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7):34 ̄36 Heilong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育种栽培◆ 野生大豆在盐碱土壤中的生长状态研究 史锟。李文翰 (大连交通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 摘要:通过对不同盐碱条件下种植的野生大豆5755、中野1号和中野2号的生物量、覆盖度和含氮量的研究, 筛选出适合盐碱地栽培的野生大豆品种。结果表明:野生大豆5755生物量最大,其次是中野1号,中野2号 的生物量最小;野生大豆5755在第1次浇海水、第2次浇海水、施加盐碱土和未施加盐碱4个处理中,第1次 浇海水的生物量最大,其次是第2次浇海水,最低的是施加盐碱土和未施加盐碱土。野生大豆5755的覆盖度 最大,其次是中野1号和中野2号,与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一致;野生大豆5755的4个处理中以第1次浇海水 的覆盖度最大,其次是施加盐碱土,再次是未施加盐碱土,最低的是第2次浇海水。野生大豆5755单位质量 的土壤、根、茎叶和荚的舍氮量最多,其次是中野2号,最低的是中野1号。单位质量的含氮量在4个处理中, 施加盐碱土的最多,其次是第1次浇海水的,再次是为未施加盐碱土的,最低的是第2次浇海水的。野生大豆 5755早期浇海水的情况下,比中野1号和中野2号更适应盐碱地种植。 关键词:野生大豆;盐碱土;含氮率;覆盖度 中图分类号:¥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67(2010)07—0034—03 野生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种类繁多,分布 l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较狭窄。全世界现有盐渍土9.55×10 hm ,而 中国多种类型的盐渍化土壤约6.1×10 hm。,在 灌溉区,土壤盐渍化面积正以每年1×10 hm。的 速度发展l_1]。因此研究盐碱地的改良和绿化已经 田间试验在校南区荒废排球场进行,供试作 物为野生大豆5755、中野1号和中野2号。供试 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通过在盐碱地上种植耐盐植 物,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盐分。赵可夫等研究表明 在轻质和重质盐土上种植耐盐植物1 a后,耕作 层含盐量下降0.15 ~O.35 ,下降幅度1O ~ 2O _2]。董宝娣等研究表明,在滨海盐土上种 植耐盐鲁梅克斯(Rumex),其在含盐量0.3 的 土壤上生长良好,产量达1.5×10 kg・hm~。 通过收割,1 a可带走土壤中盐分150~ 土壤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为上年施加盐碱土的 土壤,面积为69 In ;第2部分为新开垦的荒地作 为试验的对照,面积为24 1"13. 。第1次和第2次 浇海水的各3行,未浇海水的6行,每行种植7 墩;对照的每个品种4行,每行7墩,行距与墩距 都是0.5 ITI。4月1日播种。5月8日第1次浇 海水,海水含盐率为2.73 ,5月25日第2次浇 海水,海水含盐率为3.37 。9月28日测量野生 大豆的覆盖度。1O月10日收获。每个品种不同 处理选具有代表性的1墩,取全部植株,并取该株 下面0~20 cm深的土壤300 g左右。 1.2 土壤和植物样品的预处理和含氮量测定 200 kg・hm 2[3一 。大豆由于根瘤固氮作用,是生 态农业、有机农业的重要作物。但在盐碱地上没 有种植野生大豆的先例。进行大豆耐盐性研究, 对增加粮油需求,提高盐碱地区作物产量,改善土 壤结构和有机质含量,缓解土壤盐渍化危害具有 重要意义_6伽。收获期野生大豆生物量、覆盖度和 取样后,于当天称量野生大豆的根、茎叶、荚 和土壤的鲜重,风干1~2 d。风干后称量样品的 风干重,然后对样品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时,土壤 含氮量能更好地反映其对盐碱土的适应性,通过 试验,筛选出适合盐碱地栽培的野生大豆品种,对 利用种植野生大豆来改良盐碱地和绿化环境具有 重要意义。 样品在12OIC杀青0.5 h,105℃烘干至恒重。植 株在105℃杀青0.5 h,80℃烘干至恒重。土壤用 研钵研磨过0.015 mm筛子,植株用粉碎机粉碎, 装袋备用。含氮量用凯氏定氮仪进行测定。 收稿日期:2010—03—26 2结果与分析 2.1生物量比较 2.1.1 不同品种根、茎叶和荚生物量比较 由图 第一作者简介:史锟(1958一),男,山东省青岛市人,博士,教 授,从事农业生态环境研究。E—mail:skshikun07@ya— hoo.COrn.cn。 34 7期 史锟等:野生大豆在盐碱土壤中的生长状态研究 踮阳∞∞∞∞加 0 2oo ◆育种栽培◆ o 1可知野生大豆5755茎叶生物量最高,为58 g,∞∞∞∞ ∞∞ 中野1号次之,为51 g,中野2号最低,为45 g。 荚的生物量与茎叶趋势一样。野生大豆5755地 逞150 籍100 50 O 上生物量比中野1号和中野2号多,适合在盐碱 地上种植。根的生物量中野1号比野生大豆 野生大 ̄.5755 中野1号 中野2号 5755和中野2号稍多,但根、茎叶和荚的总和仍 图3不同品种的覆盖度比较 是野生大豆5755最大。 蓥 ● 嘧砥 彝 野生大豆5755 中野1号 中野2号 图1不同品种根、茎叶和荚生物量比较 登 ● 删 雾 第1次浇海水第2次浇海水盐碱土 对照 图2野生大豆5755各处理生物量比较 2.1.2 野生大豆5755不同处理生物量比较 由 图2可知,在第1次浇海水、第2次浇海水、施加 盐碱土与未施加盐碱土4个处理中第1次浇海水 的根、茎叶和荚的生物量总和最大,为103 g・墩, 其次为第2次浇海水的88 g・墩~,施加盐碱土与 未施加盐碱土的最少。第1次浇海水的生物量大 的原因,一是海水浓度低,促进了土壤有机物质的 矿化;二是浇海水时大豆苗小,对盐碱的抗性较 强。故第1次浇海水的野生大豆生长的好。 2.2覆盖度比较 2.2.1 不同品种的覆盖度比较 由图3可知,野 生大豆5755覆盖度最高,为143.68 ,中野1号 次之,为7O.14 ,中野2号最低,为55.53 。野 生大豆5755的覆盖度比中野1号和中野2号高 了73.54和88.15个百分点。覆盖度的变化规律 与茎叶和荚的规律是一致的,说明地上生物量在 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覆盖度的规律。 2.2.2 野生大豆5755不同处理的覆盖度比较 由图4可知,野生大豆5755在4个处理中,第1 次浇海水的处理的覆盖度最大,为228.6 ,比第 30o 250 摹200 150 100 50 ◆育种栽培◆ 黑龙江农业科学 7期 号。中野2号含氮量高于中野1号的现象说明含 氮量与生物量的不一致。在野生大豆5755的4 4 2 ● 0 8 6 4 2 O 个处理中,单位质量的含氮量施加盐碱土的处理 最大,其次第1次浇海水的处理,再次为未施盐碱 土的处理,最低为第2次浇海水。综上所述,早期 应用海水处理的野生大豆5755比中野1号和中 掘 札 野生大 ̄5755 中野1号 中野2号 野2号更适合盐碱地种植。 网5不同品种土壤、根、茎叶和荚的含氮量 参考文献: 16 [1]徐明岗,李菊梅,李志杰.利用耐盐植物改善盐土区农业环 l4境[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3):6-7. [2]赵可夫,李发增,樊守金,等.中国盐生植物[J].植物学通 8 器 6 报,1999,16(3):201—207. [3]董宝娣,刘小京,董文琦,等.近滨海区鲁梅克斯K—I杂交酸 模的引种及耐盐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 第1次浇簿水第2次浇海水施加盐碱土未施加盐土 18(4):12O一126. 图6野生大豆5755不同处理的土壤、根、茎叶和荚的含氮量 [4] 肖鑫辉,李向华,刘洋,等.高盐碱环境下野生大豆主要性状 5755的第1次浇海水、第2次浇海水、施加盐碱 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J].大豆科学,2009,28(4): 土和未施加盐碱土的4个处理中,第1次浇海水 616—627. 的生物量最大。从生物量上看,早期应用低浓度 [5]顾敏健.大豆播期、密度与其性状的相关性[J].上海农业科 技。1990(3):35—36. 海水有利于野生大豆5755的根、茎叶和荚的生 [6] 罗庆云,於丙军,刘友良.NaC1胁迫下cl‘和Na+对大豆幼 长。覆盖度是反映植物对地面的覆盖程度,野生 苗胁迫作用的比较[J].中国农业科学,2003,16(11): 大豆5755的覆盖度最大,其次是中野1号,再次 1390—1394. 是中野2号,这与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在野生 [7]杨加银,徐海风.播期、密度对菜用大豆鲜荚产量及性状的 大豆5755的4个处理中,以第1次浇海水的覆盖 影响[J].大豆科学,2006(z):185—188. 度最大,可见早期的海水处理有利于茎叶和荚的 [8]傅艳华,项淑华,王雪飞.大豆8种农艺性状与单株粒重的 生长。单位质量土壤、根、茎叶和荚的含氮量野生 通径和逐步回归分析[J].大豆通报,1997(1):I2—13. [9]吴春芳,姜永平,蒋振欣,等.土壤不同盐分含量对大豆产量 大豆5755最大,其次是中野2号,最低是中野1 及主要产量因子影响的研究口].大豆通报,2000(4):829. Study on Growth of Wild Soybean in Saline—alkali Soil SHI Kan,LI Wen-han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INlian Jiaotong University,Dalian,Liaoning 116028) Abstract:Through cultivating wild soybean No.5755,Zhongye No.1 and 2 in various salinity conditions,bio— mass,coverage degree and nitrogen concentratio n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select a variety adapt to saline-alkali soi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iomass in wild soybean No.5755 was the highest of the three varieties,and it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 poured seawater was the highest of al1 treatments.Coverage degree of wild soybean No.5755 was biggest in the three varieties,and it in the treatment of first poured seawater was the biggest of all treatments.Nitrogen concentration wild soybean No.5755 in the soil and root and stem and leave and pod were highest in the three varieties,and it in the used saline-alkali soil was the highest of all treatments.The wild soybean No.5755 grown in the treatment of early poured seawater was more accommodate than Zhongye No.1and 2. Key words:wild soybean;saline—alkali soil;nitrogen concentration;coverage degree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