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大平房仓低温储粮技术探讨

来源:易榕旅网
搏CERE AL&FEEDINDUST RY 饲科工z ,№s 粮畏流通及仓储圜 高大平房仓低温储粮技术探讨 程 琳 (武汉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湖北武汉430064) 摘 要:低温储粮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储粮保鲜技术。根据现有高大平房仓的结构和工作特点,介绍 了低温储粮的必要性和改造措施,为合理应用低温储粮技术,确保储粮安全,减少储粮能耗,提高储粮经济效益提 供参考。 关键词:低温储粮;高大平房仓;空调控温;仓库改造 中图分类号:TU249;¥379.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6202(2015)03—0013—03 低温储粮主要是通过控制粮堆生物体所处环境 的温度,使粮食处于一种低温的状态,从而限制有害 生物的生长、繁殖,延缓粮食品质陈化,最终达到粮 食安全储藏的目的。低温储粮按照控温条件不同有 低温储粮和准低温储粮两种形式。低温储粮是将粮 高湿储粮区,主要生态特点为:春季回暖早,夏季炎 热,高温持续时间长,最高气温可达40。C,冬季温 暖,寒冷空气持续时间短,一般冷空气强度在一2℃ 左右,每次持续时间仅2 d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 在78 左右。这种自然条件不利于粮食储藏,尤其 食温度控制在15℃以下的储藏;准低温储粮是将粮 食温度控制在2O℃以下的储藏。准低温储粮能达 到一定的低温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低温储藏的运 行成本,是目前公认的一种安全、可靠、合理和最为 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藏保鲜技术。 是不耐高温的稻谷储藏。因此,必须采用技术控温, 才能较好解决稻谷度夏难题,确保粮食安全储藏。 1.2现有平房仓难以控制仓房温度 我国粮食仓库采用的高大平房仓,是目前应用 比较广泛的一种实用仓型,具有仓容量大、装卸方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相差较大,除少数地区 能靠自然冷源实现低温储粮外,大部分地区都必须 采用自然冷源和人工控温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综合 便、操作简单、造价相对较低等优点,其仓储设施配 套齐全,防潮、防湿、防漏等性能较好,仓顶部设有隔 热层,仓房具备机械通风和粮情测温功能。但是,由 于房顶是平面的,存在仓房顶受热面积大、吸热性 强、热传递快(传到仓内)、隔热层积热不易散发、隔 热性能差等缺陷,在夏季高温季节,仓内仍易形成 “闷顶”。当库区气温达4O℃时,仓顶隔热层的温度 应用低温储粮技术,并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对现有高 大平房仓进行必要的改造,实现真正的粮食低温储 藏。以地处中部的湖北省稻谷储藏为例,湖北地区 四季分明,冬季有较好的自然冷源可以充分利用,适 时采用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方法降低粮温,冬末春初 可达5O℃,致使粮堆上方仓温达到40℃以上。随着 粮食低温储藏技术的推广应用,仓顶隔热性能的矛 盾越显突出,根据房式仓储粮性能数据显示, 370 mm厚的墙体传到仓内的热量是11.4 w/m ,屋 面传人的热量是185.73 w/m ,屋面传人的热量是 及时对粮堆进行隔热保冷,夏季采用空调制冷技术 控温,秋季适时揭盖通风,使储粮经常处于低温环境 中,达到全年稻谷最高粮温不超过20℃,平均粮温 不超过15℃,实现粮食的低温储藏。最大限度地维 护储粮品质,延缓粮食劣变速度,也有助于解决平房 仓储粮的害虫防治。 1低温储粮的必要性 1.1 自然环境条件不利于粮食储藏 墙体的16倍口]。如果这种现象不加以改善,持续高 温必然会加速储粮品质劣变,对安全储粮构成威胁。 因此,现有平房仓要实现低温储粮,必须进行必要的 技术改造。 1.3低温储粮是最具潜力的储粮技术 按照我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湖北省属于中温 收稿日期:2o14—1o一23;修回日期:2o15—02—16 作者简介:程琳(1962一),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粮食仓储工作。 现在不少仓库利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等方式 田 对仓库实行调温,并配合使用一些导热系数小的材 料,如稻壳、泡沫塑料等进行隔热保冷。但这些方法 在高温条件下,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效果有限。有些 仓库采用谷物冷却机制冷降温,但由于能耗大,运行 成本高,主要用于夏季发热粮降温的应急处理,不适 宜常态储粮。因此,要保证粮食储藏安全,实现“高 质量、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发展要求,必须采 取科学有效的低温储粮技术。 2高大平房仓实施低温储粮的改造 现有高大平房仓要实现低温储粮,仍有两个缺 陷需要解决。一是隔热性能不好,隔热层积热大,且 不易排出;二是密闭性能差,仓门大、窗口多、孔洞密 封难等[2]。根据计算,机械制冷低温储藏时所需的 制冷量有30 ~35 是通过围护结构的耗冷量,良 好的隔热围护结构能保持仓温、粮温的稳定,并减少 制冷设备开启次数,缩短运行时间,降低运行费用。 因此,对现有仓库要添置一些设施设备,并实施仓房 隔热保冷改造。具体方法如下: (1)仓内安装空调制冷系统。配置挂机空调,这 是低温储粮的主要控温系统,是实现低温储粮的 保障。 (2)粮面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的隔热材料,实施三 层密闭压盖。第一层纤维板,主要起平整粮面的作 用,也具有一定的隔热保冷性;第二层复合薄膜,厚 度为0.10 mm,其抗张强度高,透气率低,主要作用 是防潮隔气,阻止热空气的对流传热;第三层地毯, 厚度在5 mm左右,材质为化学纤维,不易孳生害虫 和吸湿生霉,其质地轻软,导热系数很小,可降低粮 面传热,主要起隔热保冷作用。最上层的红地毯美 观漂亮,操作简便,和纤维板一样可以多年重复 使用。 (3)仓房门窗通风口内部密封保温。材料为泡 沫板、薄膜及密封条等。 (4)屋面喷涂高反射涂料。 (5)扩大隔热层山墙处的通风窗,并将隔热层两 个廒间的隔断墙打通,使其空气对流便于积热排出。 (6)地上笼的空气分配器中间开设一个直径 10 cm的洞孔,通过PVC塑料管连接至高出粮面 10 cm处,形成简易内环流系统,上口平时用塑料胶 带密封。 程琳:高大平房仓低温储粮技术探讨/2ols年■3期 3 实施低温储粮的基本方法 实施低温储粮,除了硬件改造,还需要操作人员 根据不同季节的温度、湿度和环境条件,采取不同的 程序和方法,以确保粮仓达到低温状态。其基本程 序及方法如下。 3.1 冬季利用自然冷源进行机械通风降低粮温 冬季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进行机械通风降低粮 温,均衡粮食水分。对入仓的稻谷进行机械通风达 到初步平衡水分和粮温的目的。1月中旬至2月初 抓住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机对稻谷进行机械通风降 温,将平均粮温降低在5℃以下,为全年的安全储粮 打下基础_3]。 3.2春季对粮仓实行隔热、保冷、密闭 低温储粮降温是前提,保冷是关键。平房仓中 的散装粮受气温影响较大的部位在粮面、靠近仓门 和通风洞口附近。为了控制外界温度对粮温的不利 影响,延缓粮温的上升速度,在粮面上平铺一层纤维 板,再进行薄膜密闭,上面再加一层地毯,因地制宜 进行隔热保冷处理;仓顶采用改造隔热层,喷涂高 反射涂料,降低隔热层积热对仓温的影响;对仓房的 门窗采用泡沫塑料做隔热夹层,内侧用塑料薄膜密 封,外有保温门窗隔热,有效地抑制粮温的上升趋 势;5月初使用磷化铝对仓内稻谷进行低温、低剂量 缓释薰蒸,防虫防霉。 3.3夏季利用粮食冷心,结合空调控制粮温 6月初气温上升到30℃以上,若不能有效控制 仓温的上升幅度,仓温将逐步升高。由于粮食是热 的不良导体,因此粮温短期内仍然较低,当仓温与上 层粮温达到1O℃的温差,粮食水分又较高时,储粮 上层极易造成局部结露、发热现象。在这期间,应密 切注意粮温的变化,特别是距粮面20~30 cm处容 易出现发热的部位。 当上层局部粮温达到2O~ 25℃时,及时使用单管风机局部通风降温处理,使全 仓最高粮温控制在20℃以下。 当温度继续上升应开启空调,空调开启可分为 3个阶段:①6月份,此时外温28~3O℃,可以将空 调设定在20。C;②7月至8月中上旬,外温在3o℃ 以上,将仓温控制在2O~25℃;③8月下旬至9月, 夜间温度在2O℃以下,只需白天温度较高的时开启 空调,将仓温控制在22。C以下。对隔热层应根据气 温与仓温的温差,适时开启仓顶上的轴流风机,通风 排除隔热层的积热。 (下转第19页) 秦先魁等:臭氧处理对新收获小麦糊化特性的影响研究/2015年囊3朋 ■ 度、回生值以及起始糊化温度与粗淀粉含量呈不同 55—58. 程度的正相关,与直链淀粉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粗 [3]赵乃新,马志强,王乐凯,等.小麦储藏过程中品质性状变化规 淀粉含量对最低黏度与起始糊化时间的影响不显 律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04,24(4):67—70. [4]蓝慎善,张有林,王若埸.臭氧处理对小麦储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著,而直链淀粉对最低黏度与起始糊化时间影响显 [J].食品工业科技,2008(3):257—259. 著。臭氧的氧化作用使得小麦粉粗淀粉含量及直链 [5]王秋华,徐学纯,姜文勇,等.新型水溶性深度氧化玉米淀粉的 淀粉含量发生了变化,臭氧的短时间氧化作用可以 制备及氧化机理口].吉林大学学报,2007,45(3):471—476. 增强小麦粉的黏性,臭氧的强氧化作用会导致淀粉 [6]Chan Huitin,Leh C P,Bhat R,et a1.Molecular structure,rheo— 分子结构的破坏,进而影响了小麦粉的糊化特性。 logical and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ozone—oxidized starch[J]. Food Chemistry,2011,126(3):1 019-1 024. 通过研究发现,臭氧处理对小麦粉的糊化特性有一 [7]Sandhu H P,Manhey F A,Simsek S.Ozone gas affects physical 定的影响,但是处理时间是一个关键因素,处理时间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wheat starch[J].Carbohydrate Pol— 过长会破坏小麦淀粉的结构,影响小麦粉品质;处理 ymers,2012,87(2):1 261—1 268. 时间过短,对小麦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不明显。从试 [8] Sandhu H P,Manthey F A,Simsek S.Quality of bread made 验结果可以看出,1.0~1.5 h处理效果较好。 from ozonated wheat flour[J].Journal of the Science and Agri— culture,2011,91(9):1 576—1 584. [9]Li Man,Zhu Kexue,Wang Biwen,et a1.Evaluation the quality [参考文献] characteristics of wheat flour and shelf-life of fresh noodles as E1]Mason L J,Strait A C,Woloshuk C P,et a1.Controlling stored affected by ozone treatment[J2.Food Chemistry,2012,136: grain insects with ozone fumigation[C]//Processing of the 7th 2 163—2 169. International Working Conference on Stored—-product Protec—- [1O]程科,陈季旺,许永亮,等.大米淀粉物化特性与糊化特性曲 tion.Chengdu:Sichuan Publishing House of Science and Tech— 线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06,21(6):4-11. nology,1999:532-547. (责任编辑:俞兰苓) E2]沈宗海.粮油储藏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上接第14页) 高温季节的中后期,使用内环流技术,采用 设备技术实现,要因地制宜,以利用自然冷源的自然 1.1 kW单管风机通过PVC塑料管与地上笼连接在 通风和机械通风为主,空调配合辅助降温,力争减少 仓内通风,实现气体的内部循环,可有效利用粮堆内 降温的能耗,提高低温储粮的经济效益。 的冷心,不但可以平衡仓内的粮温,还能有效地控制 (2)在利用自然冷源降低储粮温度的过程中,应 仓温,减少空调的制冷时间,使仓内平均粮温始终控 该根据不同的储粮生态区域和通风降温的时机灵活 制在20℃以下,仓温控制在24℃以下。随着内部环 掌握,交替利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技术使粮温降 流的进行,下部粮温会缓慢上升,但上、中、下三层的 低到相应的程度。 平均温度会逐步接近,有利于稻谷的长期安全储藏。 (3)为了避免低效、无效和有害的机械通风,需 3.4度过夏季高温后常规储藏。 要操作人员根据天气情况,严格按照储粮机械通风 度过夏季高温后,随着气温的下降,粮温也逐步 规定的通风条件,尽可能选择最佳的通风时机冷却 下降,9月末对粮食进行夜间通风降温,从而实现稻 降温,适时开关通风机、通风口、门、窗等,减少通风 谷的安全过夏。通过以上方法,可以使全年平均粮 能耗,尽量节省低温储粮的保管费用,确保储粮 温控制在20℃以下,最高仓温25℃,基本达到准低 安全。 温的储粮要求;可以抑制虫霉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有效控制粮堆储粮害虫的密度;可以最大限度保持 [参考文献] 储粮原有品质,延缓粮食的陈化速度,达到粮食安全 [1]路茜玉.粮油储藏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储藏、保质保鲜的效果。 [2]路书增.粮仓仓顶隔热改造与探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2 (1O):10-12. [3] 胡智佑,孟随红.高大平房仓冬季通风降温试验[J].粮食与饲 4结束语 料工业,2003(4):18—20. (1)低温储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以最小 (责任编辑:俞兰苓) 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储粮效益,不可能单一依赖某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