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隧道结构自防水施工

来源:易榕旅网
隧道结构自防水施工

1、防水隔离层铺设

隧道洞内满铺防水层,防水层采用隧道专用防水卷材,采用热风双焊缝施工工艺;隧道衬砌变形缝设橡胶止水带,施工缝设臵膨胀橡胶止水条。

混凝土衬砌施作时,应将喷层的粉尘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衬砌断面的内轮廓、中线及标高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采用钢管脚手架组合成防水板挂设支架,按规范要求铺设防水板。

(1)隧道防水隔离层施工工艺 详见《隧道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隧道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开挖前围岩预注浆止水 隧道开挖 初期支护施工 初支压注水泥浆液 喷射混凝土基面修整 防水砂浆找平

吊挂孔测量定位

打设吊挂孔

防水板焊接 孔内塞木楔及挂钉

焊接质量检验 防水板挂设支架

无纺布与防水板地面组合 防水层挂设 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施工

(2)防水隔离层铺前工作

①测量隧道坑道开挖断面,对欠挖部位加以凿除,对喷射混凝土表面凹凸显著部位应分层喷射找平;外露的锚头及钢筋网应齐根切除,并用水泥砂浆抹平。喷射混凝土表面凹凸显著部位,是指矢高与弦长之比超过1/6的部位应修凿、喷补、使混凝土表面平顺。

②检查防水板有无断裂、变形、穿孔等,保证材料符合设计、质量要求。 ③检查施工机械设备、工具是否完好,并检查施工组织计划是否科学、合理等。

(3)防水隔离层铺设主要技术要求

①防水层所用材料应符合图纸的要求。采用的土工布及防水板,应具有耐老化、耐细菌腐蚀、有足够强度及延伸率、易操作、易焊接且焊接时无毒气的特点。施工前提供样品及出厂检验证件送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②防水层在二次衬砌灌筑前进行,施作地段在爆破的安全距离以外,铺设表面应保证圆顺。显著凹洼的初期支护表面应分层喷射找平,截除外露的锚杆头和钢筋网头,注意防水板搭接良好,以保证防水层与喷层能基本密贴。

③防水层铺设要求 a、固定防水层,一般采用钢钉,其间距为拱脚0.5~0.7m,边墙1~1.2m,在凹洼处应适当增加固定点。固定点之间的防水层不得绷紧,以保证灌筑混凝土时板面与混凝土面能密贴。

b、两防水层之间的接缝可采用热楔焊接法或其他方法进行连接;用热楔焊接法时,其焊接温度和速度应根据材质由试验确定。

c、两防水层搭接宽度为100mm,焊缝宽度不小于25mm。

d、当发现层面有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当喷层表面漏水时,应及时引排。 e、防水层可在拱部和边墙按环状铺设,并接规范要求的接合方法进行。 f、防水层接头处应擦干净,接头处不得有气泡、折皱及空隙;接头处应焊接牢固。

g、防水卷材应与土工布密切叠合,整体铺挂。

h、防水层纵横向一次铺设的长度,应据开挖方法和设计断面确定。铺设前应先行试铺,并加以调整。防水层的连接部分,在下一阶段施工前应保证好,不得弄脏和损坏。

i、防水层属隐蔽工程,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其质量,作好接头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4)防水层质量检查方法

隧道防水隔离层施工,必须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制,并认真地填写隐蔽工程核查验收证。在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应详细记录外,应立即进行修补,不合格者应坚决返工。

详见《防水隔离层质量检查方法》。 2、变形缝防水

隧道防水隔离层施工,必须建立健全质量检验机制,并认真地填写隐蔽工程核查验收证。在质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应详细记录外,应立即进行修补,不合格者应坚决返工。

详见《防水隔离层质量检查方法》。

防水隔离层质量检查方法

序号 检查方法 检查内容 ①用手托起防水板,看其是否与喷射混凝土层密贴。 1 直观检查 ②看防水板是否有被划破、扯破、扎破等破损现象。 ③看焊缝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焊、假焊、烤焦等。 ④外露的锚固点是否有塑料片覆盖。 ①②③④项同上。 2 焊缝检查 ⑤每铺设20~30米,剪开焊缝2~3处,每处0.5米。看其是否有假焊、漏焊等现象。 ①②③④项同上。 3 漏水检查 ⑤焊缝采用双焊缝,进行压水(气)试验,看其有无漏水(气)现象。

防水隔离层质量检查方法 序号 检查方法 检查内容 ①用手托起防水板,看其是否与喷射混凝土层密贴。 1 直观检查 ②看防水板是否有被划破、扯破、扎破等破损现象。 ③看焊缝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焊、假焊、烤焦等。 ④外露的锚固点是否有塑料片覆盖。 ①②③④项同上。 2 焊缝检查 ⑤每铺设20~30米,剪开焊缝2~3处,每处0.5米。看其是否有假焊、漏焊等现象。 ①②③④项同上。 3 漏水检查 ⑤焊缝采用双焊缝,进行压水(气)试验,看其有无漏水(气)现象。

3、施工缝防水

隧道结构混凝土施工时尽量少设施工缝,设臵施工缝时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薄弱环节,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橡胶双止水条。

(1)用焊接于主筋上的短钢筋固定挡头板。

(2)挡头板上钉设木板,以便混凝土形成止水条预留槽。 (3)挡头板上涂抹脱模剂。

(4)挡头板必须牢固,且与二次衬砌模板结合严密,确保混凝土施工时不漏浆。

(5)一侧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除挡头板。

(6)一侧混凝土墙面必须进行修整、凿毛,施工时不能凿除预留槽。 (7)清除混凝土残碴及积水,干燥后才能安装止水条,安装后用湿固性环氧树脂均匀涂刷槽口基面,风干后贴止水条,并用水泥钉辅助固定。

(8)混凝土施工时,禁止振捣器碰撞止水条。

(9)遇水止水条选用20~30mm缓凝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止水条定位后至浇筑下一道混凝土前,应避免长时间被雨水和其它浸入水浸泡。止水条按头处采用对的方式,同时在对接部位再粘贴一段止水条,其两端搭接不少于50mm。

(10)环向施工缝每8~12m设臵一道。 4、防水隔离层安全保护措施的技术措施

结构防水是隧道工程最关键的工序,直接影响着隧道结构的安全、美观及运营效果,其施工工艺复杂,操作细致,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先进、可靠的施工方法和有效的技术措施,以达到好的防水效果。

(1)在二次衬砌前,严禁在铺设防水隔离层的地段进行爆破作业;模筑混凝土时,严禁模板、堵头等损坏防水隔离层。

(2)隧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防水层铺设完毕后进行钢筋绑扎与焊接,在进行钢筋绑扎与焊接时必须采用铁皮和石棉垫对防水板进行保护,以免刺穿防水板。

(3)为避免对防水板的损伤,防水板铺设采用无钉铺设施工工艺。防水板制作时安装吊绳,施工时采用电钻在初期支护面钻孔,内设木楔,木楔外面钉铁钉,将防水板吊绑在铁钉上,防水板吊绳处为双层板。

(4)防水板焊接采用双重搭焊,其搭接长度为1米,并采用现场热焊,防水板焊接后必须对其焊缝质量进行检查。

(5)止水带、止水条必须具有可靠的耐久性、耐穿性、耐腐性和耐湿热老化性。变形缝和施工缝尽量避开防水板接缝。若重合,变形缝和施工缝外防水板必须采用搭接,并在接缝前后1米范围多涂一层聚氨脂涂料。沉降缝止水带采用钢筋夹固定,并准确居中;施工缝施作时,先浇混凝土施工缝处预留凹槽,其深度为止水条厚度的一半,在后浇混凝土前,保持槽内干燥,再粘钉止水条,以防止水条在未浇混凝土时而膨胀完毕。

(6)施工中作好开挖的临时支护和初期支护的防排水,以确保防水层在无水的环境下进行铺设,涂料防水必须在洁净干净的基面上进行。

(7)作好防水层与二次衬砌之间的纵向排水管和横向泄水管,以排除二次衬砌与防水层间的少量渗水。

(8)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时,可在隧道拱部预埋注浆管。初支和二次衬砌施工完毕后,对初支和二次衬砌背后空隙压注水泥浆,以达到更佳的防水效果。

(9)严格控制防水材料质量,不合格材料禁止采购使用。

防水层铺设完毕后,需严格对防水层的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补、返工或重作。

(10)配备专业防水作业人员,选用有防水施工经验和操作细致认真的施工人员从事防水施工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