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早产儿护理常规

来源:易榕旅网
早产儿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早产的原因,胎龄,体重. 2、评估患儿体温、呼吸、皮肤颜色。

3、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面色,血氧饱和度变化. 4、 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护理措施

1、保持室温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2、保持中性温度:使用远红外抢救床或暖箱,根据具体情况调节温度并每准确记录。 3、出暖箱者予戴帽以降低耗氧量和散热量.

4、操作集中进行以避免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 5、每日脱去衣服同一时间同一秤测量体重,并正确记录出入量

6、遵医嘱予以静脉输液、全胃肠外营养疗法、鼻饲;每小时评估1次静脉注射部位,如发生外渗等情况及时处理。

7、遵医嘱予以经口进食(母乳最佳,不能母乳喂养者早产儿配方奶),不耐受或吸吮能力差者予以鼻饲,少量多餐。

8、将早产儿与可能患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分开;专人护理,接触患儿前后均应严格洗手,必要时带手套操作,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护理。

9、遵医嘱予以心电监护,正确设置报警范围,严密监测HR、R、氧饱和度;呼吸暂停者给予托背、弹足底、吸氧处理,必要时予以呼吸机维持。

10、严密观察呼吸状态,频率、深度、鼻翼煽动、呻吟、三凹症等,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及时间根据缺氧程度及用氧方法而定或在血气监测下指导用氧,禁忌过高的氧浓度,预防氧疗并发症。

11、每3小时更换尿布时评估皮肤及粘膜情况,有变化时告知医生并处理;根据要求及患儿 耐受情况(除非禁忌),每2小时变化1次体位.

12、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观察评估静脉注射部位,防止外渗,及时处理;氧饱和度

探头至少每2小时更换位置防止压疮. 健康指导

1、 听取父母诉说,提供有关信息,用通俗的言语解释病情。

2、 讲解并示范婴儿的护理技术;告知父母有如下异常应及时就医:体重减轻或不增加、喂 食困难、发热、呼吸困难、昏睡、肌肉抽动、颤抖. 3、 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每日通风1~2次.

4、帮助父母拟订家庭护理计划,解释保证婴儿护理良好的必要性,并告知新生儿门诊的复诊预约时间。

5、早教,定期检查眼底、智力、生长发育,做好新生儿筛查,不适随诊;按时进行预防接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