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一节 幼儿常见非传染性疾病的种类与防治

来源:易榕旅网


一、幼儿常见非传染性疾病的种类与防治

新生儿常见非传染性疾病 幼儿常见非传染性疾病

婴幼儿常见非传染性疾病 A. 新生儿常见疾病(了解一下即可)

(一) 脐炎 (断脐带后,脐部残端受到细菌污染)  注意脐部护理,发生脐炎要及时治疗。 (二) 鹅口疮 (由霉菌引起的口腔感染)  新生儿的口腔不能擦,也不必擦。

 已发生鹅口疮,可利用“制霉菌素鱼肝油”涂口腔。

(三) 新生儿硬肿症 (大多发生在冬季,主要有哪位保暖不足,早产儿发病高)  防早产、注保暖、早喂奶、急就医

(四) 新生儿脱水热 (多发生在夏或保暖过度)  注防暑、补水充足 (五) 新生儿肺炎 (六) 新生儿破伤风

B. 婴幼儿常见非传染性疾病 (一) 肺炎

1. 病因: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2. 预防:(1)居住环境要保持空气新鲜; (2)穿衣盖被均不宜太厚;

(3)多喝水,喂奶姿势要注意(避免呛咳)。 (二) 腹泻

1.病因:喂食不当;食物或食具被病菌污染 2.预防:(1)注意食量;(2)注意腹部保暖;(3)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屁股

(三)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软骨病)

 佝偻病患儿发育缓慢、抵抗力低,易患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且会成为O型腿(膝盖内翻)

或X型腿(膝盖外翻);易患龋齿。 1. 病因:(1)接触日光不足——缺乏Vd (2)生长过快——早产、双胎 (3)疾病影响——腹泻

(4)钙的吸收利用障碍——用牛奶喂养乳儿;过多进食谷物 2. 预防:(1)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期母亲常晒太阳,饮食含钙丰富; (2)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3)让幼儿多晒太阳; (4)补充维生素D。

(四) 缺铁性贫血 1.病因:(1)先天性贮铁不足(早产儿、双胎儿); (2)铁摄入量不足;(幼儿挑食、偏食,这是导致缺铁性贫血的最主要原因)

(3)生长发育过快;(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 (4)铁丢失过多。(如长期腹泻、钩虫病) 2. 预防:(1)提倡用母乳喂养婴儿,并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助食品,如蛋黄、肉末、肝泥(以羊奶

喂养的乳儿,应注意添加含叶酸的辅食。);

(2)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对食物中铁质的吸收) (3)及时治疗胃肠道慢性出血等各种疾病; (4)纠正幼儿挑食、偏食的习惯。

(五) 肥胖

 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肥胖者。 1.病因:(1)多食 (2)少动 (3)遗传

(4)物质代谢、内分泌疾患导致肥胖;

(5)神经精神因素、药物性因素导致肺肥胖。 2. 预防:(1)注意科学喂养、谷物辅食不宜过早,少饮食油脂类食物; (2)每天应保证适当的运动; (3)定期测体重; (六) 龋齿

 龋齿又称“虫牙”;仅次于癌症、心血管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1.病因:(1)孕妇和幼儿缺乏营养物质,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 (2)不注意口腔卫生。(口腔中细菌的破坏作用;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3)牙齿结构性缺陷; 2. 预防:(1)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及饭后漱口的习惯; (2)多晒太阳,注意营养:注意保持牙齿的正常钙化; (3)氟化防龋:口服氟化自来水;

(4)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及时治疗。

(七) 错(牙合) 畸形

 乳牙期及恒牙恒出过程中出现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咬合关系异常等引起的面部畸形。 1.病因:(1)遗传; 先天因素 (2)胎儿时期,母亲营养不良; (3)疾病;

(4)营养与饮食习惯; 后天因素 (5)不良习惯(吐舌、咬下唇、吮手指) 2. 预防:(1)注意孕妇的营养和保健,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 (2)提倡母乳喂养;

(3)儿童期的食物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且不要过于细软;

(4)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定期检查;

(5)积极防治儿童的全身性疾病(如佝偻病)及鼻咽部的慢性炎症。 (6)纠正口腔不良习惯

(八)中耳炎

 75.8%的中耳炎是由感冒引起的。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

(治疗:去除病因,排除积液,早诊断、早治疗可以减少后遗症。)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 病因:(1)婴幼儿咽鼓管平坦、短粗,鼻咽部感染后病菌极易进入并产生炎症;

(2)幼儿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

(3)游泳时,水通过鼻咽进入中耳;吸二手烟;呼吸道感染等均易引发此病。 2.预防:(1)预防感冒;

(2)教会幼儿正确的擤鼻涕方法; (3)不随意给幼儿掏耳朵; (4)防止异物入耳

(九)湿疹

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 1.预防:(1)乳母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2)不要用碱性肥皂给小儿洗脸,可用中性硼酸肥皂; (3)不要化纤、羊毛织品给小儿做贴身的衣服、帽子等; (4)打算房间要先洒水,避免尘土飞扬;

(5)给幼儿勤剪指甲,一面抓伤皮肤引起感染。

(十)痱子

痱子是皮肤上汗腺开口部位的轻度炎症。若痱子,感染便形成痱毒。

1.病因:夏天天气炎热,出汗多,是表皮浸软,加上皮肤上堆积的污垢,使汗腺口堵塞,而发生痱子。 1.预防:(1)夏季注意室内通风、降温;

(2)保持皮肤清洁,随时为幼儿揭去汗液; (3)常给幼儿洗澡,洗后用痱子粉扑擦皮肤。

(十一)斜视

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

(十二)弱视

 视力不正常,且矫正视力达不到0.8以上;弱视的治疗年龄越小(最好在学龄前),疗效越高。  幼儿园入园后,每学期应检查一次视力。 “常规遮盖法” 病因: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先天性弱视。

(十三)普通感冒

1. 病因:由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2. 防治:(1)病初及时服中药治疗(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对症下药); (2)体温在38℃以上,应退烧,退烧药要遵医嘱; (3)发烧期间要卧床休息,多喝水; (4)食物需要有营养,好消化;

(5)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室温适中。

(十四)扁桃体炎

1.病因:扁桃体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小儿在疲劳、受凉后容易发病。

2.预防:患急性扁桃体炎应彻底治疗,不能一退烧就中断治疗;由于嗓子痛吞咽困难,饮食可吃流食或半流食,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必要的话可进行扁桃体摘除手术。

(十五)口疮

“鹅口疮”真菌引起的感染 1.预防:(1)注意奶瓶、食具的消毒;

(2)喂母乳,注意乳头与母亲手的清洁。

(十六)包茎与包皮过长 1.预防:注意清洗;手术

X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