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烧制陶瓷 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天然气 B.澄清石灰水 C.生铁 D.液氧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分离液态空气不能得到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氦气
4、钛铁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 B.利用金属钛和FeCl溶液进行实验 C.利用金属铁和TiSO溶液进行实验
24
D.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
5、新装修房室内存在甲醛(CHO)、苯(CH)等有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醛分子中含有水分子
B.甲醛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40%
C.苯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 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2
6
6
A.点燃酒精灯 B.滴加溶液 C.量筒读数 D.放置滴管 7、下列关于金属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银的导电性比铜强,所以一般用银作导线 C.铁矿石在地壳中含量最丰富,可以随意开采 D.铝不易被腐蚀,是因为铝的活泼性差 8、“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 ①无色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均一性 ⑤稳定性.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液氮用作冷冻剂 C.焦炭用作燃料 D.铜用于制作导线
10、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11、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同 B.CO2、CO都是有毒,都能污染空气 C.C、CO、CO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CO能燃烧而CO能灭火
12、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氧气和氮气﹣﹣用燃着的木条 B.铁粉和炭粉﹣﹣用稀硫酸 C.锌片和银片﹣﹣硫酸铜溶液 D.CO和CO﹣﹣用干燥的石蕊纸花 二、填空题
2
2
2
13、用化学符号填空:
(1)标出五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2)三个硫酸根离子 ;
(3)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4)澄清的石灰水溶液中的溶质 . 14、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有许多民间习俗.
(1)写出对联有时用墨(主要成分:炭黑),也有时用金粉(铜、锌、铝等成分组成的有色合金颜料).用墨写的对联字迹可保留很长时间不褪色,其原因是 ;金粉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2)燃放烟花爆竹.烟花里含有黑火药(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组成的混合物),黑火药着火时,发生如下化学反应:2KNO+3C+S=KS+X↑+3C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15、钢铁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
(1)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O)、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每年全世界钢铁的产量很高,但钢铁的锈蚀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锅生锈的方法: . 16、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
2
22
3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填“原子”或“分子”,下同),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②参加反应的A与B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往图2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 ,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微粒观是化学学科基本观念.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2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 种元素的粒子; (2)D原子中x= ; (3)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18、图是a、b、c三种金属在相同条件下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图象,试回答:
(1)a、b、c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 .
(2)已知b和c两金属的化合价相同,若b是铁,则c可能是 A.铝 B.锌 C.铜
(3)写出b(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在室温下,甲、乙、丙三种固体分别溶于两支试管和一个烧杯的水中,现象图1所示,甲、丙还有剩余固体,乙固体全部溶解.升温到80℃时,发现甲固体全部溶解,乙固体析出,丙固体没有明显变化.
(1)室温时, (选填“甲”、“乙”或“丙”)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图2中能表示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b”或“c”,下同)
(3)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
2
1
(4)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该同学按下图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0、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试回答:
(1)该实验是将 溶液(填“酸”或“碱”)加到另一溶液中. (2)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种,此时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的颜色为 色.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推断题
2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在通常情况下,A为黑色粉末状固体,B、C均为无色无味的气体,D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单质E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反应④和⑤中某些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实验探究题
22、如图是实验室用CO还原CuO是实验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反应过程中A中发生的现象是 ;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该实验的设计有缺陷,小明同学认为在C处应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目的是 .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一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猜想]
猜想I:没有变质;
猜想Ⅱ:已经变质;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实验和推断]
(1)取固化样品溶于水得无色溶液A,向溶液中 溶液,发现有 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氢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是 (填“A”或“B”). A.密封保存 B.不需密封保存.
六、计算题
24、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其中一种是尼古丁,其
化学式为CHN,为了你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1)尼古丁中氢、氮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2)尼古丁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25、实验室测定某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分四次取该样品与稀盐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 2 3 4
取样品质量/g 50.0 50.0 50.0 50.0
取稀盐酸质量/g 40.0 80.0 120.0 160.0
产生气体质量/g 0.5 1.0 m 1.2
(1)上表中m的数值是 . (2)求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0
14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