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艳辉
牡丹江师范学院西语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2黑龙江科技信息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2010,(29)0次
1.孙致礼 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 19992.王治奎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 2004
3.梁艳君.范晓民 本科学生汉英误译的成因及对策 2008(1)4.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彭谟禹 英汉翻译教程 19965.钱正福 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 1999(2)6.刘宓庆 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 20067.穆雷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 1999
8.王占斌 关于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2005(1)
1.期刊论文 步艳丽 涉外公证文书汉译英的质量问题研究 -法制与社会2010(22)
时下在我国日益频繁的国际交往中,涉外公证文书的重要作用逐渐体现,但其作用主要受其翻译质量决定.而如何提升涉外公证文书翻译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从涉外公证文书的种类和涉外公证书翻译的性质和目的及重要性出发,阐述了涉外公证文书翻译的标准,最后根据涉外公证文书翻译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涉外文书翻译质量的相关建议.
2.期刊论文 刘正兵 论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功能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
作为支撑翻译学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的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帮助学生识别原文及译文的语篇文体,反思翻译的性质、任务、翻译的标准和要求,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3.学位论文 王立松 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与译者主体性 2009
传统的翻译研究一直是以原文为中心的规定性的研究。翻译研究的重点一般都集中在翻译的性质、翻译的标准和翻译技巧方面。译者始终处于一种被忽视、被遗忘的文化边缘地位,常被人冠以“仆人”、“画家”、“手工艺人”等不雅的称呼,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和重视,以致译者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原文作者及原作的后面,完全成了身人。随着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兴起,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对译者主体性研究成为当今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拟从施莱尔马赫普遍阐释学视角审视译者主体性。
论文首先介绍了译者的主体性的内涵、表现形式,其次系统阐述了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及其理论对翻译研究的隐含意义和阐释过程中对主体性的追求。论文第三章从施莱尔马赫的阐释学的视角对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在施莱尔马赫阐释学的核心概念下,译者的主体性发挥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4.期刊论文 袁毅.YUAN Yi 莱斯与纽马克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之比较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1)
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和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的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对翻译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加深对他们所提理论的认识,本文经过对比、分析,指出尽管莱斯和纽马克的基于文本类型的翻译理论在翻译的方法、翻译的步骤、翻译的标准、翻译批评的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文本划分的基础、翻译的性质、翻译与文化的关系等方面的认定上却有很多共性.
5.学位论文 李丽娟 品牌名的翻译——一种等效观 2003
商品品牌是消费者与商品的一座桥梁,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为了参与国际竞争,企业的产品除了具有良好的质量以外,一个国际性的品牌名也很重要.因此,研究品牌名称翻译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问题.该文首先探讨了品牌名的语言构成、遵循的基本原则及其独特的作用和翻译的标准,然后在彼得·纽马克的语言功能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品牌名的基本功能,即信息功能,审美功能和感召功能.在此过程中,作者举出了大量中英文的品牌名予以佐证.中英文品牌名的对比研究有利于它们之间的互译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最大限度的对等.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等效\"作为品牌名翻译的有效原则.这是由品牌翻译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
6.期刊论文 边莉娟 解读英译本《浮生六记》中林语堂的翻译思想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2)
作为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方面杰出的传播人,林语堂先生在创作和翻译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提出了\"翻译是一门艺术\"的观点,并且切实把这一观点应用于其翻译实践中.本文依据林语堂先生的英译本《浮生六记》,从翻译的性质、对译者的要求和翻译的标准三个方面解读林先生的翻译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7.学位论文 易雪梅 翻译本质的原型理论诠释 2006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心理学的重大发现原型理论已经在语言研究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很多语言问题在原型理论面前迎刃而解。本论文作者试图将这一新兴理论应用到翻译本质的研究。主要从翻译是一种什么样的活动和翻译活动的性质两方面展开讨论。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简要介绍了原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语言学家将其运用到翻译研究的研究成果,从而引出原型理论进一步应用于翻译本质研究的前景和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确定了论文的主题,即翻译本质研究的原型模式,回顾了传统翻译本质研究的主要观点及其局限性,而后引入认知语言学有关原型范畴理论应用到翻译本质研究的可能性。
第三章对本论文的理论基础即原型理论作了详细的阐述。首先,对“原型”理论的概念作了较全面的定义,其次归纳了原型范畴的特点。最后,简要阐述了原型范畴理论对翻译本质研究具有重要语言学意义的几个概念,如突出性、中心性、家族相似性、模糊边界、基本范畴、图式等。从而为下一章翻译本质的原型理论研究作好理论上的铺垫。
第四章为本论文的主题。应用原型理论框架,本章从翻译是什么样的活动和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两方面对翻译本质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一方面,通过总结传统翻译的定义的分类及其不足,根据原型理论重新对翻译活动的实质做出了解释:提出翻译本质上是通过目的语原型重建原语的活动,而最佳样例(即最接近原语原型的样例)可视为翻译的标准;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传统翻译观关于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阐述,指出:原型观下翻译的性质不在于科学还是艺术与否,而在于形成抽象的整合原型。自此本章从翻译是什么样的活动及翻译的科学艺术性两方面全面剖析了翻译的本质。
第五章在作者的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讨论了由原型理论框架下翻译本质研究而衍生出的对几个翻译实践问题的解决方案即:关于翻译的可译性问题;关于翻译对等;关于异化与归化原则等。透过原型范畴理论对翻译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从而更深入论证了论文研究的成果。
第六章总结全文观点,指出了本研究的意义及局限,并呼吁翻译工作者认识到原型理论应用于建立系统翻译学的广大前景,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研究,为早日建立系统规范翻译学框架做出努力。
8.期刊论文 胡芳.HU Fang 从关联理论看译者的主体性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4)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多集中于对翻译的性质、翻译的标准和翻译技巧的探讨,而对作为翻译活动中最具主观能动性、最积极活跃因素的译者却缺少关注.本文主要从关联翻译观的视角,探讨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的具体体现.
9.期刊论文 杨仕章 科米萨罗夫翻译思想管窥 -中国俄语教学2003,22(3)
科米萨罗夫是前苏联和当代俄罗斯著名的翻译学家.他的翻译思想与语言学研究联系紧密.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翻译的性质、翻译研究的语言学基础、翻译的语言学方面、翻译过程的描写方法、翻译的标准等问题的论述之中.
10.学位论文 陈立群 报刊英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互文性视角 2008
长期以来,翻译研究一直是以原文为中心的规定性的研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翻译研究的重点一般都集中在翻译的性质、翻译的标准和翻译的技巧等方面。这种研究途径强调了原文的决定性作用,忽略了译者的地位。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研究的转向,从而扩大了翻译研究的对象,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范围。随着描述性翻译研究的兴起,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因此,作为译者研究的一个分支的译者主体性研究成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根据互文性理论,原作与译作之间是一种互文的关系,译者作为原作与译作的媒介拥有三重身份:读者、阐释者和作者。在互文性理论参照下,译者的身份体现在:作为读者对文本的完成,作为阐释者对文本的解释,作为作者对文本的改写。其次,从原作到译作重心的转变体现了翻译研究的焦点从文本内转向文本外,开始追问译本产生的文化和历史渊源,并从中发现和解决许多结构主义研究范式所未发现和未解决的问题。译作是原作的再生,译作与原作之间应是一种互文性的互动关系,而不应有从属、次等之别。译作与原作之间的互文关系也证实了译者的主体性。再次,本文借用查明建与田雨所阐释的译者与原作者以及译入语读者对话关系的观点,认为原作者与译者之间是主体性的对话关系,而不是所谓的主次关系。不同译本之间的对话是一种主体间的互文性互动行为;译者与译入语读者之间的关系也应是翻译主体间的对话关系。译作的实际文化意义和效应,取决于译者对读者的把握程度和读者对译者的认同程度,即他们主体间的对话质量。
依照以上概述,论文以报刊英语为文本,从互文性视角分析了报刊英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探讨了在其理论指导下报刊英语翻译的翻译技巧与策略。论文共由四章构成。第一章介绍了报刊英语翻译与译者主体性。第二章首先介绍了互文性理论,然后以此理论为指导,探讨了报刊英语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即体现在原文与译文的互文关系中,译者与原语作者的对话关系中,译文文本与译入语文本的互文关系中,译者与译入语读者主体间的对话关系中。第三章具体讨论了运用互文性理论分析报刊英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的可行性。最后一章,着重强调了报刊英语翻译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
总之,论文以互文性理论为指导,一方面表明报刊英语翻译的整个过程是一种互文对话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此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也强调报刊英语翻译行为的复杂性,因而在此翻译过程中,其翻译技巧与策略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ljkjxx201029231.aspx授权使用:新乡学院(xxxy),授权号:dcdae175-7273-486a-b74d-9e990174ed14
下载时间:2011年3月1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