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研究 生会很快进入意境,展开丰富的联想,边吸吮多瑙河春天的泥 土芳香,边感受着乐曲的活力与力量。又如在欣赏《生活是这样 美好》时,剪辑一段与乐曲内容相一致的影像让学生视听,同时 配以生动的语言把学生的思绪带到一个依山傍水,一轮红日从 东边冉冉升起,给绿油油的田野披上了一套金灿灿的纱巾,百 灵乌放声歌唱、百花齐放、吐露着诱人的芳香,柔风吹、江水荡、 两岸山影叠翠,好一幅妩媚秀丽的诗画。我们放开喉咙幸福地 歌唱,自由地飞翔,快乐地成长。使学生首先从视觉听觉上产生 美感,学生情趣盎然,并在融视、听艺术于一体的情境中获得美 好的艺术享受,得到美的陶冶。而且诗、词、画、音乐在这里完美 地融为一体,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教 学使学生产生了共鸣,真正达到音乐教学中“以音育情、以情传 情、以情感情”的目的。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情不 自禁地萌生喜爱音乐的兴趣及参与音乐活动的强烈愿望。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强调,音乐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充 分调动听觉、视觉、感觉和思维等多种心理因素共同完成的过 程”。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我们难以实现这一点,而多媒体的应 用,为我们实现了这一目标开辟了重要的途径,提供了有力的手 段。高师音乐课的教学应充分运用多媒体,运用现代化的“计算 语文阅读教学应对一多元阅读|机音乐’墩育,使学生们掌握计算机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电脑 福州第十八中学作曲、配器、电子乐器演奏、电脑音乐制作、乐谱打印、音乐教育 软件应用,音乐欣赏,小乐队编配等。还可通过计算机学习音乐 边缘学科知识,在学科交叉知识综合运用方面互相渗透。使学生 们深切地感受到当代音乐教育与科学技术“联姻”的新观念、新 思维、新发展和现实功效,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 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并逐步成长为 符合未来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搞好音乐教学的前提和 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本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 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走向热爱音乐的道路, 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充分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音 乐,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进而树立 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参考文献: 【1]姚思源:音乐教育,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 【2】刘建会:时代需要高雅艺术,中国音乐教育,1998年第 2期。 【3】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4]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商务印刷馆,1979年。 【5】匡惠:音乐欣赏基础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年。 【6]贾俊萍: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中国音乐教育2005年。 【7】张洪岛: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8】马慧玲:欧洲古典名曲欣赏,北京出版社1985年。 (责任编辑:林文瑞) 【摘要】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 的一种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经验、思 想的基本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社会生 活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阅读的多 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阅读 现象。“多元阅读”时代的到来,给阅读 教学带来的冲击已经受到广大语文教 师的重视,面对这一现实,语文的阅读 教学上很多教师作了很有效的尝试,也 给了我们深远的启示。 【关键词】多元阅读;想象力;深层 思维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从“2007年 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传出信息,当代青 年阅读呈现四大趋势:从纸质图书的阅 读到电子与纸质图书并存;从学习性阅 读向休闲性阅读转变;从被动阅读向主 动参与式阅读转变;深阅读减少、浅阅 郑秀萍 读增加…0的尝试与思考 1。可以说,多元阅读正极大地 影响和改变着学生们的阅读习惯,也对 我们的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极 大的挑战。由此带来的文本阅读的通俗 化、多元化、图文化、电子化以及网络 化,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阅读 方式,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 领域。 有人认为,多元阅读时代青少年学 生想象力、深层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 极大的限制,如著名的童话大王郑渊洁 就认为,读图弱化了青少年的想象力: 要鼓励孩子回归文字阅读,没有什么图 画,孩子们才容易从文字想象背后的东 西E 。图画、影像固化了人物的形象, 限制了想象的空间,也就限制了文字带出的想象的快乐,削弱 了文学的魅力。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社长王一方曾指出:“图像 是人类表达最初思维的方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如果不积 极地从图像阅读转型到抽象的文字阅读,孩子的思维和心灵 很难进入到更高的境界。迷恋动漫,无法完成儿童向青少年过 渡时的知识积累和性格培养。”Ea】图画以及影视作品等,消除 了符号的所指到能指之间的思维过程。重“图’轻文,会让轻松 的感性层面冲淡沉重的理性思维,导致青少年思维深度的弱 化。 阅读的多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阅读现象。 “多元阅读”时代的到来,给阅读教学带来的冲击已受到广大 语文教师的重视。面对现实,关键在于引导孩子读什么,怎样 读。这里我援引两个案例。案例一,著名的特级教师、清华大学 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曾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执教了《(我 爸爸)绘本与作文教学》的公开课。整个教学流程是这样的:指 导读图——模仿、进行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说 几句话——体会围绕一个意思说几组话(从网络图到写作提 纲)——学生课堂完成图文并茂的对爸爸的一句描述——延伸 拓展:课后继续用写和绘画结合的方式写有关爸爸的几句话, 做成自己的一本书。 案例二,在新西兰,1994年由政府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 就把视觉语言作为一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注重培养视像能力 和发布能力。此项能力分为八级,通过分阶段的学习,学生形成 最终的成果:能亲自规划和制作电视录像、广告以及电子报纸 等等,从而完成教学目标。无独有偶,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在适应 “多元阅读”时代的阅读教学上作了尝试,把传统的听说读写能 力与高科技媒体(电影、电视、网络等)相关的能力相结合,分成 不同的级别进行有效的训练教学。以二级能力为例,学习目标 为:观看、阅读、聆听含有简单资讯或实际信息的媒体制品,并 叙述从中学到什么:制作一些简单的媒体制品。能力目标:通过 观看、阅读、聆听媒体制品获取信息,完成指定的任务,(如观看 电视中或阅读报纸上的天气报告);区分电视上或广播中的广 告和节目,区分杂志或者报纸上的广告和文章;区分不同的科 学技术(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制作一些简单的媒体制品(如 广告等)。 从这两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家都在尝试解决“多元 阅读的时代”阅读指导亟待要解决的两大问题(想象力、深层思 维能力),并作了很有益的尝试。 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学生反映活泼、放松,课堂气氛热烈,每 个孩子都有话可说,而且说得生动可爱。这是一堂生动有效的 作文指导课,窦老师借用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绘本图画书作为 介质,指导孩子们观察、说话、写话。在这堂课中,窦老师将读图 能力与纯文字的表达结合得更加紧密,让这些七八岁的孩子, 不仅读懂了画面,而且也读懂了画面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更 难能可贵的是,窦老师还激发了孩子们想象的空间。用窦老师 自己的话说就是:“在引导学生看图,学习词句,理解文本的同 时,特别注重鼓励学生大胆表达,提高孩子们对文本感情的理 解与发掘,把学生引向对父子之间爱的认识与体验。”…直观 生动的画面、影像给读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逼真感,制约与束 缚了人们的思维。文本阅读时,教师根据文本内容,借助想象, 在头脑里再造文本所描绘的人物、场景、情节、思想等等,并且 联系现实使文本与现实贯通,丰富文本的内涵,进而体会“一千 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想象的快乐。国外同行身处 “多元化阅读”的时代,他们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在培养阅 读、理解、说明媒体制品的传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将这一能力 教学法研究 发展成为了更深层次的思维——制图能力。 综上所述,在多元阅读时代,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集 各家所长为我所用,让各种阅读的方式服务于语文教学。 1、利用丰富多彩的媒体资讯,弥补学生阅读经验的不足。 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作品我们并不缺乏,但对于涉世未深的 学生们来讲,阅读教学时有必要借助各类的资讯,给他们还 原作品背景、时代文化特征等,以消除带来的阅读的距离感, 让学生“浅入深出’’走进作品,理解作品,进而喜欢作品,创作 作品。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多元阅读手段的比例应有所不同, 教师在教学时应作其作相应的调整和恰当的处理,用适当的多 元阅读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服务于文本阅读的目 的。不能丢弃纯文字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坚实的读文 能力,才能将思维成果纪录并保存下来。 3、教会孩子多元化的阅读方式。训练学生“多元阅读”能 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阅读变迁,也是提高学生阅读能 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利 用多种形式表征信息,让学生能够综合阅读,从而训练学生多 元阅读的转化与配合。[5] “在一个多元主义的时代,阅读理应是有着不同方式、不同 层面和取向多元的阅读,它既可以是重理性的,也可以是重感 性的;既可以是平民主义的,也可以是精英式的:既可以是深层 解读,也可以平面化感受。”[6 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让孩子忘 记文字的世界,将孩子们带出沉湎于图像、影视等快餐阅读的 泥沼,通过阅读与书不断对话,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生 存在终身学习时代的孩子,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 元的观念,不至于手足无措。 参考文献: [1】刘文宁:《多元阅读时代,政府该做什么?》,《工人日 报)),2007-9-1 0。 【2】【3】胡根林:((读图时代:我们教孩子怎么阅读》,(馓学 与管理》,2006年第11期 [4]窦桂梅:((作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漓江出版社, 2007年9月第一版,第163页。 [5】http://v.vw.sabedu.net/banx—aite/xxjy/sxh/xxh l9.htm. 【6】 本,平民主义的快乐阅读》,(认民日报海外版》, 2007年12月24日。 (责任编辑:赖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