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浅谈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赵永厚 f山东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9) 摘 要 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 主要主体.占据着主导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的职责和作用,否则将会严重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 程。为此.政府要注意通过思想上引导、制度上创新、职能上转变等措施的进行,以充分和正当发挥自身的职责,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切实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 关键词政府新农村建设F20 “三农”问题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价值观念滋长.封建迷信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 重短缺.例如.目前全国有261个乡镇、5.4 会主义思想意识、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 万个村不通公路:在全国104.3万km的砂 活动泛滥.农村道德失范、缺乏诚信、坑蒙 历史任务.是我党在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 石路面、土路面和无路面里程中.农村公路 拐骗等现象屡禁不止。 做出正确判断的基础上.把解决“三农”问 就有92‘3万km.占88.5%。20世纪80年 这些问题既是“三农”问题的主要表 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之后的一项重 代以后.由于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由地方财 现,也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而新 投入逐年减少.加上水毁、工程年 农村建设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央近几年来解 要战略举措 新农村的内涵丰富.任务复 政承担.综合和强化。 杂,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 久失修.灌排能力下降.导致灌溉面积大量 决“三农”问题措施的延续、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 减少 其次.关乎农村民生的公共产品短 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政府在新农村建设 缺 农村的义务教育、农村的医疗卫生及社 中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否则.将不利于 会保障都应该是政府所必须提供的公共产 2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 作用 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因此.分析和探讨 品。但由于政府的投入缺位.这些产品的供 2.1保证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正确导 政府在新农村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 给严重不足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 向作用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和医疗保险制度尚未全面开展.农村弱势 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待进一步加强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 能一蹴而就 这不仅由我国仍是发展中国 1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1.1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乏力。贫富 分化严重 1.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政治文明有 家、拥有8亿农民的国情所决定.还因为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全新内涵和全面要求 因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 此。政府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 表现在农产品质量不高、名优产品比 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 引导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形成一个正确的 例低.初级产品多.缺少深加工,区域比较 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表现在:创 认识.切忌将新农村建设仅仅视为本届政 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农业产业结 新意识不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高:工 府的事情,或变成口号.流于形式 各级政 构雷同性比较严重:农民增收乏力 改革开 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村级集体经 府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艰巨 放后.我国农民收入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 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 性、复杂性、长期性,要有长期持久的建设 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快速增长。但 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发展不平衡、村务公开 思想。 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并存在乡镇 2.是.进入“九五”以来.却出现了连续4年增 不及时、2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持作用 幅下降的现象 “九五”前4年下降8.79%. 政府强力干预、候选人贿选、宗族宗法势力 以后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1999年增 的干扰.甚至出现极端暴力干扰等的问题 这是政府主导作用中最重要的内容 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公共投资.在农村资 长幅度仅为2.22%.大大低于国民经济增 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农村民主政治的建 金普遍缺乏的情况下.没有政府和社会各 长速度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渐扩 设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农村民主政治 方面的投资.新农村建设就寸步难行 改革 大.呈两极分化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从 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1978年的2.4:1上升到了2003年的3.23:1。 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虽然大幅度增加. 1.4农村精神文明现状堪忧.精神文明建 但整体上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农民不具备 经济上的投资能力。建设新农村.政府首要 当前我国农民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技 的事情是站在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全局的高 1.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社会事 设尚需加强 业发展滞后 首先.农村发展急需的生产性公共产 能较为缺乏:农村文化事业经费投入不足. 度.切实将财政分配、资源配置向城市倾斜 品严重不足 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如大型水 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农民精神 的政策,向重点支持农业、支持农村、让农 利设施、道路、电信电网等基础设施出现严 需求得不到满足:农民思想文化多元.非社 民受益转变 收稿日期:2008~05—10 PIONEERING WITH SCIENCE&TECHNOLOGY MON丁HLYⅣD 7 2008 1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浅谈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2.3制定新农村建设蓝图的设计规划作用 目标是用15~20年时间.让农村的面貌大 程中具有各自的职责 中央政府主要是为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 为改观,使农民收入有大的提高.城乡收入 全国的新农村建设制定方针.为经济落后 化和社会各个方面.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 差距明显缩小 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增 地区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政府则结合本地 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规划工作.突出规划 加农民收入,才是最艰巨的任务 二是把新 区实际.因地制宜的实施新农村建设 在投 的龙头指导地位 各级政府要加强组织引 农村建设理解为就农村沦农村 要在科学 资方面.从全冈来看.各级政府是新农村建 导.制定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做到“规 发展观的指导下推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 设的最重要投资主体.但由于各地发展水 划先行、科学指导”。通过规划的制定,使新 带动作用.加快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 平不一.应区别对待 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 农村建设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确保 转移 三是只从扩大内需出发解读新农村 新农村建设.应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中西 各项建设有序发展 各地要结合实际.编制 建设 南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 区域内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明确空间布 和农民的致富能力的欠缺.认为新农村建 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于新农村建设中外 局和实施步骤.并在此基础上.以县为单位 设是缓解通货紧缩、启动内需主要的甚至 部性非常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要 编制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坚持用规划统 是唯一的目标.是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实 承担更大的责任:对于社区性很强的公共 领新农村建设。坚持前瞻性、和谐性、包容 践的 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要承担更大的责 性、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农村特色 3.2坚持从实际出发 任。对于经济落后、财政比较困难的地区. 2.4引导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支援 虽然新农村建设是一一个整体的目标. 应主要通过中央财政垂直转移支付以增强 新农村建设的整合作用 但我国地域辽阔.农村人口众多.各地发展 这些地区建设新农村的投资能力 新农村的建设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协 极其不平衡.每个地方对农民发展经济和 3.5进一步转变职能 力.而作为政府来讲.应充分利用其特殊的 改善生活的瓶颈制约存在着很大差异.一 尽管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尤其随 职能作用和影响.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制定 刀切的方法必然会降低新农村建设的效 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政 和活动的开展.对社会上的资源进行动员 率。因此.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 府职能的转变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整体来 和整合.支援新农村建设 如鼓励社会资本 宜、突出重点、循序渐进,防止一刀切,充分 讲.我围政府职能的转变并不彻底.依然带 和产业资本进入农村发展产业.鼓励社会 注意三个差异:一是城乡差异 农村建设和 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全能型政府的烙印.存 力量进入农村发展社会事业、鼓励农民组 城市建设有根本的不同.不能一味仿效.新 在着许多“错位”、“越位”和“缺位”的现象。 织起来利用当地资源加快发展:开展机关 农村建设必须采取适合农村特点的模式进 表现在:经济领域中.管了许多政府不该管 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双服务”活动, 行:二是地区差异 中西部的农村和农业明 的事情.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突出反映 开展送科技、送图书、送医药下乡等活动; 显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所以新农村建设 在一些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在社会领域. 鼓励卫生、教育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下 的目标起点应有所不同:三是发展阶段差 该管好的事情却没有甚至根本就没有去 乡支农:推动广播电视、信息网络等公用基 异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若干 管.如社会医疗保障问题、社会秩序和社会 础设施向农村延伸 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城 阶段组成.应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循 安全的维护以及教育等问题:片面追求经 乡之间相互促进,共同繁荣.良性互动的新 序渐进,因时制宜,扎实丁作,保证农村的 济增长.制造“工程”与“业绩”而忽视经济 局面和共同营造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 持续发展 与社会发展的协调问题,以及社会利益的 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 3-3加强制度创新 公平分配等问题。这些政府职能问题在新 2.5提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组织保障 近几年.为解决“三农”问题.各级政府 农村建设中必须避免.这就要求政府结合 作用 投资增多.农民也没少出钱出力.但农业发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直 展、农村建设和农民福祉的改变与预期目 求,进一步有效的进行职能的转变 正确处 接受益者.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和创 标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究其根本原因 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只要市场能够发 造性.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突出农民的主 在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在我国过去“二元 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要放手:只要农民自 体地位 因此,政府应在如何发展农村合作 化”发展模式和体制下.由于实行的是“以 己能够办好的事情.就不要越俎代庖.全面 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上下功 农补丁”、“重城轻农”.优先发展城市的倾 包办:并且要采取措施.积极扶持和培育农 夫 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 斜型发展战略和政策.因而形成了城乡不 村非政府组织发展.让他们在新农村建设 加强农民的合作能力.才能够发挥农民在 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卒十会利益分配格局和制 中充分展示自身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农村合作经济 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城乡有别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组织在我国农村发展到这一特定阶段.必 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和基本制度。因此,政府 须强化政府的引导、调控及推动职能。 主导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抓 1 朱朝枝.范水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政 3正确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 紧建立规范高效的政府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府、农民和中间组织『J].东南学术,2006(6) 和运行机制.进行利益分配制度的改革.整 2李春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研究『J1. 的作用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合财政现有各项支农资金.优化投入结构. 3李娟娟,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县级政府角色定 3.1防止认识上的偏差 集中统筹使用.以提高使用效率:同时,改 位与职能转变『J1.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在新农村建设中. 变国家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方式. (5) 各级政府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否则将有 实行以奖代补、以物抵资、先建后补等支持 4姜作培.费凡.论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 碍新农村的建设 目前.在对新农村建设问 形式。 的角色定位『J1.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题上.有几个误区。一是把新农村建设片面 3.4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责任 版),2006(6) 地解读为“新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总体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过 (责任编辑戴钧) 12 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