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导论》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教学思考
目的 了解学生学习护理学导论课程的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抽查《护理学导论》期末考试试卷197份,分析试卷质量。结果 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平均成绩(60.03±11.36);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40,区分度为0.27,信度为0.703;3班平均成绩与其余4个班级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考试学生成绩偏低,试卷质量尚可,在以后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标签:护理学导论;试卷分析;教学思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级四年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共十个自然班级,根据4:4:2的比例分为三个教学大班,应用分层抽样从中抽取半数班级学生《护理学导论》期末考试试卷共197份。
1.2方法
1.2.1试卷构成及阅卷要求 教材选用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护理学导论》第3版,共36学时,其中理论课30学时,实验课6学时。试卷满分100 分,共48题,分值分布如下:单选题占35%,名词解释占15%,简答题占30%,论述题占20%。单选题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在课程结束1w后进行。试卷密封,评分标准细化,集中、流水作业阅卷,不同类型的试题均由固定的教师阅卷评分、专人核分、专人复查。
1.2.2数据录入与分析 应用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试卷质量分析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以试题的难度(P)、区分度(D)和信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1],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主观题难度计算采用平均数法,公式为P=x/X(x为该题平均得分,X 为该题满分值);客观题难度计算采用试题通过率法,公式为P=n/N(n为该题答对人数,N 为考生总人数) ;区分度用高、低分组法计算,将考试成绩由高向低依次排列,从两端各取27%,分别为高分组(H)和低分组(L),其计算公式为D=PH-PL(PH为高分组难度指数,PL为为低分组难度指数)[2]。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单向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
2 结果
2.1一般情况 试卷满分100分,最低分20.50分,最高分87.50分,全距67分,平均成绩60.03分,标准差为11.36,偏度系数及其标准误分别为-0.43和0.17,峰度系数及其标准误分别为0.64和0.35,正态性检验P=0.26,成绩分布呈正态。
2.2试卷质量分析
2.2.1试卷难度 试卷难度是反映试题及试卷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难度系数来衡量。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40。
2.2.2区分度 区分度指试题对学生真实水平的区分程度,值在[-1~1]之间,试卷总体区分度为0.27。
2.2.3试卷信度 信度是反映试卷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用克朗巴赫(Cronbach)α系数评价。本次试卷Cronbach α系数为0.703。
2.2.4各班级成绩比较 本次试卷分析涉及五个自然班级,各班成绩如下:3班38人,平均分(x)±标准差(s)为(54.09±12.43);4班39人,(x±s)为61.23±10.47;7班41人,(x±s)为(62.78±11.53);8班39人,(x±s)为(62.23±11.52);9班40人,(x±s)为(59.54±8.97)。各班成绩比较见表1、表2, 结果显示组间均数有显著差异,3班平均成绩与其余4个班级比较,成绩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试卷质量分析 试卷有单选、名解、简答和问答4种题型,客观题与主观题分数比例约为1:1.9,涵盖了教材中大部分重点和难点内容,在测试学生识记程度的基础上,更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难度系数与试题实际难易程度相反,系数越大表示试题越容易,一般认为难度系数应控制在0.30~0.75之间,本试卷总体难度系数为0.40,难度适中。试题区分度越大,越能区分学生的真实水平。本试卷区分度为0.27,能较好地区分学生水平。Cronbach α系数反映试卷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数值在0~1之间。通常认为Cronbach α系数达到0.7~0.8时表示试卷具有相当的信度,达到0.8~0.9时表示信度非常好。本试卷Cronbach α系数为0.703,说明试卷信度良好。
从表2可见,学生成绩偏低,并且离散趋势较大,说明学生成绩差异较大。原因可能有:本门课程内容较多,理论性强不易理解,而学时较少,不易掌握重点;本专业中文科学生构成比较高,逻辑思维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有待加强;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没有摸索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同时面对多门考试的情况下,不能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顾此失彼;3班平均成绩显著低于其余4个班(P<0.05),说明班级学习氛围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失分率高的题目中,识记与运用比例为7:6,说明学生复习不全面,运用能力有待加强;英文名解要求翻译成汉语并解释,学生翻译英文不准确;论述题失分率较高由于学生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点,知识运用能力不足。
3.2教学建议 教与学相互促进,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力教好,学生要尽力学好。针对本次考试暴露出的问题,拟对教师今后教学工作提出如下建议:调整试卷区分度,去劣存优,提高试卷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强调重要词汇的英文名称,
引导学生记忆;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同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端正学习态度,不找借口不学习;养成课前简要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知识运用能力;同学们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客观题可以融合已有的知识结构,采用排除法,主观题根据题意、采分点作答。
参考文献:
[1]朱永香,肖赞英,肖丹秦,等.试卷分析指标的选择及其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8,7(3):265-266.
[2]胥晓丽,周芳,李汾,等.2009级护理专业药理学试卷分析与思考[J].安徽医药, 2012, 16(11):1731-173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