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下连续墙墙身质量检测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

来源:易榕旅网
墙身质量检测(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

YXJCE03-D013-2016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结构型式 检测对象 墙体深度 检测目的 检测方法 检测依据 地下连续墙 墙体完整性 声波透射法 《福建省地下连续墙检测技术规程》(DBJ/T 13-224-2015) **工程: 本工程本次共检测地下连续墙共4幅,其中I类3幅,占检测总数的75 % ,Ⅱ类1幅,占检测总数的25 % 。 (以下空白) 检测结论 勘察单位 施工单位 见证人/ 见证号 层 数 墙身设计 强度等级 设计墙底 持力层 墙段总数 检测数量 检测日期 合同编号 工程地点 备 注 / 批准: 审核: 校核: 项目负责:

墙身质量检测(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附录)

一、地质概况

根据《**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 1.杂填土:灰色、松散、湿,未经压实处理,本层场地均有分布。

2.粉质粘土:浅灰色、湿、可塑,以粉粘粒为主,干强度及韧性中等,本层场地均有分布。 3.淤泥:深灰色、饱和、流塑,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有机质,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局部相变为淤泥质土,本层场地均有分布。

4.圆砾:灰黄色、灰色、饱和,以稍密为主,局部呈中密状态。卵石间隙为砂土填充,胶结差,本层场地均有分布。

5.粉质粘土:灰黄、黄褐色,湿、多呈可塑,局部呈硬塑,以粉粘粒为主,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6.圆砾:灰黄色、灰色、饱和,稍密。卵石间隙为砂土及粘性土填充,胶结差。

7.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色、灰白色,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及石英,长石大部分风化为高岭土,岩芯呈砂土状,手搓易散,浸水易软化,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属于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8.强风化花岗岩(散体状):浅黄色、灰白色、灰黄色,中粗粒花岗结构,散体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及云母等,长石大部分已风化,岩芯呈砂土~碎屑状。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属于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9.强风化花岗岩(碎裂状):灰白色,中粗粒花岗结构,碎裂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长石、石英及云母等,长石部分已风化,岩芯多呈碎块状,局部呈短柱状。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属于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二、声波透射法原理

1、检测方法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前,根据每幅墙的结构形式与墙段长度预埋一定数量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测试时每两根声测管为一组,通过水的耦合,超声脉冲信号从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中发射出去,在另一根声测管中的换能器接收信号,超声仪测定有关参数,采集记录储存。换能器由孔底同时往上间隔不大于10cm逐点检测,遍及整幅墙身。

2、检测原理

声波透射法检测墙身质量的基本原理:由超声脉冲发射源向混凝土内发射高频弹性脉冲波,并用高精度的接收系统记录该脉冲波在混凝土内传播过程中表现的波动特性;当混凝土内存在不连续或破损界面时,缺陷面形成波阻抗界面,波到达该界面时,产生波的透射和反射,使接收到的透射波能量明显降

低;当混凝土内存在松散、蜂窝、孔洞等严重缺陷时,将产生波的散射和绕射;根据波的初至到达时间和波的能量衰减特性、频率变化及波形畸变程度等特征,可以获得测区范围内混凝土的密实度情况。测试记录不同侧面、不同高度上的超声波动特征,经过处理分析就能判别测区内混凝土存在缺陷的性质、大小及空间位置。但是,由于声波透射法技术的限制,评定结果不包括声测管检测范围以外和以下的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原理示意图见图一。

图一 声波透射法试验示意图

三、受检墙段参数

依委托,对墙段编号为3#的地下连续墙进行声波透射法试验,以检测其墙体完整性。受检墙段的技术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各受检墙段有关参数 每幅墙段 墙体深度墙身设计 设计墙底 墙段编号 强度等级 持力层 长度(m) (m) 浇筑成墙 日期 备注 四、检测仪器

检测所用的主要仪器为: 仪器 型号规格 出厂编号 管理编号 检定/校准日期 有效期至 五、墙体完整性分类原则

1墙体完整性分类

依规范,墙体完整性分为四类,墙体完整性分类见表2。 表2 墙体完整性分类表

墙体完整性类别 Ⅰ类墙体 Ⅱ类墙体 Ⅲ类墙体 Ⅳ类墙体 2墙体完整性判定

墙体完整性类别,结合墙体缺陷处声测线的声学特征、缺陷的空间分布范围进行综合判定。判定依据见表3。

表3 声波透射法检测墙体完整性判定表

墙体完整。 墙体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墙体的正常使用。 墙体有明显缺陷,对墙体的正常使用有影响。 墙体存在严重缺陷。 分类原则 类 别 特 征 所有声测线声学参数无异常,接收波形正常; Ⅰ 存在声学参数轻微异常、波形轻微畸变的异常声测线,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轻微异常、波形轻微畸变的异常声测线, 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Ⅱ 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 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 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但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 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Ⅲ 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但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 异常声测线在任一检测剖面的任一区段内纵向不连续分布,且在任一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小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明显异常、波形明显畸变的异常声测线, 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且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存在声学参数严重异常、波形严重畸变、或声速低于低限值的异常声测线, 异常声测线在一个或多个检测剖面的一个或多个区段内纵向连续分布,或在一个或多个深度横向分布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检测剖面数量的50% Ⅳ 如因堵管导致数据不全,只对有效检测范围内的墙体进行评价,不进行整幅墙的评价。

六、声测管的布置

声测管的布置如图二所示,编号如图所示依次编号。

图二 声测管布置图

七、检测结果汇总表

声波透射法试验结果汇总表如表4所示。各受检桩相关波形图详见附页。 表4 试验成果汇总表

墙体 深度 (m) 10.07 12 管号 墙顶向下 检测区间 (m) 0.0-10.0 受检墙段墙体完整性描述 墙顶下3.80米附近轻微墙体 完整性 类别 Ⅱ类 墙段编号 检测 日期 各剖面 声学特征 墙顶下3.80米附近声学参数轻微备 注 3# 2015.11.10 / 异常、波形轻微畸变 13 23 0.0-10.0 0.0-10.0 声学参数无异常、波形正常 声学参数无异常、波形正常 缺陷 八、附页

附页一、声波透射法实测数据波形图(波速、波幅、PSD、波列图)

墙段编号 墙段长度(m) 3# 墙身设计 强度等级 检测深度(m) C30 12管:10.00 13管:10.00 23管:10.00 测试日期 2015.11.2 墙顶标高(m) / 比例尺 1-2剖面测距: 550mm 1-3剖面测距: 580mm 2-3剖面测距: 590mm 0.001.002.003.003.80m,Ⅱ类 4.005.006.007.008.009.0010.00深度(m) 声速 波幅 平均值 临界值 标准差 离差值 平均值 临界值 标准差 离差值 平均值 临界值 标准差 离差值 4.570 4.092 0.184 4.34 0.0402 4.424 4.092 0.170 2.92 0.0383 4.518 4.092 0.187 3.41 0.0413 0.0261 129.62 123.62 3# 0.0335 124.28 118.28 墙段编号 12管:10.00 13管:10.00 23管:10.00 0.0235 130.92 124.92 / 墙段编号 墙段长度(m) 墙身设计 强度等级 检测深度(m) 墙顶标高(m) 测试日期 2015.11.2 比例尺 1-2剖面测距: 550mm 1-3剖面测距: 580mm 2-3剖面测距: 590mm 附件二、墙段平面布置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