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2\"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入” CO2,充电时“呼出” CO2。吸入CO2时,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吸收的全部CO2中,有 2/3转化为Na2CO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入” CO2时的正极反应:4Na++ 3 CO2+ 4e -= 2Na2CO3+ CB.“呼出” CO2时,Na+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C.“吸入” CO2时,钠箔为正极
D.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 L CO2,转移电子数为0.75 mol
2. 【2017届广东省普宁市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有关有机物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可以与酸、碱或重金属盐反应B.芳香烃都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CH3CH2OH与氢溴酸不能反应
D.石油的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等不饱和烃
3. 室温下,HCO3-在水中发生如下变化,该变化过程属于(
)
A. 电离过程 B. 中和反应 C. 水解反应 D. 置换反应
4. 常温下,已知: Ksp(AgCl)= 1.8×10-10,Ksp(Ag2CrO4)= l.1×10-12 以及Ksp [Cu(OH)2] =2×10-20。下
第 1 页,共 10 页
列说法错误的是( 较: c(AgCl)B.常温下,在 A.常温下AgCl 饱和溶液和Ag2CrO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 0.010 mol•L-1的AgNO3 溶液中,AgCl 与Ag2CrO4分别能达到的浓度比较: c(AgCl) C.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5D.要使0.2 mol•L-1 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 溶液,使溶液PH 为6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烷烃的通式为CnH2n+2,随n值增大,碳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逐渐减小B.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为溴乙烷 C.1摩尔苯恰好与3摩尔氢气完全加成,说明一个苯分子中有三个碳碳双键D.n=7,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共有五种6. 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 ) A.苯酚的水溶液呈酸性,说明苯环对羟基有影响,使得羟基变得活泼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活化了侧链上的甲基C.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反应产生沉淀,说明苯环对酚羟基产生影响 D.甲苯和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说明侧链上的甲基活化了苯环的邻、对位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3 种单体加聚得到 B.氨基酸溶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移动C.甲苯与足量H2加成产物的一氯取代物有5 种 D.分子式为C4H6O2 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的有机物有3 种(不含立体异构)8. 联苯的结构简式:A.分子中含有 6 个碳碳双键 B.它容易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容易被强氧化剂氧化C.联苯的一硝基取代产物的 3 种D.它和蒽( )同属于芳香烃,两者互为同系物 ,下列有关联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9. 甲醇燃料电池体积小巧、洁净环保、理论比能量高,已在便携式通讯设备、汽车等领域应用。某型甲醇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4O+3O2=2CO2↑+4H2O,如图是该燃料电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 2 页,共 10 页 A.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a是甲醇,b是氧气 C.质子从M电极区穿过交换膜移向N电极区 D.负极反应:CH4O — 6e-+H2O=CO2↑+6H+ 10.【海南化学】下列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淀粉水解制葡萄糖 C.乙醇与乙酸反应制乙酸乙酯 A.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2.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 ) B.石油裂解制丙烯 D.油脂与浓NaOH反应制高级脂肪酸钠 ) 11.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④⑤ 13.将16.8 g铁和0.3 mol Br2充分反应,加水溶解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 a mol Cl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a=0.1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Cl2=2Fe3++2Cl-B.当a=0.45时,发生的反应为:2Fe2++4Br-+3Cl2=2Fe3++2Br2+6Cl-C.若溶液中Br-有一半被氧化时,c(Fe3+):c(Br-):c(Cl-)=l: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