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文明礼貌以及行为习惯养成 课型:理论+活动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知道讲文明懂礼貌的必要性 2. 教会学生做新时代的文明学生 教材重点和难点: 重点:讲文明懂礼貌的必要性 难点:如何做新时代的文明学生 教学过程(内容、环节、采用教具和时间分配) 1、就学生爱说的绰号,引起学生之间的纠纷,引入今天的课题 10min 2、讲解讲文明懂礼貌的必要性 35min 3、学生召开讨论如果做新时代的文明学生 40min 4、 教师最后总结主题,提出展望 5min
文明礼貌以及行为习惯养成
当五星红旗再一次冉冉升起的时候,新的一周又开始了。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中华民族从来就有勤劳、勇敢、诚实、谦逊的美德,所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您好”、“再见”、“请”、“谢谢”、“对不起”、 “不客气”这些谦逊礼让的文明语,一直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讲文明、讲礼貌,多使用礼貌用语,往往是消除误解,缓和矛盾的良方。
在这里我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 因为我觉得第一,同学们还没有完全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第二,我觉得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我想问问大家,你要是见到长辈会叫人吗?见到长辈时你是否能叫“叔叔”、“阿姨”、“老大爷”、“老奶奶”;遇见老师时你是否能微笑着道声:“老师好!”;早上起床时你是否能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晚上睡前你是否能说声:“爸爸、妈妈,晚安!”;受到别人帮助时你是否能真诚的说声:“谢谢!”;升国旗时你是否能精神饱满,严肃认真;课堂上你是否能认真听讲,不随便破坏课堂纪律;课间时你是否能不追逐打闹,上下楼
梯靠右行,不推搡;活动时你是否能做到秩序井然,注意安全;你是否能把吃过的包装袋放入垃圾桶;就餐时你是否能自觉地排好队;同学之间你是否能不讲粗话、脏话、不争吵、打架,退一步,把那一丝不尊重赶走……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个学期,同学们的文明意识在逐步提高,如爱护公物意识、讲清洁爱卫生意识渐渐增强等,同学们已经在一天一天地进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明的真正含义。
同学们!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我们不光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文明的品格,让那些粗野和肮脏的语言远离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让我们用一份情感来 “讲文明、懂礼貌”,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学生,让我们用一份行动使文明礼貌之风永驻书院校园,使文明之花开遍整个校园!
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文明、进步的发展。 你也许会看见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妇女席”的位置上;你也许会听到两个高谈论阔的时髦女孩如何兴高采烈地从嘴里蹦出“他妈的”的字眼;你也许会遇
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声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看到这一切,你一定会认为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多么不相称啊!但是,当前社会上仍然有些人队这种行为不以为怪,并辩护:“区区小事,何足挂齿!”真的是区区小事吗?不!这不仅影响了形象,更让人认为你的不道德!我们必须对这些人大喝一声:“你们错了!”
大家一定记得《西游记》中猪八戒深山探路,见一村妇,便开口:“喂!胖女人,前面那条路怎么走?”气得村妇举起扁担就要打他。而孙悟空就不一样了,他变成和尚,上前施礼道:“这位大嫂,请问前面是什么路?”这才得到了指点。 生活中少不了有求于人的时候,有求于人,却又不尊重别人,自然得不到别人的帮助。文明礼仪是人们相互联系的纽带,是通向友谊的桥梁!我们要学会说“您、请、谢谢、别客气、没关系、对不起、打扰了”等,一些礼貌用语。
德国大诗人歌德说过:“一个人的礼貌是照出自己肖像的镜子。”一位希腊哲人也说过:“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可见,礼貌是何等重要。
古代学者颜元说:“国尚礼则昌盛。”只有讲文明礼貌
的民族才能有尊严,人们才能安定、团结。让我们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净化社会风气,让礼仪之风吹遍中华大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