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免疫试题2

来源:易榕旅网
一、单项选择题

1.与载体偶联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 A.变应原 B.完全抗原 C.半抗原 D.佐剂 E.载体

2.决定抗原与抗体反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 ) A.载体 B.佐剂 C.抗原决定基 D.TI-Ag E.TD-Ag

3.决定某种物质免疫原性因素不包括( ) A.特异性 B.异物性 C.大分子性 D.化学成分 E.结构复杂性

4.甲、乙两种抗原都能与某一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这两种抗原相互称为( ) A.半抗原 B.完全抗原 C.TD-Ag D.TI-Ag

E.共同抗原

5.抗原具有的免疫性能是( ) A.免疫原性 B.免疫反应原性 C.变应原性 D.耐受原性 E.以上均可

6.下列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 ) A.核酸 B.蛋白质 C.多糖 D.半抗原 E.脂类

7.凡具有强免疫原性的物质,一般的分子量应是( ) A.≥10KD B.〈10KD C.〈4KD D.100KD E.10KD

8.蛋白质分子中对免疫原性起关键作用的氨基酸是( ) A.甘氨酸 B.谷氨酸 C.半脱氨酸 D.酪氨酸

E.丝氨酸

9.天然的佐剂是( ) A.多聚核苷酸; B.福氏不完全佐剂; C.福氏完全佐剂; D.百日咳杆菌; E.外毒素

10.兄弟姐妹间进行器官移植引起排斥反应的物质是( ) A.异种抗原 B.自身抗原 C.同种异体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超抗原

11.对人体具有抗原和抗体二重性的物质是 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 B.干扰素

C.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 D.细菌外毒素 E.马抗破伤风血清

12.抗原在机体中不可能诱导出现 A.免疫耐受 B.超敏反应 C.自身免疫性疾病 D.免疫缺陷

E.免疫排斥

13. 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A.抗原的分子量 B.抗原决定基的性质 C.抗原的异物性 D.抗原的免疫反应性

E.抗原决定基的性质、数目和空间构象

14.有的抗原称为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因为 A.B细胞需要胸腺的辅助才能产生抗体 B.TD-Ag刺激机体在胸腺内产生抗体

C.TD-Ag在胸腺中被加工、处理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D.TD-Ag需要巨噬细胞、T和B细胞相互协作,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E.TD-Ag只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15.下列生物制品中一般对人无免疫原性的物质是 A.人血浆丙种球蛋白 B.动物来源的抗毒素 C.类毒素; D.苯胺 E.BSA

16.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与以下所有因素有关除了 A.共价化学键 B.离子键 C.非共价键; D.蔬水键

E.范德华力

17.对人类而言属于异嗜性抗原的物质是 A.人抗白喉外毒素血清 B.BSA

C.破伤风抗毒素 D.ABO血型抗原 E.大肠杆菌O14

18.用间位氨基苯甲酸与载体结合免疫实验动物,制备的抗血清能与哪种物质进行特异性结合反应 A.苯胺;

B.对氨基苯砷酸; C.间位对氨基苯磺酸; D.邻位对氨基苯甲酸; E.间位氨基苯甲酸

19.B细胞识别抗原决定基的特点是 A.特异性识别隐蔽抗原决定基; B.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表面的决定基 C.特异性识别载体决定基;

D.特异性识别载体与隐蔽的抗原决定基 E.特异性识别所有的抗原决定基

20.阿斯匹林、氨基比林引起服用者出现溶血现象,解释的理论基础是依据 A.药物可引起人红细胞溶解 B.通过激活补体而使红细胞溶解 C.由细胞因子引起

D.载体-半抗原结合效应所致 E.由针对药物的抗体引起 二、X型题

1.决定某物质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是( ) A.含有大量不同抗原决定基,分子量>10KD者 B.蛋白质组分中含有较多酪氨酸。 C.分子量<4KD

D.含有较多的芳香族氨基酸 E.与宿主亲源关系远近无关

2.可作为人工结合抗原试验的载体分子包括( ) A.牛血清白蛋白 B.鸡卵白蛋白 C.二硝基苯 D.DNA-蛋白质 E.天然糖蛋白

3.抗原的抗原性是由抗原决定基的( )所决定 A.决定基的性质 B.决定基的数目 C.决定基的大小 D.决定基亲源关系 E.决定基的空间构象

4.不能被T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基有( ) A.载体决定基、隐蔽性决定基 B.半抗原决定基、功能性决定基

C.半抗原决定基、顺序性决定基 D.隐蔽性决定基、T细胞决定基 E.构像决定基 、不连续决定基

5.可被免疫系统视为“非己”抗原的包括( ) A.RBC、淋巴细胞; B.脑组织、卵子; C.眼晶体、甲状腺; D.前列腺、心肌组织 E.精子、卵子

6.对人免疫系统而言属于非已抗原的是( ) A.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异种动物血清; B.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组织细胞; C.ABO和Rh血型抗原 D.大肠杆菌

E.结合化学药物的组织细胞

7.下列抗原中属非TD抗原的是( ) A.类毒素、外毒素 B.脂多糖、荚膜多糖 C.聚合鞭毛、内毒素 D.卵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 E.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DNA-聚蔗糖 8.福氏完全佐剂主要成分有( ) A.羊毛脂 B.卡介苗

C.百日咳菌 D.石蜡油 E.抗原

9.载体效应试验中可产生高效价抗DNP抗体的是( ) A.初次:BSA-DNP,再次BSA-DNP B.初次:OA-DNP,再次BSA-DNP C.初次:OA-DNP,再次OA-DNP D.初次:BSA-DNP,再次DA-DNP E.初次:BSA-DNP+OA,再次OA-DNP 10.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 ) A.不是种属特异性抗原;

B.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与此抗原相关 C.是一种共同抗原;

D.与人血型抗体的产生有关; E.可引起交叉反应 二、X型题

1.决定某物质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是( ) A.含有大量不同抗原决定基,分子量>10KD者 B.蛋白质组分中含有较多酪氨酸。 C.分子量<4KD

D.含有较多的芳香族氨基酸 E.与宿主亲源关系远近无关

2.可作为人工结合抗原试验的载体分子包括( ) A.牛血清白蛋白

B.鸡卵白蛋白 C.二硝基苯 D.DNA-蛋白质 E.天然糖蛋白

3.抗原的抗原性是由抗原决定基的( )所决定 A.决定基的性质 B.决定基的数目 C.决定基的大小 D.决定基亲源关系 E.决定基的空间构象

4.不能被T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基有( ) A.载体决定基、隐蔽性决定基 B.半抗原决定基、功能性决定基 C.半抗原决定基、顺序性决定基 D.隐蔽性决定基、T细胞决定基 E.构像决定基 、不连续决定基

5.可被免疫系统视为“非己”抗原的包括( ) A.RBC、淋巴细胞; B.脑组织、卵子; C.眼晶体、甲状腺; D.前列腺、心肌组织 E.精子、卵子

6.对人免疫系统而言属于非已抗原的是( ) A.病原微生物代谢产物和异种动物血清;

B.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组织细胞; C.ABO和Rh血型抗原 D.大肠杆菌

E.结合化学药物的组织细胞

7.下列抗原中属非TD抗原的是( ) A.类毒素、外毒素 B.脂多糖、荚膜多糖 C.聚合鞭毛、内毒素 D.卵白蛋白、牛血清白蛋白 E.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和DNA-聚蔗糖 8.福氏完全佐剂主要成分有( ) A.羊毛脂 B.卡介苗 C.百日咳菌 D.石蜡油 E.抗原

9.载体效应试验中可产生高效价抗DNP抗体的是( ) A.初次:BSA-DNP,再次BSA-DNP B.初次:OA-DNP,再次BSA-DNP C.初次:OA-DNP,再次OA-DNP D.初次:BSA-DNP,再次DA-DNP E.初次:BSA-DNP+OA,再次OA-DNP 10.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 ) A.不是种属特异性抗原;

B.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的肾小球肾炎与此抗原相关 C.是一种共同抗原;

D.与人血型抗体的产生有关; E.可引起交叉反应 11.类毒素( )

A.由细菌外毒素经处理而得到 B.主要由脂类和糖基组成 C.与外毒素有相同的免疫原性 D.与外毒素有相同的毒性; E.对人无毒性

12.胰腺高血糖激素( ) A. 具有免疫原性;

B.羧基端可被杀伤T细胞识别 C.氨基端可被B细胞识别; D.具有抗原性

E.羧基端为B细胞决定基

13.ABO血型抗原在人体可引起以下哪几种抗体产生( ) A.抗B抗原的抗体; B.抗O抗原的抗体; C.抗A抗原的抗体; D.抗AB抗原的抗体; E.以上均对

14.对于牛血清白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只有一个抗原决定基

B.具有可被T和B细胞识别的抗原决定基 C.是载体,无抗原决定基 D.有多个互不相同的抗原决定基 E.单独注射不能诱导抗体产生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分子抗原常为多价抗原 B.抗原不一定都是免疫原 C.抗原不一定是异体物质

D.半抗原虽无免疫原性但可与相应抗体结合 E.“异物”即指异种物质 16.佐剂( )

A可非特异性地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

B.可促进TH细胞的活化,增强体液或细胞免疫应答 C.可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 D.可增加抗原分子表面的化学基因 E.可增加抗体产生量

17.下列哪种物质能成为免疫原( ) A.与蛋白质结合的DNP

B.与红细胞结合的青霉素代谢产物 C.类毒素 D.细菌蛋白 E.氧化铝

18.有关抗原决定基描述错误的是( ) A.能与所有T细胞TCR结合

B.与抗原特异性有关 C.可T或B被细胞识别

D.一个抗原分子上仅有一个决定基 E.并非所有的决定基都能激发免疫应答 19.TI-Ag( )

A.结构复杂决定基种类多 B.刺激机体产生IgM抗体 C.引起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D.需TH细胞辅助 E.不能诱导免疫记忆

20.可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是( ) A.免疫原; B.半抗原; C.半抗原+载体; D.异种物质

E.胚胎期机体免疫细胞未曾接触过的物质 答案:

三、单选题:1.C 2.C 3.A 4.E 5.E 6.B 7.A 8.D 9.D 10.C 11.E 12.D 13.E 14.D 15.D 16.A 17.E 18.E 19.B 20.D 四、多选题:1.ABD 2.ABDE 3.ABE 4.BCE 5.BCE 6.ABCDE 7.BCE 8.ABD 9.ACE 10.ABCDE 11.ACE 12.ABCD 13.AC 14.ACE 15.ABCD 16.ABCE 17.ABCD 18.AD 19.BE 20.ACD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