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园l XUEYUAN 2014年第30期 从人文关怀角度分析大学生正确恋爱观的确立女 刘文娟 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大学是恋爱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不仅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 有引导意义,而且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 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恋爱观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23—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进一步开放,恋爱在大 中产生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倾 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确恋爱观的确立, 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稳定专一感情。爱情是 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以后的幸福,有助于他们认真经营一段感 稳定专一的,以婚姻为最终目的。然而,很多大学生对爱情 情,构建美好的家庭,也有助于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 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存在各种认识误区。有的学生混淆友 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 情和爱情,在人际关系上出现尴尬;有的对待爱情十分草率,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甚至某种程度上可 缺乏责任感,“闪恋”“闪分”现象经常发生,甚至以交往对 以预示着中国未来社会婚姻家庭的发展趋势,影响着未来社 象的多少作为衡量是否有魅力的标准等。 会的稳定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但目前大学生的恋爱 2.网络时代新的恋爱观念层出不穷,对现实形成冲击 观还存在很多问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很多同学对爱情 大学生群体是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恋爱也已经超 的认识有所偏颇,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引导,尤其是 出了传统的现实生活,步人了网络时代。恋爱的途径很大程 注重对其人文关怀,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恋爱观至关重要。 度上已经网络化,很多学生是通过论坛、网络游戏、各种实 一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时聊天工具而认识。网恋、网婚、丁克、试婚观念也越来越 大学生处于成长的特殊时期,他们的年龄大约在17到 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 24岁之间,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心理发育趋于成熟但还 3.恋爱观念尤其是性观念日益开放,传统观念淡化 处在过渡期,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还没有形成完整而独 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开放,在意的是自我与随意,传统 立的人格。再加上社会风气的日益开放,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含蓄而内敛的爱情表达方式已经被大学生所摒弃,他们信奉 趋向多元化,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出现 的是“爱要大声说出来”,因此在公共场合大胆表达自己的 很多问题。概括来讲,集中体现为以下问题: 爱意,校园求爱的浪漫场境经常发生。同时对恋爱中的性行 1.对爱情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存在认识误区 为整体呈现开放、宽容、理解的态势,一部分校园情侣在校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认为,爱情是男女两性间在现实生活 园附近同居生活。 ★山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资助立项项目“人文关怀下大学生恋爱观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关系问题研究” (编号:Y13SY05) 四分层考试改革的利弊及改进措施 对基础题、拔高题进行充分论证。 高等数学分层考试在我院首次实施,效果明显,得到了 五结束语 学院教学事务部和学生事务部等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学 总的来说,我院的首次分层考试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 生中反响较好,普遍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同时也适应了独立 绩,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符合教育厅对统考成绩的评估 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方案。 要求,同时也为其他课程的分层考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 分层考试,在试卷的命题与评卷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 据。教师能根据学生考试情况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法, 要求,命题教师必须来自一线,要全面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知 丰富教学经验,为今后的分级教学逐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 识的掌握程度,评卷教师在评卷中要更加认真仔细,根据学 依据。 生做的不同试题评分,总分核算要求精准。通过分层考试, 参考文献 教师了解到学生掌握不同知识的程度,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 [1]李洵、施声久.关于《高等数学》考试改革的探索[J]. 教学方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如根据内容的难易程度适当调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65~67 整教学学时,部分动态教学内容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演示, [2]周炎林、聂东明等.独立学院高等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考 每一章结束后进行小测试等。同时通过此次分层考试,积累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36~37 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今后试卷的命题上要更加科学, [责任编辑:林劲] 一23— 学园I XUEYUAN 二树立正确恋爱观的人文关怀角度分析 针对上述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 恋爱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传统 的教育大多流于形式,忽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在当今 新形势下,应当更多从学生利益出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 形式,多一些人文关怀,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 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 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的过程中,教育者应当坚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把握大学生身心特点。应当看到 大学阶段谈恋爱符合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心理需要,培养大 学生爱与被爱的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能力 的培养会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影响到他们将来的恋爱婚 姻生活。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在理解尊重的基础上,正视大 学生恋爱的事实,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大学教育过程中, 应当鼓励大学生追求美好的爱情,主动关注大学生的恋爱生 活,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婚恋观念和恋爱行为,疏导恋爱矛盾 和纠纷,排查安全隐患。 2.在信任大学生的前提下加强引导,构建合理的情感 预警机制 由于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有很多认识的误区,部分大学 生因为恋爱问题而影响个人生活,甚至出现心理问题,更有 甚者,出现情感问题时,不能冷静、理智地对待,而是采取 过激的行为,酿成悲剧。 但是这毕竟是少数,学校和教育者首先应当信任大学生, 让学生成为自己成长过程的主体,相信大多数学生在恋爱问题 上能够做到自律自治,大多数学生可以正确处理恋爱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学生组织、团体等方式,构建 起一个以学生为主导、学校协助配合的情感预警胡制,能帮助 学生宣泄、转移不良睛绪,减轻痛苦和压力,解除因恋爱而导 致的心理危机,避免因为爱情纠葛引发矛盾和悲剧。 3.积极拓展恋爱观教育的渠道,丰富恋爱观教育的内 容,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一般大学校园里,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 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心理健康课进行,由于教师授课安排各 有倾向,因此成效可能会大打折扣。要想提高大学生恋爱观的 教育效果,必须积极拓展恋爱观教育的渠道,丰富恋爱观教育 的内容。恋爱观教育必须贴近大学生生活、贴近大学生实际、 贴近大学生思想,能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概括来讲,、大学生恋爱观教育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 一是恋爱观的普及型教育,主要是在大学生中普遍进行 恋爱常识和道德教育,明确责任,培养大学生树立积极健康 的恋爱观,指导他们在恋爱过程中文明交往,自觉承担责任。 针对目前出现的种种问题,在进行普及教育时,尤其注意要 将性知识和性道德教育融入恋爱观教育中,引导大学生全面 理解“性解放”“性自由”的思想,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同 时加强恋爱与婚姻统一性教育,培养婚恋责任意识。这种普 及性教育可从课堂教学、专题讲座的形式举行。 二是个体性教育。每个学生面临的恋爱问题各不相同, 很多同学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不想在公共的场合讨论恋爱的 问题。这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采取不同的交流沟通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行个体性教育。高校相关工作者需要 一24— 2014年第3O期 在日常的工作中跟学生打成一片,取得学生的信赖,充分利 用网络开辟便捷的服务渠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 作,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信息。当学生出现恋爱问题 时能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4.加强恋爱艺术教育,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恋爱是人际交往方式的一种,在恋爱过程中必须掌握人 际交往的艺术。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弗洛姆在 《爱的艺术》一书中曾指出:“爱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种愉 悦感。”“爱是在保有自我的分离性与完整性的情况下,与自 身以外的某人或某物的合一。”“爱的主动性还在这一事实中 显明自己:它包含着一些基本因素,这些因素在爱的所有形 式中都存在着。它们是关心、责任、尊重和认识。”现实生 活中,有些校园恋情演变成校园暴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 些大学生不懂爱的艺术。因此高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爱的艺术 教育。可以借鉴国外对学生恋爱艺术指导的成功经验。爱的 艺术教育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要使学生逐步学会完善自我,在恋爱过程中更好 地提升自己在服饰、道德品质等方面的修养。如通过教育, 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选择约会的地点、约会时应该怎样着 装、在什么场合进行表白比较恰当等;其次,教育学生要有 奉献精神和责任意识;再次,教育学生学会沟通,善于体察 对方的精神世界,善于交流思想感情,善于给对方以支持; 最后,要教育大学生正视失恋,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学 会积极的心理疏导,积极寻求多方支持和帮助,顺利度过失恋 这道坎。 5.开展文体活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实大学 生的校园生活 进入大学阶段,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同 时学习的压力比中学阶段减小了许多,因此对感情的需求越 来越强烈。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大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 符合大学生需要和品位的文体活动,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和 参与的热情,转移情感的兴奋点。在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 学校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我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个性, 充分发挥其特长及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个人品位和人 生境界,增加进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 积极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着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 形式和内容,增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 和高雅性,从而使校园文化得到提升和优化。注意培养良好 的学习氛围,发挥群体效应和典型示范效应,通过组织各类 座谈会、报告会,发挥高校高才生、优秀毕业生的模范典型 作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引导学生把精力更 多地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李蓓.浅论大学生的婚恋观教育[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01(1) [2]倪芳、王莉.大学生恋爱状况分析及正确恋爱观的树立与 引导[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舒志定.人的存在与教育——马克思教育思想的当代价 值[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4]袁立.当代大学生恋爱态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 理学杂志,2005(4) [责任编辑:林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