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陈令香
游戏是儿童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分别贯穿在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中,让3—6岁的幼儿通过其主动参与活动以及教师运用游戏手段为目的的指导,获得全身心的和谐发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我们要用好游戏,体现其本身的价值,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游戏应注意幼儿身心健康,得到家长的欢迎。 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形式目前部份农村家长难以接受,认为游戏就是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多进行家园联系,作好沟通、宣传工作是其一;多开展亲子游戏活动或亲子运动会等让家长参与其中,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是其二;教师应当精心、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是其三;例如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不同的自制玩具来完成幼儿跑、跳、投掷、平衡能力的训练。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和所有环节都可以游戏的形式得以组织和完成。如音乐游戏《农夫与禾苗》、体育游戏《快乐蹦蹦跳》就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达成教学目标,从而凸显出游戏作为显性课程的有效形式。
- 1 -
通过以上三种形式可以让家长看到游戏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好处。我想家长的信任、鼓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最好的回报。
二、游戏要注意幼小衔接,得到小学的认可。
幼小衔接老师们多年来一直在探索,解决幼小衔接不仅对完善游戏活动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幼儿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大班孩子的游戏活动,老师在设计和组织时重点应放在探索智力游戏中渗透智力技能、策略的有关内容,对提高智力活动的有意性作用;游戏中幼儿的自理、自律的内在控制力在其他情景中得以体现。经过反复地开展活动,让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规则意识等有明显的发展。随时收集小学教师的反馈信息,以鞭策教师继续探索的行为,积累幼小衔接工作经验。
三、游戏注意教师素质的提高,受到同行的赞誉。 游戏活动会锤炼一支具有特殊素质的师资队伍,同时是她们赋予了游戏强大的生命力。
1.游戏活动锤炼了教师的教育技艺,改革了传统的教育方法。让幼儿的游戏成为贯穿整个幼儿园课程五大领域,就是让幼儿园课程及教学始终充溢着游戏的氛围。
2.鼓励与支持幼儿的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及其所有环节中的融汇与发挥。
3.游戏活动重视了教师的自我表现。一个有价值的游戏的设计蕴含了老师的教育理念,需要老师拥有一颗童心,保持一份童趣,与幼儿同欢笑,共成长。
- 2 -
总之,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活动,更是一种精神;游戏之于教育,不仅具有手段价值,更有其本体的价值;游戏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手段,是课程的基本内容,更是贯穿课程全部实践的灵魂。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享受游戏的愉悦。
- 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