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道与术之辨

来源:易榕旅网
文化:企业经营之“道”

金融危机的本质:企业责任的缺失

西方跨国公司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在组织管理、战略管理方面的专业化与规范化程度是非常高的,至今中国企业还在这两个方面苦苦学习与追赶,然而一场不期而遇的金融危机让所谓世界500强良好公司治理的神话被彻底打破,雷曼兄弟、克莱斯勒等一批批过去我们为之景仰的大企业纷纷倒下,危机的严酷现实引发我们深思:究竟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

日前,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中国银行伦敦分行成立80周年庆典上发表演讲时指出,金融危机有三性:风险性、流动性、效益性,必须永远把风险放在第一位。本轮金融危机的起因就在于金融人士因为贪恋忘记了金融业的基本戒律。笔者5月15日在北京参加了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层研讨会,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在会上发言指出,他非常赞同王岐山副总理的观点,并认为将风险放在第一位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只有把风险放在第一位的企业才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不同的企业经营之“道”

如何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呢?必须从企业的经营之“道”上做深层次的思考。 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只是一个表层的概念,其深层实质是从文化的基本假设出发,对于企业治理模式与路径的不同选择。以中西企业的比较来看,西方跨国公司的文化基本假设是股东利润最大化,企业治理的基本路径是战略

组织 文化,完全是战略导向,战略决定一切,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匹配要服从和服务于战略目标的实现,文化也是实现战略的支撑工具。泰德企业治理的基本路径是文化 组织 战略,与西方大企业根本不同。泰德作为创新型企业,其文化基本假设是企业是因为其文化,即企业的理想和信仰而存在,因此是文化决定组织和战略,泰德致力于做一个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企业。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决定企业的根本方向,文化管理才是企业发展的正“道”。如果“道”出了问题,组织管理、战略管理再精良亦是无济于事。 泰德化是真正的大“道”

洪国董事长过去讲过,“泰德化”就是泰德文化化,即文化决定做企业总的方向,其背后蕴含的哲理极其深刻。我们如何看待今天的泰德呢?一方面,从“泰

德化”出发,坚持正确的办企业方向,由于文化的存在,使得泰德始终把企业发展的系统风险置于第一位考虑,坚持追求做“好企业”,做真正的企业。另一方面,客观地说,我们必须承认中国企业与西方大企业在组织管理、战略管理上的显著差距,因此近几年来泰德不惜投入巨资,每年引进世界一流的管理咨询公司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其目的就在于弥补这样的差距,迅速提升泰德组织管理与战略管理的专业化水准。一言以蔽之,就是洪国董事长在2009年初的年会讲话上指出的“泰德化”与“专业化”两大基本方向。

由是观之,泰德化是真正的大“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