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摘要]为确定科尔沁沙地苜蓿安全越冬的秋季适宜播种时期及其与苜蓿生长的关系,通过对不同播种时 期3个苜蓿品种秋季生长指标的分析,结合返青率,揭示苜蓿的生长变化,为该地区高效苜蓿栽培提供理论
依据.研究表明,秋季不同播种时期苜蓿生长变化差异明显•干草产量、单株枝条重、单株分枝数、株高随播期
的推迟而降低,与播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株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与播期呈显著正相关;越冬率在
8月1日播期显著降低,与播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公农1号返青率显著高于骑士 T和擎天柱.因此,在科尔沁地
区为保证苜蓿安全越冬应在7月1日至7月16日之间进行播种,选择公农1号最为理想.[关键词]播种时期;科尔沁沙地;紫花苜蓿;生长特性[中图分类号1S5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815(2019)04-0331-04Effects of Autumn Sowing Period 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Alfalfa in Horchin Sandy LandTIAN Yong-lei1,ZHANG Yu-xia1,WANG Xian-guo2,CONG Bai-ming'.ZHU Ai-min3(1.College of Agricultur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Tongliao 028043, China; 2.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3.College of Grassland,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ohhot 010018,China)Abstract: To determine the suitable sowing time in autumn for winter survival of alfalfa in Horchin sandy land, the autumn growth indexes of three alfalfa varieties in different sowing periods were determined. In addition,
growth changes were determin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green—back rate, which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high—efficiency alfalfa cultivation in this area.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lfalfa growth according to sowing
period. The hay yield, branch weight, branch number and plant height decreased with the delay of sowing date, whic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wing date; the number of plants per unit area increased with the delay of sowing date, which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wing date; the overwintering rat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on 1 August,
which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owing date,and the turning green rate of Gongnong 1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owing date and higher than Knight T and Optimus Prime.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 overwintering of
alfalfa in Horchin area,sowing should be done between July 1 and July 16,Gongnong 1 is the best choice.Key words: Sowing time; Horchin sandy land; Alfalfa; Growth characteristics紫花苜蓿(Medicag。sativa L.)是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在我国已经有2 000年的栽培历史汽据统计,全 世界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已达到3 330万hm泅,作为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牧草,紫花苜蓿在
世界畜觎的发展中MW重要地位•关于播种时期对植物发育特性、生理生化特性、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等 的影响,前人做了大量研究占,结果表明,播种时期的选择是植物栽培技术中的关键因子,合适的播种时期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公益项目(201403048-2);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储备项目(2018MDCB03-02);内
蒙古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NMDSS1761)
作者简介:田永雷,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张玉霞为通讯作者.332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9 年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和安全越冬&叫除此之外,适时播种有利于植物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干扰-近代农
业科学中,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是靠严密设计的分期播种试验和长期的气象资料分析得出的血.阿鲁 科尔沁旗处于内蒙古科尔沁地区,主要以沙壤土为主,有冲国草都”之称,该地区冬季寒冷,且冬季积雪、风 沙大,春季温度变化剧烈,苜蓿栽培技术的提高至关重要,其中,苜蓿安全越冬的播种时期选择在苜蓿栽培
技术中具有重要地位,播种过早苜蓿地杂草较多,播种过晚苜蓿生长细弱,难以越冬.因此,确定苜蓿安全越
冬的播种时间,提高苜蓿抗寒性及探讨苜蓿抗寒机制,成为我国北方人工苜蓿草地成功建植和可持续利用 的关键妙”〔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播种时期下3个苜蓿品种秋末生长相关指标的分析,结合返青率,分析秋末
苜蓿根颈生长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确定苜蓿安全越冬的播种时间,为该地区高效苜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试验区自然概况 试验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惠农草业有限公司牧草生产基
地,地理位置为北纬42。30'50.4\",东经115。27'34.2\",海拔322 m.该地区为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 气温5.5七,》10七的积温为3 000~3 200 °C,无霜期140~150 d,年平均降水量约375 mm,年平均风速3.0~4.4 mA,土壤为沙壤土.试验地土壤营养成分碱解氮含量38.8 mg• kg\速效磷含量2.1 mg• kg\速效钾
含量103 mg・kg“,有机质含量7.28 mg-kg1, pH值7.26.1.2试验方法 供试品种为公农1号、骑士T、擎天柱.2017年7月1日、7月15日、8月1日、8月15日播
种,播种量为22.5 kg・hm=机械条播;采用随机列区排列布置小区,每小区3 x 4 1^,4个重复,共48个小 区,每小区之间有0.5 m过道.1.3测定项目及方法 干草产量:每小区刈割1 n?,留茬5 cm,刈割后立即称其鲜重,然后选取200 g鲜样
装入尼龙网袋,带回实验室进行烘干•先在105七杀青15 min,再调至65 P烘干至恒重,计算干鲜比,折合
每公顷干草产量.株高:苜蓿顶端至根部的自然生长高度,每小区30株;单位面积株数:每小区刈割1 n?, 并记录所有株数;分枝数:每小区30株苜蓿记录每株分枝数;单枝条重:电子天平称量代表性枝条重量,
每小区30枝条;越冬率调查:定点调查苜蓿存活株数和死亡株数,越冬率=存活株数/植株总数x 100%.1.4数据分析试验数据用Microsoft Excel 2010处理,并制图表,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方差显著性分析.
2结果与分析2.1不同播期苜蓿株高的比较 如图1所示,3个品种随播种时期的推迟,株高均呈降低趋势,其中,骑
士T和公农1号不同播种时期株高变化差异显著(PV0.05),擎天柱8月1日播种较8月15日播种株高变
化差异不显著.骑士T、公农1号和擎天柱7月1日播种株高分别较8月15日播种高34.0,45.7,28.2cm.7月
1日播种,公农1号的株高最高,达至U 58.0 cm,显著高于擎天柱(Pv 0.05),但与骑士 T株高差异不显著.7月 15日和8月1日播种的3个品种株高变化差异不显著.8月1日播种的3个品种株高变化差异亦不显
著.8月15日播种的公农1号株高显著低于骑士T和擎天柱(PV0.05).2.2不同播期苜蓿单株分枝数的比较如图2所示,不同时期播种苜蓿单株分枝数变化不同.3个品种单
株分枝数均随播种时期的推迟呈降低趋势•骑士T在7月1日播种单株分枝数与7月15日和8月1日播种 无显著差异,但与8月15日播种差异显著(PV0.05).公农1号在7月]日播种单株分枝数显著高于其他播
期(PV0.05),但7月15日、8月1日和8月15日播种单株分枝数无显著差异.擎天柱7月1日和7月15日播 种单株分枝数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8月15日播种(Pv0.05).7月1日播种苜蓿单株分枝数最高的
是公农1号,达到每株4.78个,较同时期播种的骑士 T和擎天柱无显著差异.苜蓿单株分枝数相对较少的是
8月15日播种的骑士T和擎天柱,分别为每株2.78个和2.40个,分别较7月1日播种每株少1.52和2.17个.2.3不同播期苜蓿单株枝条重比较 如图3所示,不同时期播种对苜蓿单株枝条重影响较大,且不同品
种间表现不同•骑士T和擎天柱7月1日和7月15日播种单株枝条重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8月1日
和8月15日播种,而8月1日和8月15日播种苜蓿单株枝条重差异不显著.公农1号不同时期播种单株枝 条重变化差异显著(PV0.05),其中7月1日播种苜蓿单株枝条重最高,为6.83 g•株较8月15日播种单
第4期田永雷等:秋播时期对科尔沁沙地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333株枝条重最轻的苜蓿高5.55 g•株37月1日播种,公农1号单株枝条重显著高于同时期播种的骑士T和擎 天柱(PvO.05),分别高1.68 g•株\"和1.64 g•株2.4不同播期单位面积苜蓿株数的比较 由图4可知,不同时期播种对单位面积内不同品种苜蓿株数影响 不同•其中,骑士 T和擎天柱随播种时期的推迟,单位面积内苜蓿株数变化无显著差异•公农1号单位面积株数 極种时期的推迟呈增加趋势,其中,8月15日播种苜蓿单位面积内株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播期(PV0.05)._.*.47
H
E。*1、*
1 F]rI fn■半 efhi緊#*氽*
/ 1 / 1'> 8.1 8 1'> / 1 / 1 '> 8 1 8 1、 / 1 / 1'> 8 1 8 1、7.1 7.15 8.1 8.15 7.17.15 8.1 &15 7.17.15 8丄 8.15;:::1 .. : 1 ■: 罕騎士T公农一号时间擎天柱图1不同播期对苜蓿株高的影响Fig. 1 Effects of sowing dates on
图2不同播期对苜蓿单株分枝数的影响Fig. 2 Effects of sowing dates on the number of
branches per plant of alfalfaalfalfa plant height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水平PvO.05.下同.Note: Difierent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following is the same.•崔
*、刪•搀
b
2.5不同播期苜蓿干草产量比较 如图5所示,苜蓿干草产量随播种时间的推迟呈明显降低趋势.骑 士T、公农1号和擎天柱7月1日播种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3 924.3,4 823.4和3 585.7 kg-hm-2,均显
著高于8月1日和8月15日(P<0.05).7月1日和7月15日播种骑士 T和擎天柱干草产量无显著差异,而
公农1号7月1日播种干草产量显著大于7月15日(PV0.05),且7月1日播种公农1号干草产量显著大于
同时期播种的骑士 T和擎天柱(PvO.05).2.6不同播期苜蓿越冬率比较 如图6所示,不同播种时期对3个苜蓿品种的越冬率影响规律一致,均
随播种时期的推迟呈逐渐降低趋势,其中,7月1日播种的3个苜蓿品种越冬率均显著高于8月1日和8月
15日(PV0.05).由此可见,在科尔沁沙地早播种对苜蓿越冬有利.T.Z.E.卷e
、卷
7,1
7,15 8,1 骑士T
8,15
7.1
7,15 8,1 公农一号
时间8.15
7,1
7,15 8,1 擊天柱8,15图3不同播期对苜蓿单枝条重的影响Fig. 3 Effiects of sowing dates on single图4不同播期单位面积苜蓿株数变化Fig. 4 Variation of alfalfa plant number per
branch weight of alfalfaunit area at different sowing dates图5不同播期对苜蓿干草产冒的影响Fig. 5 Effects of sowing dates on
hay yield of alfalfa图6不同播期对苜蓿越冬率的影响Fig. 6 Effects of sowing dates on
overwintering rate of alfalfa334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9 年2.7不同播期苜蓿与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由表1可知,干草产量、单株枝条重、单株分枝数、株高均与越
冬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播种时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株数与越冬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播种时期呈 显著正相关;播种时期与越冬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7月1日以后播种越晚越不利于苜蓿的生长,虽然 株数增加,但株高、单株枝条重均降低,导致苜蓿干草产量降低.表1苜蓿播期与各指标相关性分析Tab. 1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sowing date and indices of alfalfa相关指标干草产量单株枝条重单株分枝数单位面积株数干草产量单株枝条重单株分枝数单位面积株数株高越冬率播种时期10.931**10.885**0.884**1-0.710**0.955**-0.729**0.963**0.862**-0.5370.892**1株高越冬率
-0.782**-0.651*10.880**-0.940**0.816**0.848**-0.973**1播种时期-0.936**-0.925**0.662*-0.852**1注:*显著相关(PvO.05), **极显著相关(PvO.Ol)•3讨论与结论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时期选择是苜蓿栽培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对苗期管理、生长发育有重要影
响,在北方寒冷地区影响紫花苜蓿安全越冬•紫花苜蓿播种主要在春季和秋季,不同地区紫花苜蓿的适宜 播期存在很大差异,即使相同紫花苜蓿品种在不同地区播种时期亦不相同•刘贵波等期在河北的研究表
明,苜蓿安全越冬的播种下限为10月上旬,早播有利于紫花苜蓿越冬.张荣华等在黑龙江省研究表明,
保证紫花苜蓿安全越冬的播种下限时间最晚不超过8月20日.安渊等同研究表明,南方地区紫花苜蓿为 周年常绿,不存在越冬困难现象,且春、秋季凉爽的气温比较适宜非秋眠级紫花苜蓿的生长•干草产量是 衡量苜蓿生产性能的主要指标;株高、单株枝条重、分枝数是重要的产量因子⑹•本研究表明,播种时期对
建植当年紫花苜蓿的干草产量、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枝条重有显著影响•随播种时间的推迟,3个苜蓿 品种干草产量、株高、单株枝条重均呈明显降低的变化趋势,与曾庆飞等3、侯富强等购研究结果一致.
原因是播种时间过晚,尤其在8月份之后,气温降低幅度大,夜间温度较低,严重影响植株幼苗的生长,植
株营养体较小且多为单枝.本研究中,干草产量、单株枝条重、单株分枝数、株高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干草产量、单株枝条重、单
株分枝数均在8月1日后显著降低,株高在7月15日显著降低,各指标与播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单位面积 株数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与播期呈显著正相关;越冬率与播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公农1号的返青率显著 高于骑士T和擎天柱.因此在科尔沁地区为保证苜蓿安全越冬,应在7月1日至7月16日之间进行播种,
优先选择公农1号.参考文献[1] 何峰,韩冬梅,万里强,等.我国主产区紫花苜蓿营养状况分析[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203:503-509.[2] 郭建新,朱宏斌.苜蓿在我国的传播历程及渊源考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1 ):390-392.[3] Hanson A A. Alfalfa and alfalfa improvement [M]. Madison, Wisconsin, USA: 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 Inc.,
Publisher, 1988.[4] 李莉.播期、密度对油菜产量和晶质及生产潜力影响的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5] 兰涛,潘洁,姜东,等.生态环境和播期对小麦籽粒产量及話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5,25
(4):72-87.(下转第356页)35635(6):806-812.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9 年[3] 王贺正,张均,吴金芝,等.不同氮素水平对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彩响[J].草业学报,2013,22⑷:69-75.[4] 翁伯琦,郑向丽,赵婷,等.不同施氮量对仁秆两用型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13,28
(7):695-663.[5] 姜照伟,林文雄,李义珍,等.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再生稻若干生理特性的彩响[J].福建农业学报,2005,20(3):168-171.[6] 王娜,董建力.不同旱胁迫对春小麦生育前期抗旱生理性状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6):201-202.[7] 赵培培,于立河,赵长江.低温下硅对春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彰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5,27⑴:15-21.[8] 邹琦.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63.⑼ 赵海泉.基础生物学实验指导-植物生理学分册[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7.[10] 李合生.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原理和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1] 邹文桐,陈盛,滕家财.氮肥和钙肥用量对旺长期烤烟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及活性氧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8):97-103,110.[12] 任丽花,余华,蔡南通,等.不同氮素水平对菜用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彩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1(6):3-5.[13] 杨淑慎,高俊凤.活性氧、自由基与植物的衰老[J].西北植物学报,2001(2):215-220.[14] 赵长星,马东辉,王月福,等.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衰老及粒重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2388-2393.(11)[15] 张仁和,郭东伟,张兴华,等.干旱胁迫下氮肥对玉米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J].玉米科学,2012,20(6): 118-122.[16] 马宗斌,严根土,刘桂珍,等.施氮量对黄河滩区棉花叶片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
料学报,2013,19(4):849-857.[17] 杨越超,张民,陈剑秋,等.控释氮肥对水稻秧苗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16:1126-1135.(5)[责任编辑陈晓慧](上接第334页)[6] 王晓玲,张秀荣,李春清.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中芝11产量及产量要素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06(1):55-57.[7] 杜永光,郝丽珍,王萍,等.沙芥生长发育及种子产量形成与播种期关系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6,21(5):
118-122.[8] 杨继芝.播期对套作大豆晶种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及晶质的影响[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06.⑼ 杜吉到,郑殿峰,张玉先,等.紫花苜蓿越冬技术的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6):5-&[10] 鹿文成,刘英华,闰洪睿,等.播期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1 (3): 17-19.[11] 邓根云,王树森.作物适宜播种期的农业气候基础[J].中国农业气象,1988(2):13-15.[12] 浦心春.牧草之王-苜蓿[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13] 申晓慧.紫花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及展望[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5): 13530,13625.[14] 刘贵波,乔仁甫,赵海明,等.黑龙港地区紫花苜蓿的适宜播种期研究[J].草业科学,2007,24(7):30-33.[15] 张荣华,蔡敦江,朱广石,等.黑龙江垦区紫花苜蓿品种播期试验[J].现代化农业,2005(3):24-25.[16] 安渊,胡雪华,陈凡毅,等.半秋眠和非秋眠紫花苜蓿生长规律及再生性研究[J].中国草地,2003,25(5):43-47.[17] 孙建华,王彦荣,余玲.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产量性状相关性研究[J].草业学报,2004,13(4):80-86.[18] 曾庆飞,孙兆敏,贾志宽,等.不同播种期对紫花苜蓿生长性状及越冬性的影响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5,25:1007-1011.(5)[19] 侯富强,李国靖.北京地区紫花苜蓿秋季最佳播种期试验研究[J].草业科学,2004,21 (7):26-29.[责任编辑陈晓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