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What Do Undergrads Need To Know About Trade》中文翻译

来源:易榕旅网
关于贸易大学生需要知道些什么

(Dimple)

那些学习了经济学入门课程的学生中,很少有人继续学习这一领域的知识。事实上,大多数学生甚至不学习任何更高水平的经济学课程。因此,他们所懂得的经济学仅仅局限于他们最初所学习的东西。然而,对于学生们的基础培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其中便包括国际贸易理论扎实的基础。

我证明这个推论的方法,就是指出当今的国际贸易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要。但是我认为有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国际贸易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科目。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美国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Lester Thurow的《Head to Head》和Michael Crichton的《Rising Sun》登上畅销书榜单。新闻媒体和商业文章中充满了关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角色的讨论。

问题在于我们的学生接收的大多数关于国际经济的信息的荒谬的。我在这篇论文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是说交给学生有关贸易最为重要的东西便是如何识别谬论。也就是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思想,以使他们杜绝以往教育中关于国际贸易占支配地位的错误思想。

Ⅰ.流行国际主义的华丽不实

作为开始,我讲引用一个关于国际经济的经典论述。(请暂时忽略那些数字。)如下:“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经济范例,因为今天的美国已经是全球经济的一部分(1)。为了维持生活标准,美国不得不在当今更加激烈的世界市场学会竞争(2)。那解释了为什么高生产力和产品质量已经变成必要的东西(3)。我们需要将美国经济变为一个高价值的部门(4),这将是一项全面的工作(5)对于未来而言。在全球市场变得具有竞争力的唯一途径便是在政府和贸易之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6)。” 是的,我承认:这不是一个真正的引述。我提出它是因为它是有关国际贸易流行错误思想的一种概略。这当然听起来像是大家经常读到或者听到的一种观点——它在内容和风格上都十分接近„„所提出的仍有影响力的宣言,„„

理解为何流行国际主义具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是相当简单的。实际上,在流行国际主义中美国被描绘成一个公司,尽管商业实践活动草率,却凭借曾经大量的垄断力量而赚取了大量利润。但是如今美国面临着新的竞争对手的猛攻。许多公司处于这样的境遇(尽管新的竞争对手总是外国的),并且认为自己会被竞争包围。 不幸的是,这是一个十分错误的想象,因为国民经济与公司模式并没有多少相似之处。关于国际经济固有的总体均衡,商人们的思想总是固步自封,没有进步。

Ⅱ.普遍的错误思想

我在引述里里插入的数字标明了六个当今流行的错误思想,经济学的介绍课程中可以也应该消除它们。

1.——“我们需要一个新的范式„„”流行国际主义宣称美国作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所以事物都和之前不同。也许关于国际经济,介绍课程所能传达的最重要的一个思想便是基

础要素并没有改变:贸易仅仅是另一种经济活动或者科目,而和其他科目具有共同的原理。 在James Ingram(1983)关于国际贸易的教科书中有一个可爱的比喻。他假定一家公司使用保密技术开始一项新的产业,将美国的小麦、木材等东西转化成廉价的高质量消费品。尽管国内的其他竞争者受到打击,但大家都认为这是自由市场经济出现的临时混乱,这家公司依然被誉为工业界的英雄。但是之后的一个调查报告发现这家公司实际上是将小麦和木材运送到亚洲然后用所得收入买回工业用品。于是公司被认为是一个破坏国内就业的骗子而被谴责。重点在于,国际贸易理所当然地像其他经济活动一样切实有用,并被看作是一种将出口转化为进口的产品加工。

如果学生们形成比流行国际主义更加务实的思想,在有限制的范围内接受美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部分,也的确是一件好事。事实上进口和出口只占了产量的八分之一,在我们增值产业中有三分之二包括非贸易产品和服务。此外,一个人应该对我们当前处境是史无前例的断言保持历史性的观点:美国不会像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之后的英国那样对贸易那样的开放,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2.——“在世界市场中竞争”对于实际的人一个最流行的错误思想便是像公司之间的竞争一样,国家之间以相同的方式彼此竞争。Ricardo在1817年便已经明白。一项经济入门课程应该引领学生明白国际贸易并不是竞争,而是彼此都收益的交换。甚至从更根本上讲,我们应该告诉学生进口是贸易的目的,而不是出口。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从贸易中得到的好处是可以进口它想要的东西。出口并不是追求的门路并且对于贸易本身而言,因为进口供应要求的是一种对外支付,所以一定量的出口便成为一个国家必须承担的负担。

关于流行国际主义,格雷欣法则中坏的思想挤除了好的思想,这是十分专断和恼人的。Lester Thurow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经济学家,他明白比较优势。他最近一本销量很好的书中有力地阐述了一个观点,这个观点无意中对流行国际主义那些陈词滥调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小众市场竞争是双赢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擅长的方面:没有人将被排挤出市场。而行业巨头间的竞争是有输有赢的。”(Thurow,1992p.30)我们应该向学生灌输一种思想,使他们出自本能地否定类似观点。

3.——“生产力”:学生们应该学习到高生产力的确是有益的,但并不是因为它帮助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竞争,而是因为高生产力促进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并使之享受到更多的消费。这种观点在封闭的经济中是正确的,在开放的经济中却不再正确。但是流行国际主义却并不这样认为。

我发现将下面的思维实验提供给学生是有效的。首先,想象一个世界中的所有国家生产力水平每年提高1%,那么美国国内的生活水平将有怎样的变化趋势?学生们会毫不犹豫的赞同生活水平将每年提高1%。然而,假设当美国生产力水平每年只提高1%的同时,其他国家却成功保持了3%的年增长率,那么我们的生活水平又会有怎样的变化趋势?

正确答案是如果排除我们贸易条款带来的微弱影响,生活水平将依然只提高1%。这也是在过去数十年里美国贸易条款对生活水平的变化趋势在实质上没有什么影响的经验之谈。几乎没有学生得出过这个结论,但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在课外所看到所听到的信息都在传达着一个思想,即国际贸易是一种富有竞争性的运动。

这里有一件轶事:去年我在《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着重强调了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性。编辑助理坚持要我“解释”我们需要提高生产力以“加入全球市场的竞争”。他不愿意帮我发表那篇文章,除非我加入段落说明——他说很有必要让读者理解生产力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培养一代学生,他们不仅不需要那种解释,还要理解那种解释为什么是错的。 4.——“高价值部门”:流行国际主义认为国际竞争是一场关于重点在于谁控制了“高价值”部门的竞争。“只有(1)劳动力和资本不断地流向那些每名员工能生产更高价值的产业部门,并且我们维持住这些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主导地位时,我们国家的收入才会真正增

加。”(Magaziner and Reich. 1982p.4).

我认为向学生们解释为什么这是一个愚蠢的观点是可行的。举个例子,在李嘉图国际贸易模型中,一个国家在两个产业中都比另一个国家有更高的生产力。(我想这曾经被Krugman和Maurice Obstfeld [1991pp.20-1]引用。)具有较高生产力的国家理所当然具有较高的工资率,因此不管这个国家从事哪种产业都将是“高价值”的。也就是说每个工人都生产更多的价值。这是否意味着这个国家之所以具有高生活水平是因为选择了正确的产业部门,而如果那个较贫困国家模仿另一个国家的产业生产,是否会变得更加富有?当然不会。

5.——“就业”:不论是自由贸易的朋友还是敌人都认为中心问题是雇佣。George Bush宣称他去日本运气不佳的旅行目的就是“就业,就业,就业”;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争论双方都试着依据就业创造证明他们的观点。大量的自由贸易者认为贸易保护主义是有害的并且会导致经济萧条。

有必要向学生们强调就业水平是一个宏观问题,在例如带来净收益的关税等宏观政策的影响下,就业水平在短期取决于总体需求而在长期取决于自然失业率。贸易政策应该在其功效方面进行讨论,而不是就业率或者失业率那些虚假数字。

6.——“新的合作关系”:许多流行国际主义者都有一个底线,即因为美国公司不再相互竞争,而是同外国公司竞争,所以美国政府应该改变其对立地位转而支持国内公司对抗国外的对手。更多的流行国际主义者,比如说Robert Reich(1991),认为美国公司的利润并不同于美国工人的利润,(你可能很难相信任何人都能指明的这个观点,却在流行国际主义者中是广受争议并深入讨论的。)但根本前提是美国政府应该帮助我们的产业去竞争。 我们需要教导学生们懂得的是,主要的竞争是美国产业之间的竞争,哪些部门会得到有限的资本、技术,当然还有劳动力。政府的支持的确可以帮助一个产业同国外同行业竞争,但是也从国内其他产业抢夺了资源。也就是说,日益重要的国际贸易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即政府不可能在不损害其他产业的前提下扶植一个产业。

以下是其理由。例如在外部经济中,对于一些产业的扶持是合乎情理的。在封闭经济中这也是正确的。学生们应该明白国际贸易的增长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政府需要更加积极地扶持国内产业。

Ⅲ.我们应该教授什么

现在我所论述的观点应该很清楚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我们的目的应该是让他们具有对广泛讨论的经济问题做出明智反应的能力。许多那样的讨论时关于国际贸易的,所以国际贸易应该成为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重要的是明白公开讨论的水平是相当简单的。的确,这种水平已经低到那些重复着愚蠢的陈腔滥调的人却自以为经验丰富。那意味着我们的课程需要尽可能地使人理解基础性的东西。贸易报价曲线和Rybczinski effects是很好的东西。然而大多数学生需要准备面对的,是一个由电视“专家”、畅销书作家和日工资30000美元却不懂得预算约束和比较优势的顾问们所组成的世界。

最后的十五年是国际经济改革的黄金时期。然而,我有些悲观的认为这些革新思想并不是今天的学生最需要的东西。在二十世纪最后的一个十年里,交给学生的基础东西仍然是休谟和李嘉图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教授他们贸易逆差是自动修正的,贸易得益也不完全建立在一个国家相对于对手具有绝对优势的基础之上。如果我们教导学生们对那些有关竞争的言论避而远之的话,我们将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一项巨大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