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作者及工作单位 教材分析 第一章已经学习了生物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本节是本章其他章节的基础,旨在学生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和通过对植物各器官的观察,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我们身边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在完成自己生命历程的同时,也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保障。学生对植物的根、茎、叶等方面的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可能仅停留在认识层面上,或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念,教师设计在实验室里对植物根、茎、叶、花的观察活动,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和技能的培养,让学生知道在实验室里怎样观察植物、观察些什么;另一方面是通过对植物各器官的观察,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学完本节内容后,已经具备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特征的相关知识,已经有能力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记录和归类。 学情分析 本节是本章其他章节的基础,旨在学生学会观察植物的方法和通过对植物各器官的观察,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第一章第二节学会观察的复习,引入对一个完整植株的观察。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竟1.2.3.4的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各部分的特点,对照书本找到相应的名称和分类,然后思考各个部分的功能以及和环境的适应关系。这些环节以小组内合作的方式进行,以组间竞争完成。知识链环节以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提问总结完成。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善于表现自己,思维活跃,好动而且好奇心强,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直观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多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实物或标本观察并进行讨论、思考、发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区分直根系和须根系的概念。 (2)识别一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 (3)举例说出常见的植物的变态茎、变态叶。 (4)分析植物的器官与环境的关系。 2、能力目标:(1)运用观察和实验的基本方法,识别植物的各种器官的形态。 (2)搜集课内外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养成观察植物、爱护植物的好习惯。 (2)体验我国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植物,提高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观察方法和技能的培养。 2、植物的根、茎、叶和花的组成。 教学难点:1、变态茎和变态叶的区分,理解它们的形态改变与环境的关系。 2、通过对植物各器官的观察,了解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教师:我们的身边生长着各种各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1 / 5
冀少版七上生物 3.1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教案设计
一、导入 二、学新知 样的植物。谁能说说你身边有哪学生讨论并描述认识的植物。 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引些植物呢?比如你的家里、道路。 上、公园里等地方,生长着哪些 植物呢?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特征 么?那今天,我们就从研究身边 的植物出发,走进神秘的生物世 界! (板书:第二章形形色色的植 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忆在第一章里学过的观察方法。让学生先从整体描述观察到的一株植物包括几个部分。然后再指导学生从局部按照一定的顺序逐步对一株植物进行 要求学生根据“探究竟”1里的图片和文字描述,认识直根系和须根系的特征及其它们的区别。出示准备好的各种不同种类的植物根系标本(或各种植物根系的图片),让学生学会判断这些植物的根系所属的类型。 物 第一节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 物) 复习观察的方法。而一株完整的 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 实等器官构成。这节课,我们就 分别从植物的根、茎、叶、花这学生说出观察的方法。一株完几方面来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一整的植株包括根、茎、叶、花、些植物, 果实等器官 1、图片展示菠菜和狗尾草的根。 2、图片展示根系各部分结构的名 称,包括主根、侧根、不定根。 1. 学习根系的组成和概念。 (1)大屏幕展示其他植物根。学学生观察并描述。 生活动:想一想,你所知道的植 物中,哪种是直根系?哪种是须根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教材 图2-1,认识根系各部分结构的 要求学生对照课本p20图2-2枝条模式图观察杨树或柳树的枝条,从实物上认识植物茎的一些结构特征。总结出茎的基本特征。根据对茎特征的认识,让学生观察马铃薯、荸荠、藕等,尝试判断它们是否属于茎,并说明理由。 (2)大屏幕回放刚才展示的多种名称。 1、活动一:观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是什么根 察植物的根 系。 1. 学生活动:想一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根据直根系和须根系的区想,你所知道的植物中,哪种是直根系?哪种是须根系? 别判断。 (4)大屏幕展示生长在沙漠中的学生思考并回答。 骆驼刺的图片,分析地下根比地 上根长的原因:生物体和周围环 境相适应。 2 / 5
冀少版七上生物 3.1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教案设计
1、学生看图,找出枝条上的节、 节间、叶和芽等结构。 2、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一根樟树的 枝条,让学生对照图,找出以上学生小组讨论并找出各个结结构。 构。 要求学生先对照课本p21图2-4从实物上认识一片完全叶包括哪几个部分,然后比较教师准备的各种叶片与完全叶有什么不同,认识变态现象,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建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让学生根据课本“小辞典”的内容,判断各种花的类1. 请一名学生到讲 台上拿着枝条分别指出 所要找的各部分结构,并 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加以 描述。 2. 学生活动:讨论 个结构。 关系。 3. 实物展示马铃薯、凉薯、芋头、藕,学生判 断它们是不是茎,并解释 原因。 学生讨论并回答:茎上有节,节间、叶和芽之间的学生上台并向其他学生描述各2、活动二:观节、察植物的茎 6、大屏幕展示生活中的变态茎,节上着生叶和芽,两个节之间型,观察不同类型的花(或如洋葱、水仙、百合、大蒜等。 的部分叫节间。通过此环节,各种花的图片),将观察到 使学生明白茎的基本特征是具的特点填写到课本的表格 有节和节间。 (马铃薯、芋头、藕是茎,因 中。最后归纳出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征。 1. 大屏幕展示完全为它们具有节和间。) 叶的组成,再展示其它的 叶,提问:这几种叶与完 全叶有何不同?这些叶 子有什么特殊的作用? 2. 为什么有些植物生答:仙人掌的叶子是一根根的茎和叶会发生改变? 的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提醒学生注意这些植物的生活环境。 豌豆的叶是卷的,可以固定在某一地方,使豌豆向上攀援。 捕虫草的叶子看不到叶柄,可以捕捉昆虫。 学生总结出:有些植物的根、茎、叶因适应某一特殊环境改变了它原有的形态、结构、甚至功能。 3、活动三:观察植物的叶 1. 大屏幕展示月季花和狗尾草的花。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两种花的学生观察并描述区别。 3 / 5
冀少版七上生物 3.1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教案设计
最大区别是什么? 阅读课本上“小 辞典”,了解风媒花和虫 媒花的概念。 4、活动四:观 2. 学生活动:想一想察植物的花 能传送花粉的昆虫有哪学生将观察结果填入表格。 些? 3. 根据大屏幕上月 季花和狗尾草花的图片 以及你生活中见到的实学生思考并回答。 例,填写第21页表格。 5、实际用 三、本课总结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在实验室观察植物 1. 4. 想一想生活中还 看到哪些花属于风媒花, 哪些花属于虫媒花? 认识。 生答:一是依据根系的特征,引导学生加深对植物根系作用的 师提问:植物的根系是怎样适应二是根据土壤的条件,如日照、环境的呢?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温度、水等。 学生总结。 植物的根 .
根系 一株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和叫做根系。 1. 1. 2. . . .
根系的类型 直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的根系是直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是须根系。 植物的茎 茎的基本结构 茎的基本特征:具有节和节间。 植物的叶 完全叶的结构 4 / 5
冀少版七上生物 3.1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 教案设计
. . . 变态:因适应某一特殊环境而改变原有形态、结构,甚至功能的变化。 植物的花 虫媒花 风媒花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