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北省涿鹿县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来源:易榕旅网


河北省涿鹿县高一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1. (19分) (2019·崇明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审美救赎何以可能 潘知常

①对于审美救赎的思考,首先当然应该是审美救赎何谓。同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审美救赎何为。审美救赎何谓,是对于审美救赎的本体属性的回答,审美救赎何为,则是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回答。在这回答的背后,则是对于审美与艺术的生存权、审美与艺术的尊严的回答。当然,这也与我们过去长期以来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有关。黑格尔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熟知非真知。无疑,这句话用在这里也是非常合适的。显然,对于审美救赎的审美功能的思考,其实就是对审美与艺术的本原、审美与艺术之为审美与艺术的思考。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进入美学殿堂的唯一通道。

②人类失落的生命,过去只能在宗教中才能够被赎回,这就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宗教救赎,然而,在宗教退出历史舞台的主导地位之后,人类失落的生命就只有在审美与艺术中才能够赎回了,当然,这就是审美救赎的登场。可是,为什么只有审美与艺术才能够赎回?审美救赎又何以可能?过去几乎所有的美学家对此大多一笔带过。之所以如此,无疑是因为他们都只关注到了审美与艺术的一般本性,并且只是从审美与艺术的一般特性入手,去对此加以说明,但是却都忽视了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也忽视了从特殊本性去对此加以说明,因此,也就未能促成这一困惑的最终解决。

③换言之,对于审美与艺术,过去我们经常去询问的,是美从何处来?其实,我们还应该去询问的,却是美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美是如何帮助我们生存下去的?美是如何拯救我们的?过去我们经常去询问的,是人类是怎样创造了美?其实,我们还应该去询问的,却是美如何创造了我们?审美与艺术帮助我们去挖掘出真正的力量,去唤醒我们。

④问题的关键,当然在于审美与艺术的特殊本性——意象呈现。

⑤意象呈现是内在的自由生命借助于外在形象所进行的自我建构。正如吉尔伯特、库恩在《美学史》中断言的:“它体现了人们创造象征和符号的独特而神奇的力量。”区别于“超验表象的思”(宗教)、“纯粹的思”(哲学),

第 1 页 共 14 页

黑格尔把它称之为 “感性直观的思”。而且,在外在世界不再引起宗教的神秘联想之后,确实已经隐秘地进入了审美与艺术的情怀寄托。它代表着:当今生命中难以解决的东西,都首先可以在审美与艺术中得以象征性地解决,昔日宗教的神奇作用当今也已经被审美与艺术取而代之了。

⑥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意象呈现并不是我们日常所常见的维系于客体、维系于现实。意象呈现维系于主体、维系于精神生活,是由客体形象与自由生命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关系,是与精神生活之间的异质同构,是意在将人类的精神生活凸显而出,也将人之为人的无限本质和内在神性凸显而出。因此,应该是一种象征呈现。劳·波林曾经说:象征,就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中国人也常感叹“形象大于思想”。事实上,就是因为它呈现的是主体内涵,是生命的对象物,而与赋予形象以意义无关,也与充当形象的注脚无关。

⑦由此,不难发现,所谓意象呈现,作为象征,其实就是人类精神生命的进化的强大杠杆。人类正是通过意象呈现而拥有世界。意象呈现是生命的庆典。通过意象呈现,我们从物的世界迁徙到意义的世界,从功利的世界迁徙到虚无的境界。意象呈现即最后的救赎之物。而现在我们最大的失败也正是遗忘了这一点。语言已经被物化了、工具化了。意象呈现也因此而隐遁不见。因此,我们现在所应当去做的,就是让意象呈现超出自身而指向另外的东西,呈现出意象背后的无名的真实的东西、高于生命的东西、高于死亡的东西。借助于它,我们得以亲近自然而毋需跋山涉水,并且可以在精神上回到自然中的人的自然。

⑧由此,意象呈现为什么能够达成审美救赎?应该说,也就一目了然了。由此不难发现:过去以情感来区别审美与艺术,是错误的。艺术的核心不是情感,而是意象呈现,也就是象征。

(有删改)

(1) 第①段引用黑格尔的话有何作用? (2) 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3) 下列对“意象呈现”的理解与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

A . 意象呈现与“超验表象的思”“纯粹的思”等概念借助神秘联想相互关联。 B . 意象呈现只是一种符合表现,传达客体内涵,是现实的异质同构甚至图解。 C . 意象呈现维系于主体,意在凸显人类的精神,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象征呈现。 D . 意象呈现是替代宗教的救赎物,使得人类在精神上回到自然中的人的自然。 (4) 对第③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第 2 页 共 14 页

A . 运用连续的追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深入思考问题。 B . 两组追问形成对比,突出本文探究的主要问题,从而引出下文。 C . 本段追问体现了对审美与艺术一般特性与特殊本性差异的关注。 D . 通过连续追问总结上文内容,凸显审美与艺术唤醒我们的作用。

(5) 第⑧段认为借助上文内容“意象呈现为什么能够达成审美救赎?应该说,也就一目了然了”,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

2. (11分) (2016·抚顺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宣德末,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还奏称旨,赐今名。

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遭父忧,命奔丧,起视事。正统三年正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五年召为大理寺卿。明年与刑部侍郎何文渊录在京刑狱,寻迁右都御史。九年出视延绥、宁夏边务。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明年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饥,奏免其租。寻进左都御史。在陕五年,镇静不扰。

景泰改元,召掌院事。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给事中林聪等劾文、镒畏势长奸,下诏狱。二人俱伏,乃宥之。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循举其乡人萧维祯,谷遂举文。而文得中官王诚助,于是诏用文。寻自江、淮还朝,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二品大臣入阁自文始。寻遭母丧,夺哀如前。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由是两人卒不相得。

五年进少保,兼东阁大 学士。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英宗复位,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言官劾文与谦等谋立外籓,命鞫于廷。文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敬亦坐知谋反故纵,减死,戍铁岭。文之死,人皆知其诬。以素刻忮,且迎驾、复储之议不惬舆论,故冤死而民不思。成化初,赦其子还,寻复官,赠太保,谥毅愍。

第 3 页 共 14 页

节选自《明史·王文传》(有删节) 【注】忮:zhÌ,刻薄。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 B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 C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 D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中的“授”“迁”“起”“擢”“进”“改”“兼”均指升官。

B . 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C . 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 D . “夺哀”犹“夺服”,也叫“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被朝廷强令出仕。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王文持廉奉法,为政崇尚清简。镇守陕西五年,百姓安宁。

B . 王文深得皇帝倚重。父亲、母亲去世,两次均未能守孝至服除就被起用处理政事。

C . 给事中林聪等人弹劾王文、陈镒畏惧权势助长邪恶,关他们到诏狱。二人全都认罪,朝廷反而原谅了他们。 D . 英宗皇帝复位后,因人弹劾,王文和于谦同斩于闹市,并祸及后代。王文虽然最后被平反昭雪,但百姓并不怀念他。

第 4 页 共 14 页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 ②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 3. (20分) 阅读《扬州慢》一词,完成小题。 扬州慢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1)

请赏析“清角吹寒”中“寒”字的妙处。 (2)

小序中的“《黍离》之悲”怎样理解? (3)

这首词以“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结尾,有何作用? (4)

用今昔对比的反衬手法来写景抒情,是这首词的特色之一。请简要赏析。 4. (6分) (2016高二上·河北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曹刿论战》中,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 5 页 共 14 页

②《陋室铭》中表现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写出了落花飘零却昂扬向上的精神,龚自珍的《已亥杂诗》“________,________”在意境上更胜一筹。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

5. (12分) (2019高二下·齐齐哈尔期中)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战争打得很苦,一个连的兵力被吞噬。敌人的炮火还在猛攻,连长放下望远镜,掏出烟,指指身后的山崖,对身边的丁二娃说,看到了吧,那有一线天,不怕死就从那攀上去,或许有救;还有就是做假投降,等敌人上来和他们同归于尽。

丁二娃想了想,说,听你的连长,我这命,活着是你的,死了是阎王的。 连长拍着丁二娃的肩说,好小子,下辈子若带兵,我还带你。 丁二娃嘿嘿地笑,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

鬼子的又一轮冲锋开始了。连长把十几颗手榴弹依次捆在内衣里。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 丁二娃也想像连长那样往腰间捆,可是办不到,没有了,他除了有七颗子弹,别的什么都没有了,这让他很沮丧,有一身的力气没处使,只等着送死。

连长捆好手榴弹,他回过头对丁二娃说,娃子,你上一线天吧,全国解放那天,你给我立个碑,也好在人世留个念想儿。丁二娃听了连长的话,打了个立正,连长,丁二娃誓死陪你战斗到底!

鬼子越来越近了,前一排已经直起了腰身。

二娃,把前边那个军官干掉。连长说。二娃躲在树后,只一抬手,那个军官应声倒下。二娃退下来,跑向南边的阵地,还是手起枪落,又一个鬼子应声倒下。

鬼子开始小心了,他们由站着迫近改为匍匐前进,而二娃的子弹也快用完了。

二娃只有在死去的战友身上寻找武器,正翻着,就听连长哼了一声,之后倒在了他的脚下。二娃看到,一颗子弹,正中连长的眉心,就像小时候,妈妈在姐姐的眉心点上个小红点。

妈的小日本!二娃向着鬼子的队伍甩了两枪,可是子弹太贵重了,就剩三颗了,由不得他浪费。他勉强在一战

第 6 页 共 14 页

友身下翻出一颗手榴弹,迅速抛了出去。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二娃突然改了主意,何不趁机逃跑,逃跑可比和敌人同归于尽更有赚头。二娃看一眼连长说,连长,反正你也死了,我就不跟你去了,我会给你报仇的!他把刚才对连长的许诺忘个一干二净。

二娃双手遮住嘴巴对着鬼子喊,别开枪,我们投降!

二娃又喊,我们身上都捆着手榴弹,你们若开枪,就连你们一起炸飞喽。

鬼子真就没有开枪,但也没有向前半步,二娃趁机把连长抱起放在战壕沿上,只露出上半身,两边用战友的尸体支撑着。连长的头一直傲立着,不偏也不倒,两眼怒目圆睁,身旁的战友也簇拥着他,如同抬一部轿子,去和小日本算账。阵地静了下来,小鬼子在一步步靠近,而这会儿的二娃,已经不在连长的身边了,他凭着一身好功夫,两腿蹬住崖壁,双手倒换着,一点一点攀上一米宽、二十几米高的一线天。

几乎是一眨眼的光景,鬼子上来了,他们战战兢兢、层层叠叠围住了连长,判断他是否还活着,就在他们举棋不定,想上前试试连长还有没有气息时,不知从什么方向,射来三枪,一枪打死鬼子为首的军官,一枪打翻了想试连长是否还活着的那个士兵,而第三枪则打在连长腰间那捆手榴弹上。

顿时,数声爆炸,火光冲天,一朵朵红磨菇瞬间绽放,染红了半个阵地。 (有删改)

(1) 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连长为丁二娃指出了两条路,他希望丁二娃选择生路,因为丁二娃很年轻,而且非常服从命令。 B . 文中写连长往身上捆手榴弹时,强调“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是为结尾鬼子被炸死埋伏笔。 C . 连长被子弹击中的眉心使丁二娃联想到妈妈在姐姐的眉心上点的小红点,这个细节表现出了战争的残酷。 D . 丁二娃最后仅剩下三颗子弹这个情节非常重要,与后文的三枪相呼应,可见此处并非闲笔,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

(2) 概括小说中丁二娃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 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第三条路”,也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是“英雄”,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合适?请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四、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

第 7 页 共 14 页

6. (2分) (2015高一上·常德期中)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是( )

蔬菜的污染多为农药或霉菌。进食蔬菜发生农药中毒的事时有发生。蔬菜亦是霉菌的寄生体,霉菌大都不溶于水,甚至有的在沸水中安然无恙。它能进入蔬菜的表面几毫米深。市场上水果、蔬菜良莠不齐 , 其中某些品种有毒化学物质的残留情况相当严重。因此食蔬菜必需用清水多洗多泡,去皮,多丢掉一些老黄腐叶,切勿吝惜 , 特别是生吃更应该如此,不然,会给你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A . 安然无恙 B . 良莠不齐 C . 必需 D . 吝惜

7.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据了解,我市移动电话部门针对春节期间手机短信密集发送,对今年发送量进行了预测,并事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B . 有时候示弱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相反却可称作是令人感慨的一种人生的智慧和清醒。

C . 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让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D . 美国宇航局引以为豪的“勇气”号火星车21日清晨突然发生故障,之后连续30小时不再向地面传回任何有效信息,所有参与此项目的科学家全都各就各位昼夜不停地寻找解决故障的对策。

8. (2分)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所以,中国人游山是纯然精神上的快乐与解脱,绝无一丝欲要“征服”而后快的敌意。 ②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石泉淙淙若风雨,桂花松子常满地”的生机。 ③中国人对山的欣赏,是欣赏它林木森森的含蓄和人迹罕至的空灵。

④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隐逸。 ⑤唐朝诗人常用山林来造境,以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

第 8 页 共 14 页

⑥是在人世的生活中,奋斗浮沉之余,给自己的心灵寻访一个自由逍遥、无人干扰的空间。 A . ⑤④⑥③②① B . ③⑤②④⑥① C . ③①⑤④⑥② D . ⑤④③①⑥②

9. (3分) (2017高一下·安平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它既需要有言论自由,________。特别是作为公众人物的网络大侠,________ , 置法律法规和社会责任于不顾,那么,党和人民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损害。要知道,________ , 但并不意味着允许各种杂音、噪音充斥。社会空间是如此,网络空间也是如此。

10. (5分)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端午节LOGO图片,写一段文字说明画面内容,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有条理。

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9·衡水模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进入旅游旺季,一些久负盛名的景区景点却反其道而行之,纷纷闭门谢客。可可西里、黄河源头、岗什卡雪山、青海湖鸟岛……每到旅游旺季,游客便接踵而至,给这些以自然资源为主的景区带来了极大的生态压力,尤其是部分游客生态环保意识欠缺,文明旅游素质不高。人们认为,景区发出“谢客令”,虽然会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但能够有效维护当地的自然景观。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第 9 页 共 14 页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 10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

一、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1-1

1-2、

1-3、

1-4、 1-5

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

2-1、

2-2、

2-3、 2-4

3-1

第 11 页 共 14 页

3-2、3-3

3-4

4-1、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

5-1、 5-2

第 12 页 共 14 页

5-3、

四、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14分)

6-1、

7-1、

8-1、

9-1、10-1

五、 写作 (共1题;共5分)

11-1

第 13 页 共 14 页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