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应用・ 浅谈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保证措施 牟淑琼 摘 要:后浇带是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了克服因温度、收缩而可能产生有害裂缝而设置的变形缝,经一定时效后再进行 后浇封闭,形成整体结构。由于结构由后浇带连成整体,因此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与结构质量休戚相关。后浇带处往往断面大,钢筋密集 模 板支设难度大,特别是杂物垃圾容易落入,清理十分困难,若清理不彻底将会影响结构质量。本文将对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中存在问题进 行了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措施,论述了后浇带施工工艺以及其质量保证措施。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技术;措施 后浇带是一种防裂缝措施。由于钢筋混凝土在不同的温度 池,密集的地梁下部钢筋被埋在很深的沉积物中,清理条件极 下收缩的程度和膨胀的程度不同,产生有害的裂缝是不可避免 其困难。 的。只有在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的约束下对墙体、横梁、和底 (5)防水保护层上没有设置隔离层,剔凿后浇带中混凝土、 板进行留设施工裂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多个部分,通过构建 的自然物理收缩或膨胀的原理,在一定的时间之后进行混凝土 的填充,将多个结构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后浇带的特征是:可以根据结构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材 料进行浇注;后浇带的强度一定要比其联接的构建部分高;对 待模板的消耗措施上,后浇带要防止新老混凝土因施工时间的 不同而产生构建裂缝。 后浇带能起到沉降缝、伸缩缝的作用,而可以避免设缝的 麻烦。后浇带能有效地分化大面积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减少混 凝土裂缝的产生,从而保证地下室底板、外墙的抗渗漏能力。但 是,若施工措施不当,施工质量则很难保证,后浇带就会成为 地下室结构的薄弱带、渗漏的薄弱带。本文就工程实践中的一 些做法,提出以下关于地下室底板后浇带施工的技术措施,供 同行们参考使用。 1存在问题 (1)底板后浇带常常因为作业条件差,难以清理完善,后浇 混凝土难以保证质量,而使地下室地梁、底板的混凝土截面受 损、下部钢筋失去混凝土保护,使后浇带成为结构薄弱带。 (2)清理底板后浇带时,在密集的梁、板钢筋丛中进行凿 剔、出渣等清理作业,作业条件非常困难,稍不慎又会凿破板 底的防水保护层、损坏下部的防水层。某工程底板后浇带封闭 后变成了地下室底板堵漏的主要对象。某工程底板后浇带随着 混凝土的封闭即出现细小的泉涌现象。某工程先后反复清理、 隐蔽检查13次方才最终验收合格。 2原因分析 (1)底板后浇带位置低洼,位于建筑物相对最低洼的地方, 非常容易汇集积水、淤泥、垃圾等。 (2)后浇等待的时间长(伸缩后浇带不少于42天,沉降后浇 带在主体封顶之后封闭,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清理维护 工作量大,费用高。于是会疏忽维护而使之成为积水池、垃圾 坑。 (3)管理手段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手段,存在问 题比较容易被忽视、被掩盖。后浇带到期准备封闭时,因清理作 业条件困难,不愿作大的清理投入,忽视质量,草率了事。 (4)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对排渣、清淤问题考虑不充分,没有 设计排水、排渣通道,污水、杂物落入后,不能够顺利排出,积 淀成害。尤其是在横穿后浇带的地梁位置,形成深深的泥水渣 砂浆废渣时,凿破板底防水保护层,损坏防水层。 (6)后浇带止水构造设计不当。有些设计者将中埋式止水钢 板设计成向下弯折的形状。 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向下弯折的止水钢板并不能“盖 住”上升的水流。反而会造成下列问题:1下折的钢板下侧空间 很小并处于背视状态,给清理工作造成障碍,使钢板下侧难以 清理完善:2后浇混凝土时,下折的钢板又会聚集气体使混凝土 不能充实,形成混凝土缺陷。止水带的止水机理应当是:在一 个延长了的水的渗流路径上,通过密实混凝土与止水带之间的 紧密贴合来阻断水流。所以,设计中埋式钢板止水节点时,应将 止水钢板向上弯折才是正确的作法。这样同样可以实现钢板的 止水功能,又避免了使钢板下侧形成混凝土空洞。 (7)钢丝网、快易收口网等封堵材料安装使用不当,例如:将 钢丝网揉成团状进行塞堵、将快易收口网重叠起来使用等,都 会使施工缝形成疏松混凝土并难以凿剔出密实的混凝土面,而 造成混凝土缺陷,成为渗漏通道、结构薄弱带。 3技术措施 (1)施工方案设计时,应设计排渣、清淤通道。通道的最高 点应当低于地梁的底面标高50mm以上,并且应有3‰以上的排 水坡度,坡向排水端头的积水坑。排渣通道应有一定的深度, 清理时,其中的泥水可以由通道清理到集水井排出,不容易清 理走的(剔凿产生的)块状固体垃圾,可以就地存储在该空间里 (有机质垃圾须清理走)。积水坑应设在地下室底板平面范围 以外,后浇混凝土时,用砖胎模封堵排渣通道的端头,在砖胎 模内侧补做防水层与地下室外部防水层连接封闭。为节省后浇 混凝土,排渣通道的断面可设计成倒梯形。 (2)在防水保护层上增加设置隔离层,以方便凿剔清理工 作。该隔离层可起到保护防水保护层的作用,使防水层得到双 重保护。该隔离层可使用薄铁皮、防水卷材等制作。 (3)若设计中埋设金属板止水节点构造时,金属板应向上弯 折。止水金属板应设计成v字形,v字的扩展角宜在160。左右,即 两边各上翘10。左右。V字的顶端应设在底板施工缝的先浇混凝 土一侧。 (4)钢丝网不得揉成土团状使用,快易收口网应单层使用, 应尽可能使用木模封堵混凝土。工程实践经验证明:在钢筋密 集的部位使用木模,其封堵混凝土和将来易于清理的效果要好 于快易收口网、钢丝网等。 (下转第9O页) 日圜日圆75 ・市场纵横 iPad等平板电脑的触摸屏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因此基于这 素。如在说明性的图示中使用动画演示,使用幻灯片展示组图, 个平台的应用可以考虑多开发些互动触摸功能,有的也许并没 在新闻报道中加入同期声音频,或是在页面中放入相关的视 有实质作用,却可以增加使用和阅读中的趣味性。比如((Once 频拓展视听途径等。国内的报刊杂志应用的多媒体意识和对多 Magazine))、《GQ中国》等应用,许多图片页通过点触可以出现 媒体的运用还比较薄弱。《财经》App应用在杂志中的广告页上 图示和说明文字,甚至出现正文的链接,而再次点触就可隐藏 常常使用视频广告和其它互动小功能,取得了不错的评价和效 这些信息,完整地欣赏图片。((Once Magazine))有些文章页面 果,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边缘会出现一个“拉手”,用手指把它“拉”出来,会显示出名 3.4.5推送 单、时间表之类的拓展信息。((Project))在图片中时常使用这 推送功能是基于iPad平台的应用程序一个独特的创新功 种触摸功能,如点触一个钱包,钱包就会动态打开展现出其中 能。用户选择接受某个资讯类应用的推送信息之后,在有重要 的内容;擦拭一片土地,擦拭过的地方露出文章标题等。《财 资讯、更新信息时,即使在没有开启应用的情况下,系统也会如 经》App也把这种擦除功能用在了自己的广告页中,在国内应用 电脑网页的弹出窗口般弹出推送信息提示,用户如对该信息有 中尚属先进。 3.4.3菜单功能 兴趣,可以通过点触快捷打开程序进入需要的地方。这样对于 用户来说,可以及时得到所需信息的提醒,对于开发商来说,可 往往会惹恼用户。 菜单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应用程序提供的辅助功能菜单,为 以吸引用户更多地进入和使用该应用程序。但过多的推送信息 不影响阅读,通常会半透明显示,或自动隐藏。根据应用不同, 上包含以下几个功能: 其开发的菜单功能也各不相同。国内报刊杂志类应用菜单基本 4小结 以iPad为代表的平板电脑,作为娱乐工具和媒体工具在 书店/书架切换。通过这种切换到书店或书架,选择购置新 大众中被使用,时间还不长,普及率也不高。针对lOS系统、 刊物,还是开始阅读已有的刊物。 Android系统、Windows系统等平板电脑的App应用也在不断的 书签/收藏。书签用来保存阅读进度,收藏用来保存喜爱 探索和进步中,国内报刊杂志类应用开发更是刚刚起步。用户 的文章。 体验本就是个主观的概念,无法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这些为 目录。目录功能提供给用户电子杂志的文字目录或缩放 这个课题的研究造成了困难,也是本论文很大的缺陷。本文以 图,支持快速浏览和点击选择想要阅读的文章。 iPad为例,对目前国内报刊杂志类App应用现状和用户体验进 搜索。有些应用的搜索功能相当好用,通过关键词可以搜 行观察和分析,提供的仅是一家之言,只希望为媒体开发此类 索到该期杂志或所有已下载杂志中的相关文章。 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思路,希望有助于推动新闻出版业 分享。分享是电子阅读作为新媒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因 的转型,以及为其如何利用平板电脑终端进行更好的传播提供 为新媒体的核心理念是互动和分享,不仅是人机互动,更是人 思考。 与人的互动。报刊杂志类应用的分享功能,通过与最流行的社 交工具微博、SNS以及邮箱的连接,可以轻松实现阅读过程中的 互动和分享。 3.4.4多媒体 [参考文献] [1]尹良润.((iPad:不仅是终端,更是平台》,J,《中国记者》2011年第3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项目编号:l0YJc860055>). 2]余淮淮.《传统媒体iPad运用观察》,J,《中国记者》2011年第l期. 电子阅读虽脱胎于印刷出版物,和印刷出版物最大的不同 [在于可以在普通文字阅读之外加入动态效果和其它多媒体要 (上接第75页) (5)底板施工时,应在混凝土凝固前及时清理后浇带中的混 凝土溢流物,可采用高压水冲洗等办法。 设置排渣通道和增加隔离层,会增加一些直接费用,但因 其方便了施工和能够保证质量而可以节省一定的清理费用和后 造相比,其混凝土增加量等较小,相对还是比较经济的。 (6)加强后(待)浇期间的维护管理:后浇带预留完成后,应 期的堵漏费用,所以,综合评价并不浪费。进而,与超前止水构 在后浇带两侧设置挡水坎,并及时加盖封闭,尽量避免污水、 垃圾落入。在达到后浇期龄时,及时安排浇筑混凝土。 (7)严格验收控制。底板后浇带隐蔽验收时,应摄取图像 [参考文献] (14). 资料,对清理的完成情况拍照证明之,使存在问题不容易被掩 [1]杨贻彬.后浇带施工的重要作用和技术手段浅析[J]科技资讯,2009 盖。在编制施工方案、监理细则时应具体明确拍照部位。图像 应重点反映地梁位置、墙板交接处等部位的清理情况。这样, 能比较有效地制约人为因素的忽视,敦促保证质量。 [2]《建筑施工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第四版. [3]《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验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第 三版. 4经济比较 [4]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