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建“智慧校园”工作实施方案

来源:易榕旅网
马神庙街小学

创建“智慧教育标杆校”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甘州区教育局关于开展智慧教育标杆校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现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现制定我校“智慧教育标杆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的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为原则,以建设为基础,应用为支柱,以促进教育改革和质量提高为中心,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校园环境为目标,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老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 长:薛 诚

副组长:张发明 王小平 王爱玲

成 员:赵锦林 马 超 成亮 刘贵 李红艳

李银花

三、学校概况

我校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建有学校总机房一个;学生电脑教室2个,多媒体教室26个(其中一体机25台),百兆光纤接入互联网,建设有学校网站及资源论坛,能满足“智慧校园”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生活的需求且安全性能高;有光纤接入区教育城域网和互联网,教师办公地点安装无线路由器,做到无线网络服务覆盖校园公共场所。

学校重视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目前,教师办公用电脑等74台,师机比超过1:1.3 ,教室、功能室、微机房电脑102台,生机比达到8:1,已为所有教室、教学功能室、实验室提供100Mbps 以上网络接口,做到班班通,配置交互式多媒体电教平台,配有电子白板或触摸一体机,满足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教研活动的开展。

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支持自动播放、循环播放、临时广播。并且安装广告大屏2座,配备数码摄像机2台、数据相机4台,高配置编辑电脑1台,由专人保管、专人负责,做到了摄录、采集、编辑、播出自主化和一体化。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缺乏系统性的校园信息化体系,没有网络中心,软件环境也不尽人意,基础设施部分不能满足需求,信息化管理、校务管理、学

生管理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两年的建设与发展,建成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校本资源库和共建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学科资源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课件、试题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教师考勤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逐步实现多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多处室部分信息共享。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

技术的尝试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尝试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

(三)重点工作

1.成立智慧校园工作室,由校长薛诚任组长,副校长张发明为副组长,全权负责智慧校园标杆校的创建工作。

2.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环境,达到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求。

3.智慧校园云平台的建设,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系统,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资产、科研等智能化管理。

4.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抽调青年骨干教师参与信息化培训工作,率先尝试开设智慧校园创新实验班,借助平板师生开展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5.高标准录播室和微机室的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处室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智慧校园标杆校,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

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