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护理学综合》理论考核的改革

《护理学综合》理论考核的改革

来源:易榕旅网
护理研究2011年7月第25卷第7期中旬版(总第364期) 《护理学综合 理论考核的改革。 RefOrm on theory examination of“Comprehensive Nursing” 任秋爱,周忠民 Ren Qiuai,Zhou Zhongmin(Wein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aanxi 714000 China) 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学综合》毕业理论考试改革后的教学效果。[方法]以2007级护理专业216名学生为对象,进行护理专业理 论考核的改革并对考试试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理论考试成绩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 成绩为83.16分,试卷难度为O.72,区分度为0.37。[结论]试卷难度中等,区分度较好,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掌 握程度;不同题型成绩的高低反映出学生存在的问题,表明了教学中有待加强的环节,为今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及修订试 题库提供依据。 关键词:护理学综合;理论考核;改革;试卷分析;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1.20.052 文章编号:1009—6493(2011)7B一1863—02 考试及其评价是为了检查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评定教 软件从总成绩、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2结果 学质量、考核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为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 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1]。为配合学院教学改革工作,促进教学 改革的深入进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对2007级护理专业的《护 2.1考试成绩试卷满分为100分,最高分97.0分,最低分 64.0分,全距为33分,《护理学综合》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说 明试题较好地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达到了教学目的。 虽然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其理论教学学时相对较少,但从其成 绩的分布来看,二者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表2。 表1两组理论考试成绩EB较 分 理学综合》毕业理论考试进行改革。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1.2方法 选取2007级护理专业216名学生《护理学综合》毕 业理论考试试卷进行分析。 1.2.1分组及教改方法 实验班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护 理学综合》是将《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 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课程进行整 合,结合2007年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 理技术项目考核要点,删掉重复出现的、陈旧的、不能适应临床 需要的操作内容,并加大相关操作的训练学时数,使理论与实践 课课时比为1:1.2。对照班的内容与课时数按原定的教学计 划进行,即理论与实践课课时比为1:1。根据教考分离的要求 合理制定试卷,并在考核结束后对成绩进行分析,发现教学过程 中的薄弱环节,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为我 院今后进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1.2.2试题的制定 本次《护理学综合》理论考试的试卷,以全 表2理论考试成绩频数分布(n=216) 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供三年高职用)为依据, 试卷的命题、组卷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比例进行设计, 由5名非任课教师各制定出一份试题,考试前由教务处统一组 2.2考试试题难易程度及区分度(见表3) 表3各类试题难易程度及区分度 卷。本试卷共有试题6O道,其中客观性试题5O道,分值6O分; 主观性试题1O道,分值4O分。其中掌握内容的试题40道,占 66.7 ;熟悉内容的试题15道,占25.0 ;了解内容的试题5 道,占8.3 。无超出教学大纲的试题。 1.2.3 监考与阅卷 监考由学院教务处指定的教师负责。阅 3讨论 我院以往的考试试题基本上以授课教师为主进行试题的制 定,不能完全做到教考分离;试卷的分析只对学生的及格率、平 均分进行统计,试卷的难易程度仅凭阅卷教师的记忆进行简单 的书面汇报。本次考试后,我们组织相关教师根据平均分、全 距、标准差、试卷的难度、区分度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试 卷本身的真正含义。 卷根据事先制定的标准答案采用流水作业,对同一道主观性试 题采取同一人阅卷,以减少人为差异;每份试卷阅卷人数不少于 3人,且2人以上核对分数。 1.2.4考试成绩分析将216名护理专业学生的毕业理论考 试成绩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统计 1)为2009年陕西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9Z57。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July,201】Vo1.25 No.713 3.1加强标准试题库的建设 考试对师生的教与学行为有明 3.4教学效果分析 本次考试试题层次分布中记忆型题占 显的导向作用,命题、审题工作对考试质量影响巨大。教师在命 题前应考虑专业的培养目标,认定教学的主要内容,结合执业资 格考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题型进行命题。通过试卷及结 果分析,积累优质试题,对质量不高的试题应淘汰或修改,在此 25 ,理解型题占35 ,综合应用型题占4O 。统计分析发现, 记忆型题得分较高,理解与综合应用型题得分较低,说明学生的 学习方法欠科学、思路不够开阔,不会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去分 析、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提 基础上不断完善题库建设,使命题组卷逐渐客观、科学 ]。护理 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护理教学的目的在于应用,而理解 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正确地 分析与思考问题,拓宽思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综 合能力的培养,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考试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反映教与学的质量与效 果,经常对试卷进行深入分析,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 ;,应作 又是应用的前提。因此,在今后组卷过程中应以综合应用型试 题为主,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注重自 身综合能力的培养。 3.2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试题整体难度系数为0.72,难度适 中。多选题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出现漏选或错选情况,说明学 生复习不认真,可能有应付考试的现象。本次毕业考试单选题、 为高职护理教育改革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参考文献: [1] 张志祥,李志芬.运用试卷分析提高题库命题质量[J].西北医学教 育,2004,12(2):107. 多选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的区分度分别为0.56、 0.2O、0.5O、0.48、0.57、0.44,除多选题外均大于0.40,显示试 题区分学生的功能良好,可靠性较高,试题基本能够真实地反映 考试结果。 3.3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平均成绩为 E2]邓树权,李慧梅.试卷分析与需注意的特殊问题[J].四川解剖学杂 志,2005,13(2):41. [3] 陈风梅,周志诚,赵雷,等.从病理学试卷分析中看学生综合分析能 力[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2,4(2):93. 作者简介任秋爱(1975),女,陕西省蒲城人,护理教研室主任,讲师, 83.16分,平均分适中,9O分以上12人,成绩多数集中在7O分~ 9O分,反映学生对《护理学综合》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较好。失分 率较高的题中8道为掌握的内容、2道为熟悉的内容,2道为了 解的内容,以知识的综合理解应用为主,反映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主管护师,硕士在读,从事护理教学研究,工作单位:714000,渭南职业技 术学院;周忠民工作单位:714000,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f收稿日期:2011—01—28;修回日期:2()l1~06—30) (本文编辑范秋霞) 的能力不足。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临床实际,加 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日答疑教学法在护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Appl ication of everyday answering questions teaching method in cl inical practice teaching for nursing students 金海君,刘静,魏芳,赵皎皎 Jin Haijun,Liu Jing,Wei Fang,et ai (Affiliated Provincial 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Shandong 250021 China) 摘要:[目的]观察日答疑教学法在护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a]选取在医院参与临床实践的护生64人,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32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带教,观察组采用日答疑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考试成绩、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及病人对护生满 意度。[结果]观察组出科考试成绩、护生对教学满意度及病人对护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El答疑教学法有利 于护生全面掌握专科理论及技能,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 关键词:日答疑教学法;护生;临床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009 6493.2011.20.053 1.1对象文章编号:1009—6493(2O11)7B一1864—02 护生实习结束后对专科理论知识掌握少,出科考试成绩不 理想,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能力弱。为了使护生在较短时间内 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并能较好地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2009年7 月一2O1O年4月我院采用日答疑教学法进行教学,提高了护生 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同时也提高了临床护士的教学水平,取 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选择在我院参与临床实践的护生64人,其中男生 7人,女生57人;年龄19岁~23岁。将64名护生随机分为对 照组和观察组,各32人,两组护生年龄、实习时间、教学计划、轮 转科室安排、考核以及带教老师的职称、学历、教学资历等方面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带教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带教。主要以教师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