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I临床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3月第8卷第7期Guide ofChinaMedicine,March 2010,Vo1.8,No7 4.4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工作 加强孕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孕产妇保健覆盖率,提高孕产妇系统 服务机构的建设,保证医疗设备和药品等,促进社会对母婴安全的关 注,保证妇幼保健工作落实到实处。 4.2解决妇幼卫生人员报酬,落实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稳固妇幼保健 队伍 保健管理质量,从源头上抓好高危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孕产妇实行 有效的管理,保证高危孕产妇100%的住院分娩,凡乡镇卫生院筛查出 高危妊娠评分达lO分以上的必须转诊。 4.5加强孕产妇保健健康教育 目前三级妇幼保健网底薄弱,尤其是村级妇幼保健人员基本没落 实,而乡级的妇幼人员不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是村级妇幼人员基本上 没有报酬,而乡级妇幼人员兼职太多,报酬不合理。因此解决妇幼人 员报酬、稳定妇幼人员队伍迫在眉睫。 人V1年龄构成、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居住等因素影响孕产妇 死亡的发生,生育过早、过多、过晚、过密,都是孕产妇死亡的高危 因素。因此,要通过孕妇学校、发放宣传资料、电视等多种形式开展 4l3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 切实做好各级产科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 结合的方式,尤其是重点培训提高以产科出血及其他危急重症的识别 处理、抢救和转诊指征。建立县乡村三级高危孕产妇抢救“绿色通 道”,使之畅通无阻。加强县“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中 t2,”的建设, 健康教育活动,普及孕产期保健知识,增强孕产妇关于孕产期存在对 母婴健康潜在风险的意识,改变就医行为。同时加强计划生育和管 理,改变生育观念,提高人群对妇幼保健服务的利用率。大力提倡住 院分娩,转变村级保健员和接生员的职能,杜绝家庭接生。 4.6建立健全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分析研究孕产妇死亡原因,掌握 死因变化趋势,及时总结经验,以便调整干预措施。 加大医疗设备的投入和人才队伍的建设,为全县的产科医师及孕产妇 住院分娩提供坚强的后盾。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郭【关键词】肝癌射频消融术;镇痛;氟比洛芬酯 敏 张士明 董红果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 94(2010)07—0086—01 肝癌射频消融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一种微创治疗小肝癌及肝转移 2结果 癌的技术,具有疗效好、周期短、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优 点。因术中不要求肌松,且需患者吸气配合,多采用局部麻醉下穿刺 电极针,热疗时患者多有肝区胀痛不能耐受手术,需辅以镇痛镇静药 物维持,易并发呼吸、循环抑制。本组选取32例患者比较氟比洛芬酯 两组患者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BIS也呈升高趋势,丙泊酚的靶控浓 度相应加大,c组丙泊酚靶控浓度明显高于F组(P<0.01),术后苏醒 时间C组(8 24±1 2)min明显长于F组(2.9±1.5)min;丙泊酚用量 (325±35)mg也明显多于F组(206±27)mg,P<O.01。C组术qu2例 注射液超前镇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原发性肝癌29例,肺癌肝转移3例,年龄38-67岁,体质量 58-98kg,ASA I~Ⅱ。均除外消化道溃疡、哮喘、不使用诺氟沙星、 患者出现屏气,SpO:降低至80%,经唤醒患者后缓解,术后患者均未出 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VAS评分均为8-10分,差异无显著性。 3讨论 肝癌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射频电极针产生局部高温使肝癌瘤体凝固 坏死,从而杀死肿瘤细胞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具有疗效好、周期短、 依诺沙星、诺美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 和对照组(C组),每组16例。 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等优点,但亦存在术中发热等问题 。 术中体温急剧升高可引起机体代谢率升高,氧耗升高,有报道显示射 1-2麻醉和监测 常规吸氧,监测ECG、SpO 、 t2,率(HR)、收缩压(SBP)、舒 张压(DBP)、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呼吸(R)。F组,人室即静脉 注射氟比洛芬酯Img/kg,C组无术前药,两组均采用美国RITA1500 频消融引起的机体发热可降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的药物效应,使麻 醉深度变浅,BIS值升高,丙泊酚用量增多,并进一步使麻醉苏醒延 迟 ],易并发呼吸、循环抑制。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以脂微球为药物载体的非甾体类镇痛剂,通 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镇痛作用。本组对照证明术前氟比洛芬 酯超前镇痛,可有效减少术中丙泊酚的用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避 射频仪,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点1%利多卡因局麻,将集束电极针 刺入瘤体,予芬太尼0.05mg、丙泊酚4.0 u g/mL血浆靶控输注,观察 患者处浅睡眠状态开始热疗,靶温度达100 ̄C以上,12min为一次治疗, 免呼吸暂停的发生,维持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获得了满意的麻醉效 果,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共治疗I-6次/人,总治疗时间12-80min。术中丙泊酚浓度根据脑电 双频指数调整维持BIS值在40-65。分别记录患者术前( )及术中 2O(T.)、40(T,)、60min(T )以及手术结束时刻(T )血压、心率、 BIS以及丙泊酚靶控浓度,手术结束后统计丙泊酚使用总量、麻醉苏 醒时间(停药至患者睁眼时间)。 1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所有计数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组问比较检验采用啦验,J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参考文献 [1]陈敏华,严昆,武金玉,等.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对131例肝癌的治 疗及并发症探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2,17(9):520-522. [2]颜学滔,王焱林,全守波,等.肝癌射频消融发热对丙泊酚全凭静脉 麻醉深度的影DR[J]埙Ⅱ阳医学院学报,2006,25(5):320—322. 山东省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麻醉科(257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