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城市化发展问题与对策

来源:易榕旅网
第39卷第17期 2 0 1 3年6月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17-0019—02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 rURE V01.39 No.17 Jun.2013 ・19・ 中国城市化发展问题与对策 郝铖杰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分析了中国城市化在快速发展时期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城市化道路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历程和经验,按 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健康发展,紧凑,可持续,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 大,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问题。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 乡人口比例开始发生较大变化。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我国 期”,也是“矛盾凸现期”,因此,既要抓住城市化带来的机遇期,又 人口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数据显示,2011年年末,我国大陆总人 要适度发展并控制城市规模。3)需协调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与 口为134 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比重 快速城市化之间的关系。2O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城乡之间的 达到51.27%,与2010年相比,上升1.3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为 差异持续扩大,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现象今后一段时间将继续 69079万人,增加2 100万人;乡村人口65656万人,减少1 456万人。 存在 。引起城乡区域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由于各地 城镇人口比乡村人口多3 423万人,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尤 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特别是改革开 其是沿海地区等一线城市,凭借其区位优势、工业化及信息化发 放以来沿海地区制造业中心的形成与要素。至2O世纪末,东部 展程度对周边产生强大的区域辐射影响力,进一步吸引农村劳动 沿海地区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地,按照产业集聚理论,要 力向这一地区涌入。改革开放以来,在城市建设与城市面貌方面 素流动是产业集聚的前提条件,直接表现为大量的FDI向沿海地 发生了变化,显示了我国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在 区集中与中西部农村劳动力向本地区流动,从而产生东、中、西部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有些地区城市化表现出“过度”发展的现象 三大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今后各地区城市化及经济增长的动 (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由此带来许多消极效应,甚至有不少严重 力,不应来自农业人口非农化的量式扩张,而是来自产业结构调 问题” 。中国城市化发展应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整以及知识性经济转变的过程。 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着眼于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上。 1 中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探索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对策 2.1 对策之一:资源节乡勺.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化道路 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将会对 1)城市就业压力。城市化可以简单释义为农村人口及土地  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和过程,包括人口就业、产业结构、土 城市环境和资源承载力带来沉重压力。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地与空间利用的转变。在城市化进程中进城就业的农村人口有 各地区普遍存在淡水、土地、能源供应短缺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的  两类,一类是因户籍改变而转化为城市人口的农村人口;另一类 现象 J。目前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城市化的速度,所有城市样本平均的建成 是非城市化弃农务工的农村人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国企 土地资源消耗严重。1990年~2006年,而同时期的非农业人口增长速度 改革的背景下,大量工人下岗失业直接影响到乡城迁移劳动力的 区面积扩张速度为每年7.77%,就业机会。产业结构优化程度则直接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仅为4.56%,两者相差3.21%,前者接近于后者的两倍。从土地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越小,意味着土地利用效率越 流向。根据1996年和2001年的两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数据显 利用的角度讲, m , 示,5年间,从事第二产业的企业从业人数减少了1 850万人,特 高。世界上最集约的城市——香港的人均建设用地仅为38伦敦等大都市大约在70 rn2—80 IIl2。从这个角度讲,城市 别在二、三级城市中,提供就业岗位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2) 纽约、城市化引起城市“摊大饼”式的无限蔓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 化也是一个加速土地集约利用的过程 。我国人均资源贫乏,人 /5,人均森林资源为1/6,人均水资源为1/4,人 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造成对城市住房、交通、能源的巨大压 均耕地为世界的1力。城市发展规模出现无节制扩张,城市周边用地甚至是耕地不 均矿产资源位居世界第8O位,而且贫矿多,富矿少,矿产资源存 断遭到侵蚀。此外,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已经不完全是城市物 量以及开采状况不容乐观,但有些地区和一些资源型城市出现 过度开挖的局面,这些地区应调整单一产业结构,改变以往 质环境或空间形态的问题,伴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空间的扩 乱采、type plane refining of public rental homing LIU Jing・hui (China Aviati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Limited Company,Being 110120,Chia)n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fort of public house type and the adaptability to future change and 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d the needs of diferent people,prospected the Bend of home furnis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selection of Belling Public Rental Housing Standards Design Atlas made analysis and re—optimization. Key words:public rental housing,refining,apartment layout 收稿日期:2013—04-03 作者简介:郝铖杰(1983-),男,助教 ・20・ 第39卷第17期 2 0 1 3年6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nECTURE V01.39 No.17 Jun. 2013 文章编号:1009-6825(2013)17-0o20—02 谈遥感影像在城乡规划工作中的应用 冯伟明 屠志勇 卢 涛 (1.邯郸市地理信息中心,河北邯郸056002;2.邯郸市规划设计院,河北邯郸056002) 摘要:以遥感影像在邯郸市城乡规划工作中的应用为例,分析介绍了遥感影像在城乡规划设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指出遥感影 像是城乡规划工作的重要资料,在城乡规划工作中将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遥感影像,城乡规划,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了遥感影像在邯郸市城乡规划工作中应用的序幕。2005年,根据 近年来,遥感技术(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 邯郸市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需要,邯郸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开 采用法国SPOT5卫星,对邯 统(GPS)等3s技术迅猛发展,3s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展了中心城区规划控制区地质勘察,郸市5 600 km 进行了遥感影像数据采集(数据精度2.5 m)。 日益广泛。尤其是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影像数据精度 根据工作需要利用美国快鸟(quickbird)卫星开展了邯郸 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遥感技术的应用逐渐从“贵族”转向“平 2008年,市中心城区1 200 klll2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获取(数据精度0.6 m)。 民”。目前,遥感影像在城乡规划管理、国土资源管理、防灾减灾、 配合全省三年大变样工作需要,开展了邯郸城市规划建设 突发紧急事件处置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城乡规 2010年,krn2航空遥感影像采集工作(数据精度0.05 m)。2012年, 划管理方面,遥感影像被广泛应用于指导城市发展布局、辅助规 区500 利用美国快鸟(quickbird)卫星开 划审批与决策、城市建设现状研究、旧城改造与古城保护、城乡规 为了配合城市四期总规的实施,划实施情况评估、城乡规划违法监察等管理工作中。本文以遥感 展了中心城市2 200 km 卫星遥感影像采集工作(数据精度 0.6 m)。基本形成了以2年为周期的遥感数据采集频率。 影像在邯郸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遥感影像数据在城乡规划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应用 2003年,建设部首批选定邯郸等10个城市,应用卫星遥感技 1术等先进的高科技手段,配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对重点城市、国 在开展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之前,必须对规划区内地下水的类 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名胜区实施动态监测,以此监督和 型、埋藏、径流,以及地震地质背景、基本烈度等地质情况进行地 促进各地城市和风景名胜区建设严格按规划科学有序进行,拉开 质勘察,对规划区内各场地的稳定性和工程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 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因此,城市化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资源节 施条例”的政策,通过土地的盘整、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水平来提 约型,环境友好型原则,适度发展城市规模。 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鼓励内聚式发展。另一种有效措施是利用城 2.2 对策之二:发展紧凑型城市形态最具可持续性 市绿带来限制城市蔓延。与之类似的措施是确定城市增长边界,  近年来国外提出一种“精明增长”的城市增长理念,这一理念 以保护城市外围的生态区域。 目标是通过规划紧凑型社区,充分发挥已有基础设施的效力,提 参考文献: 供多样化的交通和住房选择来控制城市蔓延 J。中国的城市化 [1]姚士谋,陈振光.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策略的综合分析[J].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正发生深 城市规划,2oo6(sup):60—64.  姚士谋,William Chang,朱振国.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问题 刻改变,小汽车交通正发展成为城市的主要交通工具。城市空间 [2][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5):402・406. 俞瑜,林磊.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国城市化发展可借鉴国外城市发展策略,在发达的小汽车交通的 [3]谢培秀,化的特征[J].发展研究,2010(1):92-93. 美国,城市增长正向“填充式开发、紧凑式发展的方向转变”。其  温玉姣.土地资源浪费拉低城市化效率[N].中国环境报, 目标是使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得到有效利用,更加注重农田和开 [4]扩展体现出强烈的以道路设施为先导的特点,导致城市蔓延。我 敞空间的保护。 2012—11-29.  马强,徐循初.“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 引导城市向紧凑型发展可采取三种措施,其一是政府及规划 [5][J].城市规划汇刊,2004(3):16-21. 部门制定并出台一些鼓励措施,如美国城市出台的“增加公共设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HAO Cheng ̄le (Baotou Vocational SchoolEconomic Trade andManagement,Baotou 014030,Chia)n Abstract:In rapid stage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many problems that have effect on healthy urbanization are gradually exposed.It is necessarily for our country to study urbanization road that we take example by the history and experience on urbanization in foreign developed countries.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the writer puts forward urbaniatiz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that are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Key words:urbanization,healthy development,compact,sustainablestrategy ,收稿日期:2013-04-05 作者简介:冯伟明(1980-),男,工程师;屠志勇(1969一),男,高级工程师;卢涛(1978.),男,高级工程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