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 盎 ・ ●2006年第7期上半月刊● 论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阚有林杨宝娟 (沈阳师范大学马列德育教研部)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自主性和参与性,使枯燥的理论教育变得生动活泼、 网络文化是一种现代文化,它是以信息化与数字 化为本质,借助多媒体技术而存在的一种新质文化。 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的一个 基本前提是必须与网络有关。网络文化有广义和狭义 之分:广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借助计算机网络所从事的 经济、政治和军事活动在内的各种文化现象;狭义的 网络文化是指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文化活动,包括计算 寓教于乐,以多种传播方式激活认知模式,从而增强 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互联网的普及增强了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单向的灌输教育,一切都按照 教师的安排进行教与学,课堂教学成为教学的主阵地, 教师利用作业、测验、考试等办法督促学生被动地学 习。互联网的普及,则将这种单向转变为双向方式, 为学生的主体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学生可以自主选 机信息的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上网者的使用方式等。 网络文化是科学高速发展的产物,具有开放性、多维 性、便捷性、虚拟性等特征。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择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而且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 评论员或反馈人,从而形成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平 等、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网络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1.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_ 首先,巨大的信息量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 多彩的教育资源。传统的德育信息主要来自报刊、杂 志、理论书本、经典原著等,这种渠道不仅烦琐,而 且费时费力。而在网络时代,教育工作者只要掌握了 网站,就可以从中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所以教 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文化的这种优势更好地对大学 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在一定意义上克服了传统思 想政治教育影响面小的不足。 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加剧了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冲 突。网络的开放性造成了信息多元化。网上良莠混杂 的信息,特别是一些低级庸俗的网络信息,必然带来 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的多元化。由于 大学生社会阅历浅,思想较为单纯,分辨能力不强, 因此易受一些错误信息的影响。大学生在网上接触到 的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潮等,这往 往与他们头脑中积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强烈的 冲突,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的形成。 其次,网络的虚拟性淡化了大学生的人际感情。 其次,通过网络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率。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靠“一支笔”、 “一本书”、 “一张嘴”对受教育者进行说教。这在信息化、网络化 的今天显然已经滞后,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枯燥单调, 而且教育效果也不理想。互联网的运用,则大大提高 网络世界,是经过人加工过了的虚拟世界,任何阶层 的人员都可以被宽容地接纳。在这样的虚拟现实中, 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和教育效果。网络思 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优势就是通过网络中的图形、动画、 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调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 人们感觉温馨、舒适、安全和自由,因而深受大学生 的青睐,他们更喜欢利用虚拟的人际交往代替现实的 人际交往。大学生由于诸多原因,在现实生活中的不 (三)制作高水平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 训练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要以传统德育的方法和经 验、道德心理和道德接受理论为基础,结合先进的网 络、软件技术进行制作。如可以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 原则和理念针对某一教育主题,设计虚拟校园、班级、 教育学生学会选择,还需制作高水平的高校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软件,通过这一软件使学生接受训练和 培养。可是我们看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制 作的工艺和品质,与商用软件相比差距较大,与高校 一宿舍和家庭,让学生进入其中活动。活动者在不同的 道德观念支配下的不同行为将导致不同的结果,软件 其他学科的应用软件比较也较落后。由此我们必须进 步研究开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的使用、软 将针对不同的结果施于不同的教育内容,对活动者进 行有效教育。通过这一仿真的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 设身处地地感悟做人的道理,训练培养自己的选择能 力,达到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件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特点,突出软件使用和内容的 服务性及教育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满足感和经受的挫折,往往在“网络社会”里能够得 到满足和心理安慰,这就使得大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投 入到网络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逐渐萎缩和人际关系 的淡化。 第三,网络的隐蔽性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感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对传统道德和法律提 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迫切需要高校网络防范和网络 信息安全的立法,并同时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网络 法制观念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 警觉力和免疫力。通过提高网络防火墙技术、密码技 术、安全认证技术、容错技术、端口保护等应用水平, 借助技术手段对网络文化进行监控、过滤、截获,防 和社会责任感。互联网技术是由西方人发明的,西方 发达国家凭借其网络技术和语言的优势欲建立“网络 霸主”地位,妄图以各种手段从各个领域来推行西方 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加强网德的教育,提高大学 生的自律能力。如开设与网络有关的课程,把网络道 的政治文化观、价值观。互联网的发展必然带来东西 方文化的交融和碰撞,面对如潮的文化的袭来,许多 大学生由于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对网络上大量泛滥 的西方文化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得部分大学生在 政治上迷失了方向。有的甚至利用网络行为的隐蔽性 的特点,在网上搞人身攻击、发布一些不负责任的言 辞,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责任的弱化和自由意识的泛滥。 三、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面对网络文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者必须抓住时机,扬优汰劣,更新观念,开拓进 取,主动应对网络文化的挑战,勇于大胆探索积极有 效的措施,努力构筑在网络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的新对策,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网络思想文 化阵地 在网络条件下,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发展对育人 环境的深刻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有效发挥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 用。实践证明,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不坚持用马克思主 义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其他非马克思主义、 反马克思主义就会占领。因此,我们一定要在马克思 主义的指导下,建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化被动 为主动,牢牢把握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2.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文 化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建设良好的高校育人环 境。面对网络信息的多元化,首先,高校要高度重视 校园网络工作,大力建设好富有本校特色的思想政治 教育主题网站,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引 导的主动权;其次,将网络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 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纳人思 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中,在构建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 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拓展校园文化内涵,延 伸校园文化功能;最后,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不 断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网络化建 设,拓宽学生的信息来源,使学生从网络了解国情、 认识社会、接受熏陶和教育,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好地营造校园积 极向上、生动活泼的氛围,提升整体的校园网络文化 品位。走艟康和谐的网络之路。 3.依德治网与依法治网并举。全面加强大学生网 德教育 德有意识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既从技 术层面普及网络知识,又从道德、法律层面引导大学 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和法制观。 4.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 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坚持以人为本,就 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以学 生成长为宗旨,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实际, 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首先, 要建构以学生为本的心理教育理念。网络新环境下的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 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始终坚持以学生 为中心,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改变过去“我讲你听” 的教育方式,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接 受者。其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 之中。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就必须把思想政 治教育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把解决大学生的思 想问题和与心理问题结合起来,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 品质和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能够坦然面对和正确处 理在学习、生活、交友、择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最 后,要不断探索构建集教育、科研、服务为一体,网 络、艺术、娱乐并行的立体式、全方位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金量,加强和 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共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5.培养一支适应网络时代的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 队伍 在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良好的 信息素质,即具备优秀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 道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新的形 势下,培养一支既谙熟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又懂得网 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显得尤为紧迫。首先, 这支队伍应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仅能 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而且能够准确地表达 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思想。其次,要有高尚 的品质和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奉献精神。再次,要 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及时发现问题并 抓住问题的实质,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 后,要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能够熟练掌握现代网 络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及时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中的问题.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 盖面,增强免疫力。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