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卷第3期 哈尔滨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ARBIN UNIVERSITY 23 N0 3 Mar.砌 2002年3月 [文章编号]1004---5856(2002)03—∞66—o4 网络文学发展前景之我见 卢 政 (山东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摘250100) 要】关于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学术界众说特纭。本文从语言题材、表现方式、技术手段、创作 水平四个方面批驳了对网络文学发展前芾持否定态度的观点,认为网络文学是一种垒新的文学类型.具 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和必要性,因此同络文学发展前号光明而广阔。 [关键词】网络文学;语言题材;表现方式;技术手段;创作水平;发展前号 [中图分类 ̄-]io一05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文学是一种用电脑创作、在网络上发 表传播、供网络用户阅读或参与的、具有网络文 化特质的文学样式。对于网络文学的发展前 景,许多学者并不抱乐观态度,其理由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题材单调,以反映网络生 活、表现青年网民的情感为主.“几乎是一个全 封闭的系统”.“总回归到自身,回复到网络中”, 笔者认为.目前最为重要的是对网络文学 进行客观地研究.深入剖析其优势和不足.才能 准确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脉络。 首先,从语言、题材上看,网络文学是一种 全新的文学类型。 “在很大程度上已极大地束缚了它进一步发展 的潜力。”… 二是作品质量不高,“存在着许 多粗浅稚拙的作品,很多是个人游戏之作,缺乏 严肃的人文关怀精神,甚至是宣扬色情与暴力 的也不少见”, “ “到最后只会是文化整体 的粗鄙化与退化”。… 三是网上创作不能被 视为真正的艺术创作,“网络文学还无法构成一 种独立的文学体裁”。_ IJ ’四是网上创作与阅 I读方式有很大弊端,容易造成身体疲劳及种种 不适。面对一成不变的文字屏幕,枯燥易倦.单 调乏味。网络文学发展前景暗淡。【3 J『 ) 以上观点虽有可取之处,它们指出的现象 也确实存在,但这些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我 们也不能据此来消极看待网络文学的发展前 景。 网络文学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由于 网络文学创作者大多是一些传统纸面文学圈之 外的人物,他们的作品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因 而网络文学作品从总体风貌上呈现出难得的清 新、质朴与自然的风韵。试看《第一次亲密接 触》开首的那凡段半疯半痴的呓语:“如果把整 个太平洋的水到出.也浇不熄我对你爱情的火 焰。整个太平洋的海水全部倒得出吗?不行。 所以我并不爱你。”率直、天真的痴迷,外加一点 调侃,酿成一种稚拙清新的风格。这类作品在 语言风格上与纸面文学迥然,简洁明快,强调快 节奏,强调理趣,很少冗长的修辞性环境描写、 肖像描写,叙述从容,向世人展现出独特的艺术 魅力。网络文学语言还具有中英文杂糅、网络 术语和新奇词汇较多的特点。尤其是网络用语 [收稿日期]2o0t一12—20 [作者简介】卢政(1972一),男、山东宁阳人,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卢政:网络文学发展前景之我见 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文学的语言风格.如 GG,指哥哥:MM,指妹妹……而聊天语言和网 上的特殊符号也风行网络文学作品中,例如一P 表示吐舌头:F2F表示面对面。这些用法极大 地强化了文学话语的表现力,为文学注人了新 鲜活力,亦将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特点表现得 淋漓尽致。 网络文学可以在传统的线性叙述中搭设一 个多媒体并进的信息平台,在平面陈列的基础 上开凿一个立体的窗口,甚至让文学作品的叙 述方式成为一个差不多可以用无限多的方式组 合、排列和显现信息的超媒体系统.让网络文学 的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感觉通道加以选 择。 目前阿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相比,确实存在 题材相对单一的特点,但是我们不能用传统纸 一网络的时空本身是虚拟的,操作者再借助 些虚拟软件(如虚拟存储器等)就可以为自己 面文学的标准来要求网络文学,例如对各种人 物性格的展示,对时代背景的广泛描写等等。 在目前的态势下,网络文学还是一个网民圈子 的文学,它有特殊的趣味、特殊的题材域和体裁 取向,这决定了当前它的网络原创文学的特点, 即题材多与阿络有关。然而正是题材的网络化 这一特点是传统文学所不具有的。网络化的题 材是一种新的题材.它填补了文学上的一大空 白。故事展开在网络上,这是传统文学所不能 遭遇的情景.因而具有新鲜的味道。从某种意 义上说,具有独一无二特性的阿络文学所涉及 的题材范围绝不是狭小的。我们相信,随着越 来越多的创作者加人网络创作的行列,网络文 学的题材将越来越丰富.反映的生活面将越来 越广阔。 网络文学的崛起使传统文学艺术类型的划 分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某些变化,传统文学类型 中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分法”已不再适 用。阿络文学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性、一体化 的文学类型,显示出不同凡响的生命力,代表着 文学发展的新方向。 其次,从表现方式上看,网络文学具有独特 的艺术魅力。 在传统文学中,作品页面往往只是单调的 文字,古人有“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陆机 《文赋》)的喟叹。网络文学则不然,随着一些主 页设计制作技巧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络文学 的表现方式越来越精彩。漂亮的chr ̄aeless小 窗口、flash动画片以及realplay格式声音文件等 网页制作方式的出现,使得文学的表现方式不 单单只有平面的文字构成,它可以做到在页面 中影、音、文的互相结台,把语言叙述与声音表 达、图片展示、动作演练融为一体,这是传统文 学难以做到的。 营造神奇的电子世界,人们可以张开双臂拥抱 “银河”,可以造访仙境中的“爱丽丝”。网络作 家利用这种“虚幻的真实”和“真实的虚幻”实现 自己的艺术想象和创造潜能,增强作品的审美 效果和艺术感染力。 传统的纸面文学经过数千年发展,其表现 力已臻达极限,产生了成熟范本.这样的范奉对 它自己来说是难以超越的。那么达到极限的中 国传统纸面文学继续发展的出路在哪里呢?在 网络文学,它从一条全新的途径提高了文学的 表现力。网络文学的多媒体特征和立体综合、 虚拟现实的表现方式,比传统文学作品能产生 更直观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缓 和了传统文学中言、意、象之间的矛盾,为文学 的形象建构方式拓出了一片新视野。动画、声 音与文字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文学的表 现手法,“极有可能催生新的学术意识与知识框 架”, 为文学的再发展提供新的可能性。 再次,从技术手段上看,网络文学具有巨大 的发展潜力。 网络文学创作者以机换笔,让苦役般的“爬 格子”变为轻松的键盘输人和鼠标点击,还可以 运用万通笔或无线压感笔作手写输人,或是在 交互式语音平台上进行语音输人。有的操作软 件还能够实现人机合作、随机创新、人机共同思 维。这些都使得创作的速度大大加快。 阅读阿络文学作品时,人们可以从网络储 存库所储存的大量作品中任意选择,而不像传 统阅读方式那样要受到时问、空间和信息的限 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习惯,利用先进的 机读软件任意调节字号、选择语种、自动翻译、 快速检索,机读方式为阅读带来极大方便。还 可以利用计算机存储检索技术量化欣赏,如果 将数据库、知识库和推理机结合起来构成相应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哈尔滨学院学报 撇年 的专家系统,电脑机读则能将定量分析与定性 分析有机统一起来,达到文学欣赏的科学性。 当然,目前网络创作和机读方式确实造成 人的一些不适。但是,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屏 幕阅读的视觉疲劳和不适问题,应该是可以解 决的,例如超大直角、刷新频率在75赫兹甚至 1oo赫兹以上的显示屏幕就可以部分地解决问 题,液晶显示屏幕的出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 了视力疲劳问题。至于“一成不变的文字屏幕” 只是因为目前网络文学作品大多是初级形式的 文本,网络文学的高级形式——超文本就不是 “一成不变的文字屏幕”。“超文本”本质上是互 相连接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个别文本 的限制,使众多文本形成一个彼此联系的系统。 用户可以从一个文本中调用与之连接的另一个 文本中的信息。超文本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 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顺序。这就使人 们利用信息创作或从事欣赏阅读时,不必按照 某种固定顺序,自由性极大。超文本不仅使创 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手段进行创作,还 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欣赏空间。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来网络文学 不但可视、可听,而且可嗅、可闻、可触。借助一 些新的软、硬件设施,人们可以在电脑上体验到 心跳、眩晕、过敏、体温等身体感受,达成真正的 审美通感。科学技术为网络文学提供的发展空 间将越来越广阔。 最后,从总体创作水平上看,网络文学有进 一步发展的必要性。 目前网络文学总体创作水平的确不尽如人 意。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的败笔,甚 至每况愈下的尴尬也不少见。但任何一种事 物,在其初生时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欠缺,正是这 些欠缺才表明这个事物是新生的,有着光明的 前途。一个高水平的批评家应当有辨证和发展 的眼光,应当能透过事物发展的点滴迹象窥见 它未来的可能性。网络文学目前所需要的正是 这样的批评家。评价网络文学不能照搬传统文 学的标准,应充分考虑到网络文学的特质。笔 者认为因目前网络文学整体创作水平偏低而怀 疑其发展前景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文学 史从来就不是杰作史,网络的世界同样是大浪 淘沙,粗劣的总要被淘汰,优秀之作在碰撞与凝 聚中产生。目前网上的 接着写”、“创作接力”, 实际上相当于一种吸纳大众智慧的集体民间刨 作,不同的情节在不同的地域流传后,最终在某 位大师手里加工成文学名著,这种例子在文学 史上俯拾皆是。 由于网络创作、发表、传播、阅读的便捷自 由,仓4作人数和作品数量的不断增加,读者的 阅读面扩大,对网络文学创作水平的要求也自 然会逐步提高,这势必促使网络创作者在作品 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客观地说,比刚产 生之时,如今网络文学在叙述形式、结构方法、 表现手法及语言风格上都有了重大改进。随着 越来越多传统文学高手的加人,原有网络写手 创作技巧的日趋完善并且审美能力的不断提 高,网络文学的整体水平也将越来越高。 网络文学吹响了新文学革命的号角,正如 网络文化学者陆俊所说:“如果说用白话文作小 说是一次革命,那新型的超文本结构的文艺作 品也无愧一场‘革命’的称号。” 5 纵观网络文学发展史,网络文学的内容和 形式都有了重大变革,也导致了美学观念和文 学观念的变革,并进而影响到了人类思维与生 活的方式。比之有数千年历史的纸面文学,目 前的网络文学则像个刚刚降生的婴儿,但它在 起步阶段就已经显示了不同凡响的生命力。仅 仅几年的时间,网络文学就诞生了如蔡智恒、李 寻欢、邢育森、安妮宝贝等一大批成名作家,产 生了像《第一次亲密接触》、《活得像个人》等大 量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从这一意义上讲,网 络文学的成就不是很贫乏,而是已展露辉煌,并 且继续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我想,随着网 络文学成长期的来临,它的发展前景是可以预 见的。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并非互相排斥,=者 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1999年网易公 司策划组织了“网易文学奖”评选活动,参与写 作者几乎是清一色的网络新生代,但参与评奖 的却有王蒙、王朔等许多传统纸面文学专业作 家。这一事件显示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携 手合作”的端倪。接着网络作家、评论家的身影 时常出现在传统媒体上,报纸、杂志也纷纷开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卢政:网络文学发展前景之我见 了网络文学讨论专栏。许多传统纸面文学家也 纷纷“换笔 ,甚至将写作和发表挪到网络上。 传统写作和网络发表的互动,一方面绐网络上 的写作和阅读带来传统作家良好的文学素养, 为网络文学充实了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另一 方面也为传统作家的写作带来新的创作灵感和 自由空间。我们相信,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传 统文学与网络文学完全可以优势互补,最终使 网络文学成为文学百花园中又一亮丽的新秀。 文学的健康发展犹如自然界的万物滋长, 也有一个物质基础和生存环境。网络文学的诞 生和发展,是与知识经济时代以电子信息技术 为核心的高科技环境相识应的,或者说,是这种 的生括环境逐步向便捷化、智能化转变。当信 息化生存改变我们的社会面貌和个人生存方式 的时候,我们还会对网络文学的崛起而莫名其 妙吗?我们还会对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感到悲 观失望吗? [参(8). 考文献] [1]王宏图.网络文学路在何方?[J].社会科学,2001. [2]郭炎武.试论网络文学的特质极其对传统文学的 超越[J]南京师大学报.2001+(4) [3]滕常伟,桂骁东 网络文学 的特点及现状[J]社 会科学,2001.(8). [4]陈平原.数码时代的写作和阅读[N]南方周末, 2O00一。了一。了(23 . 时代环境的必然产物。进入电脑时代后,人类 [5]陆俊.重建巴比塔[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责任鳊辑:崔积宝 View On Prospects for Network Literature LU Zheng (College of Literature,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Abstract::There a∞diferent views on the prospects for network literature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paper refuts tehe negative view on the prospects for network literature from the theme,form of expression.technical atls and creatin loevels.The V,Tiert holds that network lietatrure is a ile ̄, ilterary'type ozxd has tmique ar ̄sde charm.It has fiather potetxdalitis and necesseiyt of develop・ merit.Sothe prospectsfor networklietarture are bfi曲t and vast. Keywords:networkliterature;language andtheme;form of expression;technicalraeans;cre・ ation level;prospec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