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习: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 含答案

高考历史复习专项练习: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 含答案

来源:易榕旅网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课后练习(1)

1. 明朝后期开始,中国的赋税基本上是征收货币。对于这一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客观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②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③反映出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④表明重农抑商政策破产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①②③

2. 商朝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达,主要依靠(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良好的自然环境 C.先进的奴隶制生产方式 D.农作物品种多

3.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 A.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农民的地位比奴隶有所提高

B.封建制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诸侯国争霸需要发展生产

4.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小农经济具有稳定性 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

D.小农经济只需要一些简单的劳动工具

5.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一有关七仙女和董永美丽传说的戏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这就是( )

A.男耕女织的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B.冶炼技术世界领先

C.戏曲艺术独领风骚 D.刀耕火种是主要耕作方式

6. “直到……1820年, 中国的总产值(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 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值总与12%, 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 0%)。”对上述材料理解最确切的是( ) A.鸦片战争前中国已经开始工业化进程 B.当时中国经济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C.工业革命对欧美经济发展的影响尚未体现 D.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

7. 井田制和均田制是中国古代两种有名的土地制度,二者的最大相同点是( )

第1页 共4页

A.都使用曲辕犁耕作 B.都是封建土地制度 C.都属于小农经济

D.都是名义上的土地公有制

8. 下列有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B.商周时期普遍使用青铜农具

C.隋唐时期出现的曲辕犁一直为后世沿用 D.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江浙地区 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由于经营规模的狭小和分散,劳动效率低下,这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大事记

1842年《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规定关税协议。 1843年《南京条约》附件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的特权。 1858年《天津条约》增开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等。 1863年清政府任命英国人赫德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2)根据材料三大事年表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三 在二战后期,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建立“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的方案,规定各国必须缴纳资金以建立这一基石,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缴纳资金份额的多少。 英国不满美国的方案。英国财政部顾问、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主张建立 “国际清算联盟”。联盟采取透支的方式提供信贷……各国在清算联盟中所承担的份额,以二战前三年平均贸易额计算,不需要缴纳现金。 ——崔连仲等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 (3)二战后期,金融外交成为大国外交的一种有效武器。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本质上的相同点是什么?二战后初期怀特计划的落实怎样体现了美国的特殊利益?(7分)

10. “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远行买卖,用其所致珍异,孝养其父母。”

第2页 共4页

((易传》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参考答案: 1. 答案: A 解析: 2. 答案: c

解析: 商朝是奴隶制国家,商朝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达是建立在奴隶集体劳动之上的 3.答案: B

解析: 此题为常识题,依据所学知识可选择B。 4. 答案: B 5. 答案: A 6.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的理解。由“直到……1820年, 中国的总产值(GDP)仍占世界总份额的32.】9%, 领先西欧核心十二国(英法德意奥比荷瑞士瑞典挪威丹麦芬兰)的产值总与12%, 更遥遥领先于美国(1.】8%)日本(3.】 0%)。”得知材料反映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领先世界。所以选D。 7. 答案: D

解析: 曲辕犁是唐代出现的,井田制出现在商周时期,故A项错误;B、C两项都是封建社会,而井田制时期是奴隶社会,故B、C错误;井田制名义上属于国家公有,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形式,故D项正确。 8.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史实能力。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由于青铜比较珍贵,在农业生产中很少使用,B项错误;A、C、D三项均符合史实。故选B项。

9. 答案: (1)特点: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能力不高。 (2)影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出现逆差;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开始出现;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促进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3)相同:根据本国的经济实力来分配本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世界货币金融领域)的权力。 体现:1944年,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协议》,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股金份额多少根据会员国的经济实力确定,会员国投票权的大小与其认缴的股金份额成正比,美国认缴份额多,投票权大。

10. 答案: B

第3页 共4页

第4页 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