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废墟上的重生

来源:易榕旅网


废墟上的重生

【摘 要】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一直拥有独特的羌族文化,并作为旅游资源支撑着北川的经济建设和发展。然而,一场地震灾难却使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北川建设雪上加霜,羌族文化也受到重创。如何将羌族特有文化融入现代的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保证文化的延续;如何灾后努力提高羌族地区经济状况,改善羌族群众生活质量,实现羌族群落的可持续发展,值得进行科学地、全面的认识。对北川地区羌族文化保全现状,以及受地震影响而出现的问题进行调研,对保护羌族文脉传承,促进羌族地区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羌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北川;地震

The rebirth of ruins——After the beichuan county Qiang clan cultural earthquake investigation report

【Abstract】BeiChuan be a whole country unique of the Qiang clan autonomy county, has been own a special Qiang clan culture, and Be tour the resources prop up north Chuan of econom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However, one place earthquake be difficult but make original raise a step Wei Jian of north Chuan construction snow top add frost, the Qiang clan culture also be subjected to serious wound.How have a Qiang clan culture to integrate especially modern of economy society development then can assurance culture of continue;How after-calamity effort the exaltation Qiang clan region economy condition, improvement Qiang ethnicity the myriad living things live quality, realization the Qiang ethnicity fall of can keep on development, worthy of carry on science ground, overall of understanding.Keep intact present condition to the north Chuan Qiang clan culture in the region, and is carry on by problem of earthquake influence but emergence investigation, to protection Qiang clan the context spread to accept and promote Qiang clan region development have importance meaning.

【Key words】Qiang race culture;Spread to accept with development;BeiChuan;Earthquake

1. 概述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沟壑纵横。这里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大禹故里、古老的羌族文化都让这片神奇的土地散发着迷人气息。县政府驻地曲山镇(地震前),距绵阳市中区72公里。“5.12”大地震,给羌族的聚居群落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仅北川县就有三万名羌民丧生,当地的羌族民

俗文化馆也夷为平地。又由于羌族没有文字,历史文化只能口口相传,加之近年来的旅游开发,导致羌族文化遭到严重冲击,许多羌族特色文化符号已经被遗忘或丢失。目前,各方面已经对羌族文化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其中包括对文物古迹、建筑民居、民族服饰、民族文学等十个项目进行抢救。

灾后重建对北川羌族自治县的经济恢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重建过程中往往会追求进度与效率,特别在对原有羌族民居的修复与重建中,容易忽略其文化特色,使建筑遍遍一律,外来先进的建筑材料与技术运动到传统文化民居的建造中,又会加速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破坏,造成为造成文化的流失。

2. 调查目的与方法

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小寨子沟与新建的吉娜羌寨。小寨子沟位于四川西北部,距北川县城93公里,距绵阳150余公里,是北川主要的羌族聚居点,地震后小寨子沟受到严重破坏,目前正在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吉娜羌寨为新建羌族聚居点的代表,基本采用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在建筑形式上也仅仅是在外表上加入了羌族文化的元素,对研究灾后重建过程中对羌族文化的影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1 调查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了解掌握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文化的保全与传承的现状,并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与探讨,以求得在羌族传统文化保全与当地经济建设之间找寻一个平衡点,对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办法和重要的参考依据。

2.2 调研方法与思路。

调查研究通过实地勘测,询问,查询,访谈和观察等方法对羌族文化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和整理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图1)。

3. 调研分析

北川的发展离不开对当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而发展必然又将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诸多问题。通过对吉娜羌寨、小寨子沟等地的调查,发现在北川羌寨重建过程中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以及自然遗产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

3.1 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与问题。

根据调查统计,目前羌族建筑存在四种问题:

第一,羌族传统建筑遗产的修复与重建。羌族桃坪碉楼、黑虎碉楼的修复与重建。由于这部分碉楼本身具有良好的抗震性,所以,在这次特大强震中还是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劫,那么在修复过程中是注重表面修复还是探索古老做法来让它基本重现就成了问题。根据调查同意表面修复的人略占优势,但从保护羌族的文化与技艺的角度看又该完全修复它(图2)。

第二,指民族特色、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色鲜明,但抗震能力有限,且己遭严重损毁的羌族传统建筑的修复与重建。这类建筑由于文化特色鲜明,地方特色浓郁,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这些地区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但由于材质等原因,这部分建筑在此次大地震中损毁严重,绝大多数传统建筑都已垮塌。如著名的萝卜寨(图3)。

第三,新建羌寨(吉娜羌寨)-汉族与羌族居民一起重建。在许多受灾地区,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县城,由于历史上大量汉族人口迁入,这里绝大多数建筑都已被完全同化。作为一个试图以旅游安身立命的城市,众多的既无民族特色也无旅游开发价值的现代建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