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甘肃陇南礼县一公务员的辞职信引发社会关注。白纸黑字之间,文采飞扬,描述了自己近十载的机关公干生涯,读来酣畅淋漓,却又发人深省,为体制内人才流失而叹惋,更震惊于折射出来基层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严重。 观当今社会,公考实为众多人的择业首选,却为何留不住人才。每年的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考试等加起来不下十次,公考之热只增不减,可相对的,离开体制的人也在逐渐升高,细想之,有一下三点原因:一是公平公正缺失。生性简约清净,无求田问舍投机之道,少觥筹交错,呼朋唤友者、“朝中无人”者多碌碌而无为,擢升难矣,却无力改变,如何不走?二是福利待遇今非昔比。公职人员已经从曾经的“特权阶级”逐渐往为人民社会办事的“服务性岗位”转变,虽然这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好事,但逐渐走高的房价和物价也在考验着基层公职人员,出身寒门者恐难从容生活于一二线城市,企业的高收入成为了人才流失的又一导火索。三是无专业能力与技能,无法满足人生追求。公务员事业为百姓办事,少专业性内容的应用,且基层工作量大,多加班加点,身体每况愈下,却毫无建树,唯官腔欣欣然,这十分不符合许多人当初入职时想大干一场的期待。
现如今,国家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社会转型矛盾复杂,
要夺取新的胜利,靠的是一大批肯干敢干能干的好干部,需要基层涌现更多真正的人才发光发热,基层的矛盾亟需解决!首先要整治的是基层工作作风中严重的敷衍态度。基层机关往往人数不足,可总有人身攻数面、身兼数职,也有人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对其他事务更无热情。中华民族要强起来,岂能容忍“占着位子、混着日子”之人,让“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浮沉,左右观望”那样的“具臣”“滑吏”有安身之地?其次,应该适当提高公务人员的福利待遇,让基层工作与更多的奖金福利挂钩,以质量论待遇,对不作为、乱作为者严肃处理,一改做不好也拿他没办法的窘境。第三是拓宽基层干部意见上达方式,让机关内部决策更民主,给基层干部放手做事的平台与机会,要给他们“压担子”,也要注重如何给他们压担子、压什么样的担子。
基层机关是国家机关这个庞然大物的一根根“毛细血管”,直接面对的是老百姓,是政府的一张张脸,碰到的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留住人才,让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做事、尽责的人站上更大的平台、在基层发挥更大的价值,党和国家方能行得稳、坐得正、走得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