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

来源:易榕旅网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旅游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为了让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掌握相关实践操作技能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素质课程。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旅游与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结构、类型、基本特征和功能;了解旅游文化的概念、特点和结构;充分认识旅游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旅游文化发展的历程和各阶段的特点;了解中国旅游文化传统及其价值;认识和掌握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及中介体文化的概念内涵、主要特点等;认识和掌握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的概念、类型、特点、发展历史等有关内容;了解旅游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加深对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和掌握河南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及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等。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案例教学、影象资料欣赏等形式,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旅游文化现象、解决旅游文化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实地考察、项目竞赛和课程小论文写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和旅游企业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思路

以中国旅游文化为讲授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揭示中国旅游资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源的民族性特点和文化传统优势;以旅游客体文化为讲授重点,同时也兼及旅游主体文化、中介体文化的重要内容;在系统介绍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知识以后,分别介绍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几种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客体文化。在课程后续建设中,将结合河南旅游文化实际,研究探讨发挥河南旅游文化资源大省的优势,逐步向旅游文化产业大省迈进的发展思路。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点

第一章 旅游文化概述

要 点: 了解旅游和文化的基本概念及二者关系,了解旅游文化的特征和结构。回顾旅游文化发展历程,了解中国旅游文化发展各时期的主要特点。通过对旅游活动实质、旅游发展历程以及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的探讨,充分认识旅游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 旅游主体文化

要 点: 了解旅游主体、旅游主体文化的基本概念及二者关系,了解旅游主体文化在旅游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地位。重点了解不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不同的文化角色、个性心理及审美倾向等。

第三章 旅游客体文化

要 点: 认识旅游客体及旅游客体文化的研究对象,把握旅游客体的类别与旅游客体文化所包含的内容。认识和掌握自然美、人工美的构成及审美观照,掌握旅游客体的文化功能。重点了解和掌握中国旅游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客体文化的主要类型及其总体特征。

第四章 旅游中介体文化

要 点: 认识旅游中介体的内涵及其在旅游链中的地位,掌握旅游中介体的类别及其各自特点,讨论分析旅游企业文化建设问题。重点结合旅游企业实际,分析探讨旅游服务规范化与个性化的关系,了解和掌握旅游服务个性化实现途径问题。

第五章 旅游宗教文化

要 点: 了解和掌握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的发展历史、基本教义、主要礼节等内容。重点认识宗教的本质,以及宗教与中国旅游文化关系问题。

第六章 旅游建筑文化

要 点: 了解中国建筑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中西建筑文化之间的差异。以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体系和外观特征等为重点,认识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及其与中国旅游文化关系。

第七章 旅游园林文化

要 点: 了解中国园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了解中西园林建设的不同之处。以中国古典园林及其文化特性和外观特征等为重点,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特有的文化内涵及其与中国旅游文化关系。

第八章 旅游民俗文化

要 点: 了解中国民族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汉民族文化,蒙、回、壮、藏等主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为重点,认识中国民族民俗文化的内涵及与中国旅游文化关系,探讨民族民俗文化的开发问题。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第九章 旅游饮食文化

要 点: 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以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以及西方咖啡文化为重点,加深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内涵及与中国旅游文化关系的认识。

理论课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章 次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实践课教学内容与要点

实训项目一:来漯游客体验满意度调查

要点:了解漯河旅游业的发展动态,熟悉漯河旅游市场发展的总体状况及旅游消费特征,为漯河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提供相关参考

学习资料整理

内 容 旅游文化概述 旅游主体文化 旅游客体文化 旅游中介体文化 旅游宗教文化 旅游建筑文化 旅游园林文化 旅游民俗文化 旅游饮食文化 理论课时 4 6 6 4 4 4 4 6 4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意见,同时提高学生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训项目二:漯河及周边文化旅游资源状况调查

要点:通过三国历史文化游,许慎文化游及河南姓氏文化调查认识漯河及周边旅游客体(旅游资源),了解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类别,学会欣赏旅游吸引物的文化内涵。

实训项目三:导游风采大赛

要点:强化学生对旅游文化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提高我系涉外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形象、交流服务技能、提高导游职业技能素质和水平的平台;同时,也为即将参加导游资格证考试的同学们提供一次实战演习。

实训项目四:参观少林寺

要点:通过对少林寺的参观,了解佛教文化知识,能运用宗教文化知识,在宗教旅游场所,有针对性地讲解佛教文化知识,能够辨别佛像所在的位置、名称。

实训项目五:参观济渎庙

要点:了解中国古建筑的相关知识:几种常见屋顶的形式、台基、开间。能够运用古代建筑知识,分析古代建筑的基本情况、辨别古建筑的等级、建筑物的种类、主要部分的构成、特点。

实训项目六:茶艺展示

要点: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和中国茶艺的发展与演变,熟悉中国茶的种类与名品,掌握茶艺的相关知识,能够根据茶艺流程冲泡一杯绿茶(或红茶,或乌龙茶)。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实训项目七:咖啡煮制

要点:了解中国的咖啡文化和咖啡礼仪,熟悉咖啡的煮制和品饮的相关内容,能够熟练的运用虹吸壶煮制纯品咖啡。

实训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序号 实训项目 1 情况调查 来漯游客满意度 漯河及其周边 三国历史文化游 2 地区文化旅游 许慎文化参观学习 资源状况调查 河南姓氏文化调查 以漯河旅游文化资源为主线,自拟导3 导游技能大赛 游词进行讲解 通过观看有关影像资料,参观少林寺4 参观少林寺 增进对佛教文化的理解 以河南现存规模最大古建筑群济渎庙5 6 7 8 参观济渎庙 为例,分析中国建筑种类及建筑结构 茶艺展示 咖啡煮制 增进对咖啡文化的了解 总计 22 通过茶艺展示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2 掌握用虹吸壶煮制方法 2 4 4 2 6 实训内容 课时 2 来漯游客基本 以问卷形式调查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除采用多媒体手段讲授旅游文化学的基础理论外,教师尤其注重实例的分析、野外实地探究性学习、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特别注意因特网、投影、录像等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主要包括: 1、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

结合旅游文化学实例分析,使学生对旅游文化的概念、结构、特征、功能,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企业文化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有一个比较深刻认识和理解。选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旅游企业文化正反两方面的案例进行讲授和研讨,以期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课堂讨论式教学方法

为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和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针对学科目前发展动态和敏感问题要求学生思考,选取旅游文化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热点问题,要求学生按小组分别查找有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不同见解,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进行交流,以期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习实训教学方法

实践课往往结合实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进行资料收集、方案设计等工作。一是组织学生去周边著名景区、景点(如清明上河园、少林寺、龙门石窟、白马寺、小商桥、许慎墓等)实地考察或播放其旅游宣传片,以期提高学生对其中所蕴涵的旅游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建筑文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化、园林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等相关内容有感性了解和理性认识。二是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实训活动,通过游客调查、资源调查、企业访谈、资料收集、茶艺学习、煮制咖啡、参观展会等形式,增强学生对旅游文化学习的兴趣,深化对旅游文化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和提高学生与旅游文化课程有关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多媒体教学手段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本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以达到立体、直观、信息量大的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幻灯片、录像带、VCD、实物图片投影、CAI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5、网络式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和计算机通讯技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各种最新的知识信息并实现师生网上互动,以期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总之,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教学与科研相长,恰如其分地使用案例教学法、实地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科研参与法和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将是本课程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的主要特色。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考核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主要采用考勤、作业、课堂讨论、技能测试等形式。期末考试采用笔试闭卷形式或开卷考查形式。

2、期末考试命题

(1)本课程考试命题内容覆盖了教学大纲全部内容;

(2)试题对各种能力层次要求的比例为:识记约占30%;理解约占30%;运用约占40%。

(3)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比例为:较易约占20%;中等约占60%;较难约占20%;

(4)本课程考试试题类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综述题六种类型,其中填空题20%,名词解释题15%,单项选择题15%,多项选择题15%,简答题20%,综述题15%。

3、课程考核成绩评定

本课程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按70%记入课程的总成绩。

七、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1]刘秀峰.中国旅游文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2]王会昌.中国旅游文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1年 [3]谢贵安.旅游文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参考书目

[1]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年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2]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

[3]赵荣光.中国旅游文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 [4]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5]潘宝明.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 [6]宋采义等.中国旅游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 [7]崔进.中国旅游文化纵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年 [8]尹华光.旅游文化学.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9]章海荣.旅游文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系列教材.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

八、制定说明

1、本大纲适用于高职高专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

2、本大纲由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旅游与酒店教研室制定,修订于2008年4月15日。

学习资料整理

范文范例 指导参考

学习资料整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