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清楚明了地表达故事内容,获得启示。
2.从历史故事中获得启示,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及实践能力。 3.学会倾听,有交际的自信心,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重点】
1.通过讲故事,对历史故事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学会倾听,有交际的自信心,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难点】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搜集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及实践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建议使用小学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课件页码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讲历史故事 2.教师导言:同学们,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故事,──如同是洒落在人类历史天空中的无数明星,永远闪耀着伟大的人性光辉,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一个航标,一种智慧,激励人们不断前进。 3. 你们平时喜欢看什么书?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历史故事,你还记得吗?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纪昌学箭,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三顾茅庐、匡衡凿壁借光等,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设计意图:设置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历史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得到了启示,提高学生的参与讲故事的兴趣。】 二、主题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八单元中,一起学习了四篇有关名人故事的文章,它们分别是──《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扁鹊治病》《纪昌学箭》。这些名人们到底具有哪些与众不同特点呢? (1) (2-3) (4) 第1页共4页
那么,这些文章到底讲了哪些名人的哪些事呢? 这些名人又分别具有哪些特点呢? 1.谁来简单说一说主要内容? (老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总结并出示课文题目和课文主题。) 《王戎不取道旁李》──善于观察,动脑思考 《西门豹》──破除迷信,兴修水利 《扁鹊治病》──扁鹊乐于助人 《纪昌学箭》──纪昌在学习方法上有独特的见解 师:大家把课内的这几篇文章说得很准确,说明大家上课时很认真。那你能把故事讲一讲吗? 2.学生选择喜欢的故事进行讲一讲,指导讲故事的方法,抓住主要内容。注意表情、动作,抓住重点,语言要生动,感情丰富。 三、交际方法 1.思考定主题。 (1)同学们平时通过读书、看电影、看电视、看戏剧,听故事和评书,还有更多的人物形象留在了自己的脑海里。如: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 纸上谈兵(赵括),卧薪尝胆(勾践)等等。 (2)学生根据自己的亲生经历,结合自己收集的照片思考选择。 (3)小组交流,相互间提出意见或建议。 2.交际表观点。 讲之前,好好读一读这个故事。可以把重要信息写在小卡片上,帮助记忆。对听众可能有疑惑的地方,可以作些说明。讲的时候,注意语气,可以用变化表情、添加动作的方式吸引听众;想不起来的时候可以看看小卡片讲完之后,问问同学是否喜欢你的故事,有没有听明白,对你还有什么建议。 (1)小组合作交流。 交流要求:先想好了再说,注意叙述的顺序;态度自然大方,尽量把故事说清楚,说具体,说有趣;声音要洪亮。 (2)组内推选代表,参加全班的口语交际活动。 ①汇报要求:发言的同学要发挥自己的最高水平;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不要中途打断;有疑问或者要提意见的,等听完之后再举手发言;发问和提意见要 (5) (6) (7) (8) 第2页共4页
有礼貌,注意礼貌用语。 ②各小组推举代表轮流展示多彩的课余生活,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教师适当指导点拨,重点从语言表达是否完整和内容是否有趣两方面来指导,启发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学生相互评价,发现优点和不足)。 3.评议谁最棒。 (1)全班评议,看讲的同学内容是否符合要求、语言是否流畅、重点是否突出。 (2)从说得有趣,故事过程精彩,收获丰富、感受深刻、说得好的学生中评选出“最自然大方奖”“最佳口才奖”,并宣布评选结果。 (3)教师小结:我们听同学们讲了这么多的历史故事,明白了好多做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不要犯故事中的错误,引以为戒。 【设计意图:采取小组交流,当堂展示的方法,使小组同学在交际中享受了 (9) 无穷的乐趣。在交流中本组成员进行补充,培养了小组同学的合作意识。一方面, 在激烈的竞争中学生获取了有关知识;另一方面,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变得能言善变。】 四、欣赏范例。 毛遂自荐的故事 战国时,秦国军队包围了赵都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说服楚王与赵国结盟出兵,解救赵国。平原君打算从手下三千多门客中挑选二十人做随从,但挑来挑去只有十九人符合要求,正在着急时,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说:“让我去吧!”平原君笑笑:“有本事的人,随便到哪里,都好象锥子放在布袋中,一定会露出尖锋来。可你来了三年,没人说起你的大名,可见没有什么才能啊。”毛遂说:“我如果早被放在布袋里,早就会脱颖而出,何止露出一点尖锋呢!”平原君见他说的有理,便带毛遂等二十人来到了楚国。 平原君请楚王结盟出兵,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十九个门客十分着急,但却没了主意。 毛遂按剑上前说:“订盟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无非利害二字而已,这样明白为何现在还不决定!”楚王大怒,斥道:“我与你主人说话,你来干什么?还不与我退下!” 哪知毛遂不但没有退下,反而又上前几步说:“现在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手 (10-12) 第3页共4页
上,你的十万兵马都没有用了!”楚王自知理亏,又怕毛遂真的动武,一时无言对答。毛遂继续进逼说:“其实,楚国有五千里辽阔的土地,几十万雄师,这么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要害怕秦国呢?大王不同意楚赵联盟,难道要等秦国逐个击破,坐以待毙吗?”楚王听了连连点头,答应与赵国订盟,出兵解赵国之围。 1.小组交流对以上交际范例的评价。 2.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总结把故事讲好的方法: (1)故事最好比较有趣,情节完整生动。 (2)讲之前要做好准备。 (3)语速不能太快,声音要洪亮。 五、总结拓展 师:作为名人的他们,无论是在创造惊天的伟业时,还是在平凡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上,都无不具有不平凡的品质,他们或宽容、或执着、或守信、或刻苦、或坚持、或爱国、或爱民,都无不闪现出伟大的人性光辉。 以后我们多去阅读更多名人的故事,让我们将名人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3) 1.在本节课的口语交际中,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能积极地参与交际,课堂气氛空前高涨,听的同学也十分认真,达到了预期的的效果。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精神,通过同学们讲历史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参与讲故事,勇于发言,得到启示,口语能力得到提升。
不足之处:
教师课堂评价的语言比较单一,在以后的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善于运用准确、及时的激励性评价,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第4页共4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