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学音乐课歌唱教学探究

来源:易榕旅网


中学音乐课歌唱教学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中学阶段音乐歌唱教学也逐渐成为音乐教学中最为难以控制的环节之一。结合实际教学现状,必须明确教学中存在的主观问题与客观问题,尝试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歌唱学习的兴趣,培养歌唱习惯,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歌唱信心,最终实现歌唱水平的全面提升。

标签:中学音乐;歌唱教学;策略

中学阶段是性格与兴趣养成的阶段,同时也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阶段。结合在学校中的调查情况来看,超过90%的学生表示自己喜欢音乐,但是喜欢上音乐课的学生却不足20%。究其原因,大多数学生认为中学音乐课程课堂沉闷、歌曲老套、不时尚,同时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中学音乐课堂中没有给自己充足的学习声乐的场景和机会。结合这个结果,为了更好的体现中学音乐课程歌唱教学的价值,現就相关问题简要分析如下。

一、明确问题,重点突破

1.教学中的主观问题

从主观上来看,教学效果与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技术手段以及课堂引导模式都具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师生关系中学生经常处于从属地位,这也会导致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重视不足。另外,一些学生认为音乐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其本身不参与高考的考核,同时自己也没什么音乐细胞,无法走音乐的道路,最终导致其不愿意开口唱歌,降低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2.教学中的客观问题

从客观上来看,我国的教育环境以及教材的选择是导致学生对于音乐课程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会根据教材基础来进行教学,而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样一来就会感觉知识过分专业而学不懂,影响教学参与度。除此之外,一些教材当中的歌曲都是选白十分经典的曲目,而这些曲目本身就与学生生活的年代相去甚远,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进行很好的引导,可能就会导致学生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兴趣,甚至味同嚼蜡,失去了学习的耐心。除此之外,教学中的客观问题可能还包括教师的思维陈旧,课堂教学模式单一以及教学模式狭隘等等,过分重视教材上的教学也会导致学生对于课堂音乐歌唱学习提不起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生活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作为中学音乐教学中常用的途径之一,在应用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阶段,了解学生对于不同音乐的喜好,以此来迎其所好,提升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性。当前许多学生在音乐课学习中提不起兴趣,也大多是由于很多课程标准曲目与生活相差甚远,节奏难度也较大,所以学习时没有热情。比如说在进行校园民谣《踏浪》的教学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引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熟悉作品的风格与情绪,从而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由于本身该民谣就是快节奏的作品,所以可以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来为音乐伴奏,强化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熟悉旋律的同时再进行演唱,就可以避免出现不适应的情况,有效提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水平。

2.丰富教学途径,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是音乐教学最大的禁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要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人,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找到参与音乐歌唱学习的突破口。比如说在进行五线谱知识的教学是,可以先通过适当的考察来让学生了解高音谱号以及低音谱号的区别,如果直接要求学生“举手上台”,那么恐怕不会有学生主动举手上台,这样画错了还会很难看,同时也不利于帮助其他学生明确不同谱号的联系和区别。笔者在进行这个部分的处理时,选择了“大家来找茬”的游戏,选择了几个不同的类似谱号的符号展示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来进行挑选,并指出不同的符号之间的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避免了回答错误的“尴尬”,同时也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性。掌握了图谱才能够最终提升歌唱准确度,提升歌唱教学的实践性。

3.灵活选择教材

灵活选择教材也是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重要途径。当前许多学生对于流行歌曲了如执掌,但是能够熟练唱出课本上经典曲目的学生却十分稀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要想得到学生的欢迎,也必须了解一些时尚的流行歌曲,并通过内部结合与联想教学的方式来进行引导。比如说在进行《雨花石》的教学是,我们就可以通过选择一些李玉刚当前比较有名的时尚曲子来进行教学,学生的情绪就会被调动起来,跟随着老师的节奏进入到歌唱练习当中。

4.重视音乐学习体验

音乐体验学习对于提升歌唱教学效果十分关键。大多数情况下中学阶段的学生会羞于表达,那么提升音乐的体验性就可以帮助其更好的认知音乐的特点,从尴尬与害羞中走出来。比如在学习《雪绒花》这首歌曲时,我就选择了几个男生来采用低八度的方式来参与演唱,取得了良好的演唱效果,学生在体验之后也纷纷提升了歌唱的热情,还报名了中学合唱比赛,取得了不错的名次。

三、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与其他的课程教学不同,歌唱教学最为关键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歌唱信心,让学生“敢唱”。只有敢于表现自己,才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潜力,才能真

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多选择一些鼓励性较强的语言比如说“你学的真快”,“你的乐感很强”, “原来你的声音这么有表现力”等等,这些语言不但可以刺激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树立良好的音乐学习信心,同样也可以激发表现欲,提升课堂配合度,从而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总结:综上所述,音乐课堂本应该是充满乐趣与热情洋溢的,但是受限制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依然无法体会到音乐学习的快乐。结合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创设教学情境,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灵活选取教材,才能够提升音乐教学体验,帮助学生热爱音乐,学会歌唱,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涂睿中学音乐课的非指导性歌唱教学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7

[2]洪瑾宜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环节衔接艺术[J]儿童音乐,2016( 08):68-70

[3]肖婷气息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知识窗(教师版),2015 (10):70

[4]唐萌浅谈初中学生歌唱能力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3( 09):98 99.

[5]胡冰如何搞好中学音乐课的歌唱教学[J]新课程(中学),2010 (04):9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