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薛谭学讴

来源:易榕旅网


【解释】

薛谭学讴(1)于(2)秦青,未穷(3)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4)。秦青弗止(5),饯于郊衢(念qu,二声)(6),抚节(7)悲歌,声振林木,响遏(8)行云。薛谭乃谢(9)求反(10),终身不敢言归。

【原文】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蛾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读音yù,卖)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读音lí,栋,中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读音biàn,鼓掌)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通‘仿’,效仿)娥之遗声也。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战国列子编。)

【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秦青对他的朋友说:“从前韩娥到东边的齐国去,没有粮食了,经过雍门(齐国的城门)时,在那卖 唱乞讨食物。虽然她走了但是还有余音绕着(那雍门的)中梁,三日不停(消失),旁边的人还以为她人没有走呢。住 客栈时,客栈的人侮辱她。韩娥因此放声哀哭,整个里弄的老小都因此而悲伤愁苦,互相垂泪相对,三天都不吃饭。 (里弄的人)赶紧去把追她(回来)。韩娥回来后,又放声歌唱。整个里弄的老小欢喜跳跃拍手舞蹈,不能克制自己,全忘了刚刚的悲伤了。(里弄的人)于是给了她很多钱财打发她走。所以雍门那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 留下的歌唱(技艺)啊。”

【注释】

(1)讴:唱歌;(2)于:向;(3)穷:尽,完;(4)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辞:告辞(5)弗止:没有劝阻;(6)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7)抚节:打着拍节:(8)遏:阻止;(9)谢:道歉;(10)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赏析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虚心求教,要没有止尽地学下去。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错就改!这是我们阅读本文应该得到的启示。

学习是学无止境的,学海无涯,永远学习。

练习

1.“穷”在本文中是“尽”的意思,你知道下列句子中的“穷”字是什么意思吗?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2.背诵课文。

3.对成语“响遏行云”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1)秦青的歌声太悲壮了。

(2)秦青的歌声由于声音很大,天空中的云都被振住了,不能流动了。

(3)形容秦青的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这里运用了一种夸张的修辞方法。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②响遏行云。

答案:①阻止 ②停止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用法、意义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答案:A

3.翻译:谭乃高压求反。

译文: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4.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答:有。他那知错就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5. 薛潭为何“辞归”,又为何“求反”?

答:因为他以为自己已经学完了秦青的技艺,再也没什么可学的了,所以“辞归”;而后又意识到自己过于狂妄,浅尝辄止,因而“求反”。

6.这个故事给你以怎样的启示?

答:学习应虚心,不能浅尝辄止。

7.薛谭为什么要回家?

答:他以为自己已经学完了秦青的技艺,再也没什么可学的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