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技术协作信息日前,国内外财务事件频发,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国内,对于审计质量这个问题都有了高度的重视。审计质量是审计业务的灵魂,是审计社会公信力的保证,应该贯穿审计业务的始终,应该得到国家、社会和行业等各方面的重视。本文在审计业务三方关系的基础上,从委托方、受托方、被审计单位三个方面分析社会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并从国家及行业、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三个层次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社会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辛飞一、社会审计质量的内涵社会审计质量是指审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审计业务工作的优劣程度,即社会审计结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社会审计目标。社会审计质量的概念可以通过过程和结果两个层次来理解。审计过程质量包括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业务过程的质量;审计结果质量则通过社会审计报告的质量来体现。审计作为信息出具者向信息使用者出具相关信息的“守门人”,其核心工作的意义在于社会审计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后者对于前者的信任程度。二、社会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一)受托方对社会审计质量的影响1.主观因素。(1)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是否遵守诚信、公正、客观等职业道德,是否能够严格保持审计独立性,将对审计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2)审计人员个人行业专长。审计业务是一项综合性的业务,并且会涉及到多种不同的行业。因此,审计人员的行业专长是否能够胜任其执行的审计业务,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2.客观因素。(1)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大小。相比于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审计质量的要求和把握都要高一个层次。(2)会计师事务所收费制度。收费制度透明完善,在费用方面不给委托人留下周旋的空间,使得审计业务约谈人员不会因为委托人的特殊付款满足其特殊要求,这样一来,更有利于审计质量的保证。(3)注册会计师任期长短。注册会计师作为理性经济人,其审计行为的客观公正性会受到任期长短的影响。(二)委托方对社会审计质量的影响1.主观因素。(1)委托方动机。委托方动机是否端正,会对审计质量造成较大影响。(2)委托方诚信状况。委托方诚信状况良好,能够提供完善的审计相关信息,将有利于审计业务的进行,有利于审计质量的保证。2.客观因素。委托方持股状况。一般情况下,审计费用作为一项管理费用由被审计单位出缴,若委托方持股较多,相应的管理者所获得酬劳较少,此时,管理者就不太愿意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根据审计业务的成本效益原则,没有充足的审计费用,审计业务流程就难以有效高质的完成,审计质量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三)被审计单位对社会审计质量的影响1.主观因素。(1)被审计单位诚信状况。诚信状况较好的被审计单位,审计业务能够较为顺利的进行,凸显成本效益原则,而且有利于审计质量的保证。(2)经济业务记载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检查程序作为审计程序里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的前提条件就是被审计单位要有完整和准确的文件记录。经济业务记载的越完整越准确,审计质量就越高。2.客观因素。(1)被审计单位内控有效性。内控制度有效的企业,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较低,审计风险相应的也较低,审计质量往往较高。(2)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复杂的经济业务相应的要求复杂多样的审计程序,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审计风险,从而会影响审计质量。三、提高社会审计质量应采取的措施(一)国家及行业应采取的措施1.完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国家及行业应该发挥法律法规的警示、惩罚作用,明确审计业务流程,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明确惩罚措施,使审计业务有法可依,使违法人员得到应有的惩戒。2.提高违规成本,加强处罚。国家及行业应该在提高审计违规成本,加强惩戒力度;同时建立诚信档案,将不良审计行为记录在册。3.设立监督机制。当下审计业务监督力度不够,财政部、国资部和中注协的监督职责不明确,窑窑难以就某一具体的审计业务提供有效的监督。国家及行业一方面应该明确各部门监督职责,另一方面应该设立陪审制度和再监督制度。(二)会计师事务所应采取的措施1.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事务所规模大小对于审计质量高低有较大影响。发展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提升事务所违约的诚信和名誉成本,提高审计质量。2.以制度方式设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建立合理的收费制度,明文规定,减少审计约谈人员和被审计单位的讨价还价空间,减少“内部交易”的机会。3.执行合理的任期制度。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执行合理的任期制度,避免某一注册会计师与其负责的被审计单位进行人情交易。并且建立任期评价制度,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其任期内能够尽心尽力、合规合法的进行审计业务。(三)被审计单位应采取的措施1.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保证业务流程的合法合理,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财务报表整体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而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2.确定合理的治理结构。企业应该完善治理结构,一方面使得管理层治理层以及监督部门职责分明,内部审计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薪酬评定和股权激励机制,保证管理层的合理报酬,促进企业内部和谐人际关系的建设。3.积极配合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业务。被审计单位应该正确认识审计业务的重要性,履行法律规定的职责和义务,积极配合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业务中的检查、询问等各个审计程序,使得审计业务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四、结论社会审计由来已久,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社会审计也在不断地充实发展。审计质量受到法律、经济、委托方、受托方、被审计单位、审计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解决好纷繁复杂的审计质量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国家及行业、会计师事务所、被审计单位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多管齐下,统筹兼顾,方能切实的提升实际业务中的审计质量,建立健康的市场经济关系。(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