槽孔,雨水斗密封固定安装于槽孔的上端口,雨水斗底部与落水管密封贯通,雨水斗上方罩设有网罩,下沉式安装槽的上端口安装有篦子;篦子的上端面与下沉式安装槽的上端口齐平;或者,篦子的上端面位于下沉式安装槽孔的上端口下方。该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实现雨水斗在屋面上的隐藏式安装,便于虹吸沟等排水沟槽安装盖板,保证了屋面的正常使用功能;篦子和网罩对进入雨水斗的雨水起到两级过滤效果,有效防止异物进入雨水斗造成堵塞;避免雨水斗受环境影响发生老化或开裂,延长雨水斗的使用寿命。

CN 212926746 UCN 212926746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和雨水斗(11),所述屋面上设有下沉式安装槽,所述下沉式安装槽包括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和位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中心的槽孔(1-2),所述雨水斗(11)密封固定安装于所述槽孔(1-2)的上端口,所述雨水斗(11)底部与落水管密封贯通,所述雨水斗(11)上方罩设有网罩(13),所述下沉式安装槽的上端口安装有篦子(12);所述篦子(12)的上端面与下沉式安装槽的上端口齐平;或者,所述篦子(12)的上端面位于下沉式安装槽孔的上端口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混凝土结构层(1)、第一防水砂浆层(3)、保温层(4)、细石混凝土层(5)、第二防水砂浆层(7)和混凝土面层(8);还包括第一防水层(2)和第二防水层(6),所述第一防水层(2)铺设于混凝土结构层(1)和第一防水砂浆层(3)之间,且第一防水层(2)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的外侧面并延伸至所述槽孔(1-2)内壁面的底部,所述第一防水砂浆层(3)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第一防水层(2)的外侧;所述第二防水层(6)铺设于细石混凝土层(5)和第二防水砂浆层(7)之间,且第二防水层(6)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第一防水砂浆层(3)的外侧,所述第二防水砂浆层(7)的内端铺设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第二防水层(6)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落口杯(9),所述槽孔(1-2)的上端口设为锥形坡面开口结构,所述水落口杯(9)的上端缘预埋浇筑于位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的第二防水砂浆层(7)内;所述雨水斗(11)包括圆台形筒身(11-1)和设置在圆台形筒身(11-1)上部的固定缘(11-2),所述雨水斗(11)的固定缘(11-2)搭接安装于水落口杯(9)的上端口,且所述固定缘(11-2)的外周侧通过耐候密封胶(10)与第二防水砂浆层(7)的内端壁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2)为涂膜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6)包括防水卷材层(6-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层(6)还包括附加防水卷材层(6-2),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6-2)铺设于所述防水卷材层(6-1)上方,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6-2)的外端延伸至所述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的外周侧,附加防水卷材层(6-2)的内端延伸至所述水落口杯(9)的上端缘下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6-2)位于所述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外周侧部分的上端面还通过耐候密封胶(10)与所述混凝土面层(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篦子(12)和网罩(13)均为不锈钢材质。

2

CN 212926746 U

说 明 书

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

1/5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背景技术

[0002]现在屋面上雨水的排水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重力式雨水排放系统,其原理是利用屋面结构的坡度,是雨水自然流入屋面上的雨水斗中,然后雨水和空气一起混合靠重力的作用顺着立管而下;这种方式排水效率低下,需要管道数量多,管道的管径较大,并且需要1%~3%的坡度,安装还复杂;另一种就是虹吸式雨水排放系统,在降雨的初期,屋面上雨水深度较浅时,雨水还是利用重力的原理进行排水,当降雨量加大后,屋面上的水位达到一定的高度时,雨水斗自动隔断空气,从而产生虹吸,排水系统就转变为高效的排放系统,抽吸雨水向下排放。[0003]传统屋面虹吸式排水口,采用的是明沟、明雨水斗形式。随着建筑屋面的使用功能要求,如大型公共建筑屋面空间需要加以利用,明沟或明雨斗形式的传统屋面虹吸式排水口就有很大局限性。另外,雨水斗露天也容易进入异物而造成堵塞,导致排水不畅;同时雨水斗露天设置受环境影响容易老化、开裂,后期较容易出现渗水问题。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其中下沉式安装槽一体浇筑成型于现浇屋面上,雨水斗密封固定安装于下沉式安装槽的底部,从而实现了雨水斗在屋面上的隐藏式安装,从而便于虹吸沟等排水沟槽安装盖板,保证了屋面的正常使用功能;篦子和网罩对进入雨水斗的雨水起到两级过滤效果,有效防止异物进入雨水斗造成堵塞;雨水斗隐藏式安装于下沉式安装槽内,从而避免雨水斗受环境影响发生老化或开裂,延长了雨水斗的使用寿命;该排水构造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应用实施可行性高,实用性强。[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包括屋面和雨水斗,所述屋面上设有下沉式安装槽,所述下沉式安装槽包括下沉式环向水平台和位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中心的槽孔,所述雨水斗密封固定安装于所述槽孔的上端口,所述雨水斗底部与落水管密封贯通,所述雨水斗上方罩设有网罩,所述下沉式安装槽的上端口安装有篦子;所述篦子的上端面与下沉式安装槽的上端口齐平;或者,所述篦子的上端面位于下沉式安装槽孔的上端口下方。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其中下沉式安装槽一体浇筑成型于现浇屋面上,雨水斗密封固定安装于下沉式安装槽的底部,从而实现了雨水斗在屋面上的隐藏式安装,从而便于虹吸沟等排水沟槽安装盖板,保证了屋面的正常使用功能;篦子和网罩对进入雨水斗的雨水起到两级过滤效果,有效防止异物进入雨水斗造成堵塞;雨水斗隐藏式安装于下沉式安装槽内,从而避免雨水斗受环境影响发生老化或开裂,延长了雨水斗的使用寿命;该排水构造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施工简单,对屋面排水效果显著,使用寿命长,经济

3

CN 212926746 U

说 明 书

2/5页

实用性强,且后期维护检修方便。[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屋面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混凝土结构层、第一防水砂浆层、保温层、细石混凝土层、第二防水砂浆层和混凝土面层;还包括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铺设于混凝土结构层和第一防水砂浆层之间,且第一防水层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的外侧面并延伸至所述槽孔内壁面的底部,所述第一防水砂浆层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上第一防水层的外侧;所述第二防水层铺设于细石混凝土层和第二防水砂浆层之间,且第二防水层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上第一防水砂浆层的外侧,所述第二防水砂浆层的内端铺设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上第二防水层的外侧。该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的防水结构与屋面防水结构无缝衔接,从而避免雨水从下沉式安装槽与屋面的接缝处发生渗漏,保证了该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的使用安全性。[000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还包括水落口杯,所述槽孔的上端口设为锥形坡面开口结构,所述水落口杯的上端缘预埋浇筑于位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上的第二防水砂浆层内;所述雨水斗包括圆台形筒身和设置在圆台形筒身上部的固定缘,所述雨水斗的固定缘搭接安装于水落口杯的上端口,且所述固定缘的外周侧通过耐候密封胶与第二防水砂浆层的内端壁面固定连接。雨水斗在下沉式安装槽内的密封固定安装方式简单,雨水斗通过水落口杯和耐候密封胶间接密封固定安装于下沉式安装槽上槽孔的上端口,其中水落口杯对雨水斗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耐候密封胶使雨水斗的固定缘与槽孔上端壁间形成密封固定连接,保障了雨水斗的密封固定安装效率和使用密封性。[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防水层为涂膜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包括防水卷材层。

[0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二防水层还包括附加防水卷材层,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铺设于所述防水卷材层上方,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的外端延伸至所述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的外周侧,附加防水卷材层的内端延伸至所述水落口杯的上端缘下方。附加防水层进一步提高了下沉式安装槽与屋面接口处的无缝密封衔接效果,进一步防止雨水从下沉式安装槽与屋面接口处发生渗漏。[00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位于所述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外周侧部分的上端面还通过耐候密封胶与所述混凝土面层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耐候密封胶使附加防水卷材层与第二防水砂浆层、混凝土面层间均形成较好的密封固定连接,防止附加防水卷材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确保了该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具有持久的高效防渗水性能。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篦子和网罩均为不锈钢材质。[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0014]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其中下沉式安装槽一体浇筑成型于现浇屋面上,雨水斗密封固定安装于下沉式安装槽的底部,从而实现了雨水斗在屋面上的隐藏式安装,从而便于虹吸沟等排水沟槽安装盖板,保证了屋面的正常使用功能;篦子和网罩对进入雨水斗的雨水起到两级过滤效果,有效防止异物进入雨水斗造成堵塞;雨水斗隐藏式安装于下沉式安装槽内,从而避免雨水斗受环境影响发生老化或开裂,延长了雨水斗的使用寿命;该排水构造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施工简单,对屋面排水效果显著,使用寿命长,经济实用性强,且后期维护检修方便。

4

CN 212926746 U[0015]

说 明 书

3/5页

2、所述屋面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混凝土结构层、第一防水砂浆层、保温层、细石混凝

土层、第二防水砂浆层和混凝土面层;还包括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铺设于混凝土结构层和第一防水砂浆层之间,且第一防水层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的外侧面并延伸至所述槽孔内壁面的底部,所述第一防水砂浆层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上第一防水层的外侧;所述第二防水层铺设于细石混凝土层和第二防水砂浆层之间,且第二防水层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上第一防水砂浆层的外侧,所述第二防水砂浆层的内端铺设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上第二防水层的外侧。该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的防水结构与屋面防水结构无缝衔接,从而避免雨水从下沉式安装槽与屋面的接缝处发生渗漏,保证了该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的使用安全性。[0016]3、雨水斗在下沉式安装槽内的密封固定安装方式简单,雨水斗通过水落口杯和耐候密封胶间接密封固定安装于下沉式安装槽上槽孔的上端口,其中水落口杯对雨水斗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耐候密封胶使雨水斗的固定缘与槽孔上端壁间形成密封固定连接,保障了雨水斗的密封固定安装效率和使用密封性。[0017]4、所述第二防水层还包括附加防水卷材层,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铺设于所述防水卷材层上方,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的外端延伸至所述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的外周侧,附加防水卷材层的内端延伸至所述水落口杯的上端缘下方。附加防水层进一步提高了下沉式安装槽与屋面接口处的无缝密封衔接效果,进一步防止雨水从下沉式安装槽与屋面接口处发生渗漏。[0018]5、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位于所述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外周侧部分的上端面还通过耐候密封胶与所述混凝土面层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耐候密封胶使附加防水卷材层与第二防水砂浆层、混凝土面层间均形成较好的密封固定连接,防止附加防水卷材层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确保了该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具有持久的高效防渗水性能。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0020]图2是图1中H处的局部放大图;[0021]图3是图1中W处的局部放大图。[0022]图中:1、混凝土结构层;2、第一防水层;3、第一防水砂浆层;4、保温层;5、细石混凝土层;6、第二防水层;7、第二防水砂浆层;8、混凝土面层;9、水落口杯;10、耐候密封胶;11、雨水斗;12、篦子;13、网罩;1-1、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2、槽孔;6-1、防水卷材层;6-2、附加防水卷材层;11-1、圆台形筒身;11-2、固定缘。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包括屋面和雨水斗11,所述屋面上设有下沉式安装槽,所述下沉式安装槽包括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和位于下沉式

5

CN 212926746 U

说 明 书

4/5页

环向水平台1-1中心的槽孔1-2,所述雨水斗11密封固定安装于所述槽孔1-2的上端口,所述雨水斗11底部与落水管密封贯通,所述雨水斗11上方罩设有网罩13,所述下沉式安装槽的上端口安装有篦子12;所述篦子12的上端面与下沉式安装槽的上端口齐平;或者,所述篦子12的上端面位于下沉式安装槽孔的上端口下方。[0026]优选地,所述屋面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混凝土结构层1、第一防水砂浆层3、保温层4、细石混凝土层5、第二防水砂浆层7和混凝土面层8;还包括第一防水层2和第二防水层6,所述第一防水层2铺设于混凝土结构层1和第一防水砂浆层3之间,且第一防水层2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的外侧面并延伸至所述槽孔1-2内壁面的底部,所述第一防水砂浆层3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第一防水层2的外侧;所述第二防水层6铺设于细石混凝土层5和第二防水砂浆层7之间,且第二防水层6的内端铺设于所述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第一防水砂浆层3的外侧,所述第二防水砂浆层7的内端铺设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第二防水层6的外侧。[0027]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水落口杯9,所述槽孔1-2的上端口设为锥形坡面开口结构,所述水落口杯9的上端缘预埋浇筑于位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的第二防水砂浆层7内;所述雨水斗11包括圆台形筒身11-1和设置在圆台形筒身11-1上部的固定缘11-2,所述雨水斗11的固定缘11-2搭接安装于水落口杯9的上端口,且所述固定缘11-2的外周侧通过耐候密封胶10与第二防水砂浆层7的内端壁面固定连接。[0028]进一步优选地还有,所述第一防水层2为涂膜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6包括防水卷材层6-1。

[0029]进一步优选地还有,所述第二防水层6还包括附加防水卷材层6-2,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6-2铺设于所述防水卷材层6-1上方,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6-2的外端延伸至所述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的外周侧,附加防水卷材层6-2的内端延伸至所述水落口杯9的上端缘下方。

[0030]进一步优选地还有,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层6-2位于所述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外周侧部分的上端面还通过耐候密封胶10与所述混凝土面层8的下端面固定连接。[0031]进一步优选地还有,所述篦子12和网罩13均为不锈钢材质。[0032]本实用新型一种虹吸式屋面排水构造的施工原理:[0033]步骤1:搭设混凝土结构层1模具,并将若干下沉式安装槽的模具放置于混凝土结构层1模具的指定位置;[0034]步骤2:向混凝土结构层1模具内浇筑混凝土浆,固化形成混凝土结构层1和若干下沉式安装槽;[0035]步骤3:在混凝土结构层1和若干下沉式安装槽的内壁面上依次铺设第一防水层2和第一防水砂浆层3,第一防水层2的内端延伸至槽孔1-2的内壁底部;待第一防水砂浆层3固化后,在位于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外周侧的混凝土结构层1上的第一防水砂浆层3上方依次铺设保温层4和细石混凝土层5;在混凝土结构层1上的细石混凝土层5上铺设第二防水层6的防水卷材层6-1,其中防水卷材层6-1的内端延伸铺设于下沉式安装槽的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然后在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防水卷材层6-1的外侧铺设附加防水卷材层6-2,附加防水卷材层6-2的外端延伸铺设于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的外周侧;在附加防水卷材层6-2位于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外周侧部分的上端面涂覆耐候密封胶10;将若干下沉式安

6

CN 212926746 U

说 明 书

5/5页

装槽上槽孔1-2的上端口分别安防一个水落口杯9,在位于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外周侧的第二防水层6上铺设第二防水砂浆层7,第二防水砂浆层7分别位于附加防水卷材层6-2上耐候密封胶10的两侧,且第二防水砂浆层7的内端延伸铺设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附加防水卷材层6-2的上方,水落口杯9的上端缘预埋浇筑于位于下沉式环向水平台1-1上的第二防水砂浆层7内;最后,在位于下沉式安装槽上端口外周侧的第二防水砂浆层7上铺设一层混凝土面层8;

[0036]步骤4:将下沉式安装槽上槽孔1-2的上端口位置涂覆一圈耐候密封胶10,然后将雨水斗11安装于下沉式安装槽上槽孔1-2的上端口,并在下沉式安装槽的上端口盖上篦子12。

[00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7

CN 212926746 U

说 明 书 附 图

1/2页

图1

图2

8

CN 212926746 U

说 明 书 附 图

2/2页

图3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