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来源:易榕旅网
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09-17T02:39:13.70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0年6期 作者: 张健

[导读] 这种传统也最为普遍的收费方式,其优势是可以应付现场突发事件,并能创造就业机会,尤其解决了下岗职工二次就业的问题。运营管理上也是比较混乱,属最受质疑的收费模式。(上海市浦东新区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上海 202008)

[摘要]本文剖析现状多种道路停车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展望了智慧化道路停车收费方式的发展趋势,提出智能道路停车管理系统平台功能建议,为未来道路停车智能化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POS机;咪表,地磁;高位视频 一、道路停车主要管理模式

目前有偿占道停车主流的收费模式有POS机加人工收费模式、咪表收费模式、地磁收费模式、视频桩收费模式、高位视频无人值守模式等多种管理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困难重重,反应了当前国内道路停车管理与运营存在的诸多矛盾。 (一)智能POS机加人工收费

现阶段大部分城市道路停车管理手段基本以POS机加人工收费模式为主。这种传统也最为普遍的收费方式,其优势是可以应付现场突发事件,并能创造就业机会,尤其解决了下岗职工二次就业的问题。运营管理上也是比较混乱,属最受质疑的收费模式。

收费协管员与车主的口角之争,是道路停车场采用POS机+人工收费后一直未间断过的矛盾。由于缺少监管手段,收费协管员比较随意,不少市民认为这样收费缺乏准确性和公平性,停车纠纷难以避免。POS+人工收费的第二个缺点是停车费用易遭收费员中饱私囊,道路停车在收费环节上漏失监控,收费协管员将不开发票变成敛财的手段,停车费用流失严重。 (二)咪表

咪表收费是目前国外比较常见的泊车管理方式之一,不仅可以替代人工收费、杜绝收费黑洞,其核心价值在于规范经营,引导车辆停车,提醒车主限时停车,减少道路占道停车时间。国内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武汉市、义乌市、太原市等多个城市都推广使用,但咪表在国内水土不服的现象严重,由于咪表管理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难以与国人的消费习惯及消费心理融合,泊车用户更缺少自觉缴费、自觉刷卡的习惯,而且咪表收费模式漏洞较多,发生偷逃费严重,异常情况处理能力不足等诸多因素,最终导致大量咪表处在闲置甚至废弃状态,甚至多地咪表设备被迫叫停。 (三)地磁车位检测器

现在推广的地磁技术解决了咪表无法自动记录车辆停泊时间的问题,并且地磁检测设备具有小巧、对道路破坏小、安装方便等优点。 地磁技术也在不断地迭代更新,从最初单模地磁到双模地磁,再到现在市场上如日中天NB-IoT地磁,各家厂商都宣称可达到99%检测准确率,从市场应用效果来看,地磁还是存在不少质疑,由于地磁检测设备的供电方式采取的是电池蓄电,电池标配为8000mA和12000mA两种锂电池,厂商宣称产品使用寿命为4-5年的使用年限,但是因受到如天气、温度、雨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实际使用也就维持2年左右,这种供电方式可靠性差。地磁设备容易受到干扰,遇到雨雪等极端天气地磁检测设备便难以准确识别车辆。

同时,地磁属于半智能操作,该方式虽然能够主动感知车辆进出,但无法智能识别车辆号牌,不能做到车辆信息的个性化采集,无法形成完整的停车证据图像和证据链。仍需依靠车主自觉和人力管理双重保障,会有人工操作部分过多、用户体验感差、人工成本过高等缺陷。

(四)侧向视频桩技术

随着视频识别技术的兴起,车牌识别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到了停车领域中来。侧向视频识别技术也应运而生。

侧向视频识别技术是以图片的形式将车辆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实现车辆信息自动识别、用户全线上交易、实时数据交互、基础数据查询及维护、泊位信息发布及诱导、车位搜索及预定、车辆信息快速获取及导航定位、管理数据和财务数据分类报表及统计分析等功能。 但侧向视频识别桩在市政道路露天安装,无人看管,常成为恶意攻击和粘贴非法广告的对象,损坏率高,维修费更高是侧向视频识别桩发展的困境。 (五)高位视频技术

高位视频车辆识别技术,该技术可以保障在复杂场景下车牌识别的准度和精度[3]。

高位视频停管理系统具备车位状态显示,车位导航,自助缴费,车位预约,视频监控,稽查巡检,停车效益统计和分析等功能。实现引导停车,提高道路停车运行效率,提高驾车人通行与停车效率。

高位视频适用于道路停车、园区停车。高位视频包括图像识别设备、图像识别控制器和路内监控子系统等。图像识别设备用于收集和识别车辆车牌信息;图像识别控制器用于接收图像识别设备发送的信息,并上传服务器;路内监控子系统用于实时监控路内泊位的运营情况。

视频识别技术安装于6米高杆上,设备不易损坏,维护成本低,但在部分路段需要修剪树木来减少遮挡影响 二、路内停车运营缺少闭环的法律依据

道路停车的管理一直缺乏政策法规体系的闭环支持,这也是道路停车启用有偿使用制度在国内走得非常坎坷艰辛的关键因素之一,道路停车泊位的施划虽然由政府牵头,但实际取得经营权的是各停车管理公司。以收费标准来说,各条道路停车的经营管理公司不一样,收费协管员素质也存在差异,难免让人对其收费的性质与目的产生严重质疑。而且城市道路是公共资源,属全民所有,占用公共资源却要向停车管理公司缴纳停车费,大部分车主心不甘情不愿;加上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欠费逃费无法追缴也一直困扰着停车运营公司。 道路停车收费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好路内和路外停车场的资源合理利用,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目前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功能发挥与起初设想还有相当一段大的差距,还需不断地在探索中前进。 三、道路停车收费的发展趋势

道路停车收费质疑不断,但从国内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势头看来,有偿使用占道停车泊位势在必行,毕竟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强调推广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装备,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因此在道路停车管理上,通过Ai智能识别、大数据、云计算、依托最新5G技术,建立对城市路边占道停车场及车辆的智能化、信息化、科学化、严谨、高效、规范管理的系统平台,与城市监管平台及城市交通车辆管理部门监管信息对接,是实现城市管理与交通车辆管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建立一个完善的智能道路停车管理系统平台应该具有以下功能:

(一)掌握停车系统,进行整体和区域停车诱导,引导车主停车,提高收费覆盖面,充分合理利用停车资源; (二)给管理部门提供了停车区域的车位占用率和周转率等大数据分析,给合理及时的调整费率结构提供依据; (三)收费协管人员可以根据停车信息进行停车点视频图像进行调取查看,让协管员工作有了充分直观的判断数据; (四)车辆停车信息化,使逃费和漏缴费的车辆有了信息统计根据,为追缴费提供依据; (五)电子计时计费,微信等方式支付,减少现金往来,保障资金安全。

未来道路停车收费未必只是一种模式的天下,可以多种模式并存或互补。简而言之,只要能真正规范停车秩序,切实改善市民停车环境及出行环境,同时满足政府管理部门和停车管理运营商,合理规划、规范运营道路资源,并提高收费效率、降低逃费,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案与设备就不会被淘汰。城市道路停车管理是个大课题,任重而道远。再好的模式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能够促进城市规范停车,解决停车难、乱停放,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停车治安、停车纠纷等问题,保障城市市容管理和城市交通和谐、健康、有序运行,这样的模式就是好模式。 四、结语

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停车结构化矛盾逐渐凸显,道路停车作为停车位缺口的补充,停车人对道路公共资源有偿使用的不理解,协管员人工收费的弊端显现。通过高位视频等智能化手段可以解决证据链锁定,实现停车收费的公平性、透明性,让车主有更好的体验度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2] 项钰婷、董继先、贺雪梅,基于服务设计的道路停车系统分析应用.[J]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