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主要介绍该模式的优势-降低费用
自从2009年7月信托公司的证券账户停开后,信托公司原有的存量账户在市场上可以“卖”到数百万元的高价,这对于任何一家阳光私募基金来说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对此,阳光私募行业开始了模式创新的探索,“有限合伙+信托”的模式应运而生 。
据悉,目前有不少私募已采用该模式,成功规避了动辄百万元的证券账户开户障碍。除了成功绕道信托账户外,利用有限合伙企业本身还可以开设股指期 货账户,这让私募离对冲基金更近一步。如此立省百万绕道开户、又能阳光化发行,甚至还可以参与股指期货,这种创新模式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无须赘言。 截至25日,今年已发行319只阳光私募产品,较去年同期增长32.9%,但月度数据环比呈现了下滑趋势。据Wind资讯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前5个月发行数分别为75、45、81、77和41只,发行数量在3月到达高点后呈现明显放缓迹象。
对今年发行数量增加,分析师认为,目前经济形势尚不明朗,部分老牌私募公司刻意放慢了发行速度,尤其是需要自行支付安全垫资金的结构化产品,由 于承担风险较大,放缓发行是部分私募公司在目前市场形势下的有意之为。而前期部分私募因未在期限内筹措到额定份额而推迟发行,还不得不向客户资金垫付利 息,发行难度可见一斑。
诸多因素将导致私募发行趋缓。信托账户的存量制约以及发行成本的提高使私募发行难度日益加大。今年出现了合伙制的新型私募以应对账号资源的日渐匮乏,而银行、券商等传统渠道对私募的利益空间挤占明显,导致私募的发行成本快速上升。
市场人士指出,以民森旗下的外贸信托·民晟系列A、B、C号为例,三只基金均采用“有限合伙+信托”的模式,资料显示,其基金仓位中接近两成用 于做空股指期货,且根据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剩下约八成的仓位做多沪深300指数的指标股;老牌券商国泰君安也于今年的3月7日发行了首只证券公司发行的对 冲基金“君享量化”,其成立的初衷同样是期望以做空股指期货对冲的方式来规避大盘系统性风险的方法。
业内人士坦言,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对参与的各类机构而言,原先单边市的盈利模式遭到颠覆,相信未来国内资本市场上将活跃着“中国式对冲基金”。 相关信息:
TOT,即信托中的信托,它主要由银行、信托、券商、第三方机构发行,其操作方式是在信托平台成立一个母信托,然后由母信托选择已经成立的阳光 私募信
托计划进行投资配置,形成一个母信托控制多个子信托的信托组合品。TOT产品将TOT管理人选择阳光私募信托计划的优势与阳光私募基金经理选择投资 时机和选择股票的专业优势相结合,达到间接投资证券市场和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目的。
基金投资本身就是长期投资的品种,TOT产品的业绩好坏更是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比如一、二年以上来检验。抱着博取短期高收益的目的,或者投资TOT后发现短期业绩表现达不到预期就选择赎回,都是典型的投资TOT产品的误区。
发布时间:2011-5-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