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导学方式,让导学更有效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案例分析
小樊中心小学 晋华
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才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作为一堂课开篇的“导学”如何做到更有效呢?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如果开头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成功的基石”就是这个道理。下面我以《小小竹排画中游》为例,谈谈如何采用多种导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导学更有效。
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播放有关“竹排”的图片。)
生1:这是小船。
生2:是竹排。
师:同学们说得真对!这就是“竹排”。(板书:竹排)(师介绍竹排:)竹排是水上的一种交通工具。以前,在江南一带,人们常用竹排来运输粮食、货物,作用可大了呢!请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竹排。
师:同学们,你们能借助“竹排”的图片来认识“排”字吗?
生:(仔细观察)竹排要行走,需要人用手才能撑走,所以有一个“扌”。
师:你能借助偏旁来认识它,真不错!
生:“排”字的右边和图片上的竹子很像!
师:你能将图片和汉字结合起来,认识“排”字,老师要向你竖起大拇指。今天,我们跟着小竹排一起去看看美丽的江南吧!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3、小小竹排画中游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小竹排是在水里游,为什么课文说是在“画中游”呢?
师:你真善于思考!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看为什么小竹排是在“画中游”吧。
在上这堂课时,我采用了“情景式导入”、“结合知识点导入” 、“设置悬念导入”。让学生观看“竹排”图片,为学生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在直观图片的引导下,对“竹排”有了清晰的认识。接下来,利用图片直接过度到认识“排”字,让学生在图片的刺激下,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让学生自己质疑,在悬念的引导下迫不及待地展开今天的学
习。
当然,我们还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利用音乐、视频等为学生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导学更有效。另外,故事导入、谈话导入、游戏导入、复习导入……导入的方式还有很多很多,无论使用哪种导入方法,我们都要视课文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师个人教学风格择善而用。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深思,尽最大的力量利用多样的导学方式,让导学更有效,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