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 C.37℃
D.39℃
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A.33℃
B.35℃
2.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质子
) D.原子核
B.中子 C.电子
3.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A.音调
) D.以上均不正确
B.响度 C.音色 ) 4.光的三原色是(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红白蓝 5.以下是连通器的是(
) A.液位计 B.温度计 C.订书机 D.抽水机 6.以下正确的图是(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和
NS 极)(
) A.
B. C.
7.能使杠杆 OA 水平均衡的最小力的方向为(
D
) A.AB
B. AC C.AD D.AE
8.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川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方向切 去不一样厚度,使节余的厚度同样,节余的压力同样,则甲乙切去的质量△
m 甲、 △ m 乙 和甲乙的密度知足的关系是(
) A.ρ 甲>ρ 乙 ,△ m 甲>△ m 乙
B.ρ 甲 <ρ 乙 ,△ m 甲 >△ m 乙 D.ρ 甲 >ρ 乙 ,△ m 甲 <△ m 乙
C.ρ 甲<ρ 乙 ,△ m 甲<△ m 乙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 9.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距离输送电一般是采纳 10.搓手是经过
表示力能够改变物体的
伏,家庭丈量耗费电能的仪表是 方式(填高压或低压)。
,远
方式改变内能的;运动员打乒乓球,球弹出,这主假如 ;山顶的气压比山脚的气压
(填高或低)。
11.电梯降落时, 以地面为参照物, 电梯是 降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 或变小)。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选填“增大”或“不变”
;其惯性
12.某导体两头的电压为 6 伏, 10 秒内经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3 库,通
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
焦;若将该导体
两头的电压调整为 30 伏,其电阻为 欧。
.物体体积为 ﹣ 3 米 3 淹没水中后浮力为
0.5×10 13 牛,则物体遇到的协力为
牛,方向为
。
牛,若物体重力为 10
14.在以下图的电路中, R1=R2,电键 S 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电流表和电
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I0, 0,过一段时间后一个电表示数变大, 一个电表示数变小。 U
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
R1、 2 上,请依据有关信息写出电
R 。
表的示数及相应的故障。 、
15.小明同学依据 “小磁针在通电螺线管四周会遇到磁力的作用, 说明电流四周存在磁场”,进而猜想在地球四周也可能存在某种“重力场” 。
①小明猜想的依照是
。
②同一物体在月球上遇到的重力大概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推断月球上的“重力场” 比地球的要
(填“强”或“弱” )。
。 ③依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散布, 小明推断重力场的最可能是以下那个图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三、作图题(共 7 分)
16.在图中,小球遇到的拉力为 4 牛。使劲的图示法画出此拉力。
17.在图中,依据给出的 AB,作出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18.在图所示电路的在图中增添两根导线,要求:闭合电键后,当滑片
P 向左移
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四、计算题(共 27 分)
19.质量为 1 千克的牛奶,加热后温度高升了
20℃,求牛奶汲取的热量。 [c 牛奶
=2.5×103 焦/ (千克 ?℃) ]
20.物体在 20 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
s﹣ t 图
象以下图。求
10 秒内拉力做的功 W 和拉力的功率。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21.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 R2 的阻值为 30 欧。闭合电
键 S,电流表的示数为 0.4 安。当 S 和 S1 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 求:( 1)求电源电压 U。
( 2)求经过电阻 R1 的电流 I1。( 3)求总电阻 R 的阻值。
22.两个同样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一个装有水,另一个装有某种液体,水的质量
为5千克。
( 1)求水的体积 V。
( 2)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取同样体积后,水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以下表:
求抽出液体前,液体本来的质量。
液体对底部的压强
抽出前 抽出后 p 水
1960 帕 980 帕 p 液
1960 帕 1078 帕
五、实验题(共 18 分)
23.电子天平用来丈量 ,量筒用来丈量实验中,在研究杠杆均衡条件的
为了直接读卖力臂的数值,应使杠杆在24.在考
地点均衡。
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需要考证
和 相等,并选择
(选填“同一”或“不一样” )物体多次实验。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25.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数据以下:
实验次数 物距 u
像距 v 像高 h 像的大小 物像之间距离 L(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1 2 3 4 5 6 48 28 16 13 12 10 9.6 11.2 14.4 20.8 24 40 0.6 1.2 2.4 4.8 6.0 12
减小的像 57.6 39.2 32.4 放大的像 33.8 36.2 50
①剖析实验序号 1、2、3 或 4、5、6 像距 v 和像高 h 随物距 u 的变化关系,可得
出初步结论:
。
1﹣ 6 中物像距离
L 随物距 u 的变化,可得出初步结
②剖析比较实验序号
论:
。
。 ③假如物像距离 L=35厘米,则像高 h 的范围为
26.现有电源( 2V,4V,6V,8V,10V,12V 六档)、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键各 2 个,滑动变阻器“ 20Ω2A”、待测小灯(标有 2.2V 字样)、待测电阻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 小华做测电阻的实验, 小红做测小灯泡功率实验, 但因为只有一个滑动变阻器,两人议论后开始设计实验方案,并分派了实验器械。实验中,小华发现电路中电流表的最小读数为 0.2 安,小红察看到小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
示数为 0.3 安。
( 1)依据小华的实验有关信息, (a)画出小华实验的电路图。 ( b)小华电流表
示数最小时测得的电阻 Rx=
。
( 2)依据小红的实验有关信息, (a)计算出小灯的额定功率
P=
。( b)
经过计算,说明小红实验中选择的电源电压档位。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2018 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6 分) ) D.39℃
1.(2 分)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A.33℃
B.35℃ C.37℃
【剖析】本题考察我们对常有物体温度的认识, 联合对生活的认识和对温度单位摄氏度的认识,选出切合实质的选项。
【解答】 解:
正常状况下,人的体温在 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应选: C。
【评论】对平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正确的估测,是要求初
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 平常注意察看, 联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虑, 渐渐培育这方面的能力。
2.(2 分)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剖析】 依据原子构造的有关基础知识能够确立带负电的微粒是哪一个。 【解答】解:由原子构造的有关知识可知: 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因此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
应选: C。
【评论】 增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于解决此类识记性的基础题目特别方便。
3.(2 分)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均不正确
【剖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 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 调,音色反应了声音的质量与特点。声音的三个特点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
色,是从不一样角度描绘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次决定;响度指声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自己决定的一个特征。
【解答】 解:男高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音调。
故 BCD错误; A 正确;应选: A。
【评论】声音的特点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点是从三个不一样角度描绘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点的因素各不同样。
4.(2 分)光的三原色是(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绿 D.红白蓝 【剖析】 依据我们对色光三原色的认识来作答。
【解答】解: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一样的比率能合成各样颜色
的色光。
应选: A。
【评论】本题考察了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二者很相像, 要进行正确的划分。
5.(2 分)以下是连通器的是(
) A.液位计 B.温度计 C.订书机 D.抽水机
【剖析】 依据连通器定义:上端张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状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老是相平的。
【解答】 解: A、液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本选项切合题意;B、温度计是依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本选项不切合题意。
C、订书机是依据压强的原理制成的,故本选项不切合题意;
D、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抽上来的,故本选项不切合题意;
应选: A。
【评论】记着连通器定义, 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 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回水弯、过桥涵洞、船闸等等都是连通器。
6.(2 分)以下正确的图是(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方向和 NS 极)( )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A.
B. C . D.
【剖析】 依据在磁体的外面磁感线老是从磁体的 N 极出往返到 S 极判断。【解答】 解:在磁体的外面,磁感线老是从磁体的 N 极出往返到 S极;A、图中的磁感线是从磁体的 S极出往返到 N 极,故 A 错误;B、图中的磁感线是从磁体的 N 极出往返到 S 极,故 B 正确;C、图中的磁感线是从磁体的 S 极出往返到 N 极,故 C 错误;
D、图中左边 N 极的磁感线是回到 N 极,故 D 错误;应选: B。
【评论】 本题考察了磁感线及其特点,要仔细剖析磁感线的方向。
7.(2 分)能使杠杆 OA 水平均衡的最小力的方向为(
) A.AB B.AC C.AD D.AE
【剖析】 依据杠杆均衡的条件, F1×L1=F2×L2,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必定的
状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一定使动力臂最长。由此剖析解答。
【解答】 解:
由图知, O 为支点,动力作用在 A 点,连结 OA 就是最长的动力臂,依据杠杆平
衡的条件,要使杠杆均衡动力方向应向上,因此最小力方向为
AB。
应选: A。
【评论】在往常状况下, 连结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获得的线段就是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最长力臂。
8.(2 分)两个正方体甲乙放在水平川面上,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沿水平
方向切去不一样厚度, 使节余的厚度同样, 节余的压力同样, 则甲乙切去的质量△
m 甲、△ m 乙 和甲乙的密度知足的关系是(
)
A.ρ 甲>ρ 乙 ,△ m 甲>△ m 乙C.ρ 甲<ρ 乙 ,△ m 甲<△ m 乙
B.ρ 甲 <ρ 乙 ,△ m 甲 >△ m 乙
D.ρ 甲 >ρ 乙 ,△ m 甲 <△ m 乙
【剖析】(1)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利用 p= = = 可得甲、乙的密度关系;
= = =ρgh, ( 2)将甲、乙沿竖直方向切去不一样厚度后,节余部分的厚度同样、密度不变,
节余的压力同样, 依据静止水平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剖析甲、 乙切去的重力关系,而后可知其质量关系。
【解答】 解:
( 1)正方体对水平川面的压强: p= = =
= =
=ρ gh,
切割以前它们对水平面的压强相等, p 甲 =p 乙,即ρ 甲 gh 甲=ρ乙 gh 乙,
由图可知, h 甲 <h 乙 ,
因此,ρ 甲>ρ 乙 ;BC错误;
( 2)由图知 S 甲< S 乙,在切割以前 p 甲=p 乙 ,
因此由 F=pS可知,切割以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力
F 甲< F 乙,
因为正方体对水平川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且
G=mg,
因此,切割以前, m 甲 <m 乙﹣﹣﹣﹣﹣﹣﹣﹣①
当沿水平方向切去不一样厚度,节余的压力同样,即 F 甲剩=F乙剩,
则甲、乙节余部分的质量: m 甲剩 =m 乙剩 ﹣﹣﹣﹣﹣﹣﹣﹣﹣﹣﹣②
因此由①②可知,切去的质量△ m 甲 <△ m 乙,故 D 正确, A 错误。
应选: D。
【评论】本题是典型的柱状固体的压强问题, 要依据已知条件, 灵巧采纳压强计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算式 p= 和 p=ρgh(合用于实心柱体对支撑面的压强)进行剖析解答。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2 分)
9.( 3 分)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1.5 伏,家庭丈量耗费电能的仪表是
电能
表 ,远距离输送电一般是采纳
高压 方式(填高压或低压)。 1.5V。
【剖析】(1)认识生活中常有的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 2)丈量电能的仪表是电能表。
( 3)远距离输送电一般是采纳高压的方式,这样能够减少电能的损失。 【解答】 解: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家庭丈量耗费电能的仪表是电能表;
远距离输送电一般是采纳高压方式。 故答案为: 1.5;电能表;高压。
【评论】记着常有电压值、知道丈量电能表的仪表、理解高压输电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重点。
10.( 3 分)搓手是经过 做功
方式改变内能的;运动员打乒乓球,球弹出,
这主假如表示力能够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山顶的气压比山脚的气压 低
(填高或低)。
【剖析】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达;
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
大气压跟着高度的增添而减小。
【解答】 解:在搓手的过程中,要战胜摩擦做功,使手的温度高升,内能增添,故搓手是经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运动员打乒乓球,球弹出,这主假如表示力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因为大气压跟着高度的增添而降低,山顶的气压比山脚的气压低;故答案为:做功;运动状态;低。
【评论】本题考察了改变内能的方式、 力的作用成效和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要仔细剖析。
11.( 3 分)电梯降落时,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 运动 的(选填“运动”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或“静止”);降落过程中,其重力势能 变小 ;其惯性 不变 (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变小)。
【剖析】(1)物体运动仍是静止,重点是看它相对参照物地点能否变化;
( 2)判断重力势能大小的变化, 从重力势能的两个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去判断; ( 3)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解答】解:( 1)电梯降落过程中,相对于地面电梯的地点在不停发生变化,因此相对于地面来说电梯是运动的;
( 2)降落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 3)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故惯性不变。故答案为:运动;减小;不变。
【评论】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 假如选择不一样的参照物, 得出的结论能够不一样, 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掌握重力势能的大小,以及惯性,是基础题。
12.( 3 分)某导体两头的电压为
6 伏,10 秒内经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3
库,经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0.3 安,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为
20 欧。
18 焦;若将该
导体两头的电压调整为 30 伏,其电阻为
【剖析】(1)知道 10 秒内经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依据 体的电流,又知道导体两头的电压,依据
I= 求出经过该导
W=UIt=UQ 求出电流做的功,依据 I=
求出导体的电阻;
( 2)电阻是导体自己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资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头的电压和经过的电流没关。
【解答】 解: 经过该导体的电流: I= =
=0.3A;
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
W=UIt=UQ=6V×3C=18J;
由 I= 可得,导体的电阻: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R= = =20Ω,
因电阻是导体自己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头的电压和经过的电流没关,
因此,将该导体两头的电压调整为
30 伏,导体的电阻仍为 20Ω不变。
故答案为: 0.3; 18;20。
【评论】本题考察了电流的定义式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重点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
两头的电压和经过的电流没关,是一道基础题目
3米 淹没水中后浮力为 5 牛,若物体重力为 × 3
13.(3 分)物体体积为 0.5 10 10 牛,则物体遇到的协力为 5 牛,方向为 竖直向下 。
﹣
【剖析】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其浮力大小, 浮力方向一直竖直向上; 重力方向
一直竖直向下,利使劲的合成求解协力。
【解答】 解:因为淹没,则所受浮力大小为:
﹣
F 浮 =G 排=ρ水 gV 排 =1000kg/m3×10N/kg× 0.5× 10 3 m3 =5N,浮力方向竖直向上;
物体在液体中只受浮力和重力作用,因为两个力在同向来线上, F 浮 <G,则其协力为: F=G﹣ F 浮 =10N﹣5N=5N,方向是竖直向下。故答案为: 5;5;竖直向下。
【评论】本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于浮力, 浮力方向以及力的合成的理解。 充分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是解题重点。
14.( 4 分)在以下图的电路中, R1=R2,电键 S 闭合后,电路正常工作,电流
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I0,U0,过一段时间后一个电表示数变大,一个电表示
R1、 2 上,请依据有关信 数变小。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
R
息写出电表的示数及相应的故障。 电压表示数为 2U0,电流为 ,说明 1 断路 、 0 R
电压表为 0,电流表示数为 2I0 ,说明 R1 短路 。
【剖析】剖析电路的连结及电压表和电流表丈量电压及电流, 由分压原理得出电
源电压,由电阻的串连和欧姆定律得出电流表示数;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 1)若 R2 短路或断路,剖析电路的连结,得了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不切合
题意,被清除;
( 2)依据题中条件,故障只好是 R1 短路或断路,剖析所对应的物理现象,进而
确立写出电表的示数及相应的故障。
【解答】解:原电路中,两电阻串连,电压表测 R1 的电压(小于电源电压),根 据分压原理,两电阻的电压相等,由串连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U=2U0,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由电阻的串连和欧姆定律, 电流表示数: I0=
=
﹣﹣﹣﹣﹣①:
( 1)若 R2 短路,则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2U0,电压表示数变大,此时为 R1 的简单电
路,
电流表示数: I′ = =2I0﹣﹣﹣﹣②
由①②电流表示也变大, 与一个电表示数变大, 一个电表示数变小不切合, 故故障不行能是 R2 短路;
若 R2 断路,整个电路断路,两表都没有示数,两表示数都变小,故故障不行能是 R2 断路;
( 2)已知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故故障只好是 R1 断路或短路, 若 R1 断路,电压表串连在电路中测电源电压,示数电源电压 0,电压表示 U=2U
数变大;
电流表示数为 0,电流表示数变小;切合题意;
若 R1 短路,电压表示数为 0,电压表示变小,电路为 R2 的简单电路,由欧姆定律,电流表示数为: I″ = =2I0,电流表示数变大,切合题意;
综上:电压表示数为 2U0,电流为 0,说明 R1 断路;电压表为 0,电流表示数为 2I0 ,说明 R1 短路。
故答案为:电压表示数为 2U0,电流表示数为 0,说明 R1 断路;电压表示数为 0,电流表示数为 2I0,说明 R1 短路。
【评论】本题考察电路故障的剖析及欧姆定律的运用和反证法的运用, 难度较大。
15.( 3 分)小明同学依据“小磁针在通电螺线管四周会遇到磁力的作用,说明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电流四周存在磁场” ,进而猜想在地球四周也可能存在某种“重力场” 。
①小明猜想的依照是 地球邻近的物体遇到重力的作用 。②同一物体在月球上遇到的重力大概是地球的六分之一, 推断月球上的“重力场”比地球的要 弱 (填“强”或“弱” )。
③依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散布,小明推断重力场的最可能是以下那个图
甲 。 【剖析】(1)依据物体在地球邻近遇到重力猜想在地球四周也可能存在某种 “重力场”,
( 2)依据同一物体重力的大小,判断重力场的强弱; ( 3)依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推断重力场的散布。
【解答】解:( 1)依据”地球邻近的物体遇到重力的作用“,猜想在地球四周也可能存在某种“重力场” ,
( 2)月球上遇到的重力大概是地球的六分之一,重力场越强,重力越大,推
断月球上的“重力场”比地球的要弱;
( 3)依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基本上指向地心的方向,类比在磁场中,小磁针受力方向为磁感线的切线方向,故图甲最有可能是“重力场”的散布。
【评论】 本题为猜想题,依据所学知识,得出正确结论,考察学致使用的能力。
故答案为:①地球邻近的物体遇到重力的作用;②弱;③甲。
三、作图题(共 7 分)
16.( 2 分)在图中,小球遇到的拉力为 4 牛。使劲的图示法画出此拉力。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剖析】要解决本题需要掌握力的图示的画法:将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在图上。在画力的图示时,必定要注意画出标度。【解答】 解:
小球所受拉力的作用点在绳与球相连处(也可画在重心处) ,拉力的方向沿绳向上;可选用标度为 2N,拉力的大小为 4N,则作图时表示拉力的线段长度为标度的 2 倍。以下图:
【评论】 本题主要考察了力的图示的画法,解决本题的重点是确立力的三因素。
17.( 2 分)在图中,依据给出的 AB,作出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剖析】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对于平面镜对称,能够先作出物体
A、B
端点 AB 的像点 A′、 B′,连结 A′、 B′即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解答】解:先作出端点 A、B 对于平面镜的对称点 A′、B′,用虚线连结 A′、
B′即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以以下图所示: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评论】 平面镜成像关系是: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作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常用方法是:作出端点(或重点点)的像点,用虚线连结像点获得物体的像。
18.(3 分)在图所示电路的在图中增添两根导线,要求:闭合电键后,当滑片
P
向左挪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剖析】依据原图,确立变阻器与灯的连结方式,当滑片 P 向左挪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确立变阻器的连结。
【解答】 解:依据灯的连结,变阻器与灯不行能串连,只好并联,闭合电键后,当滑片 P 向左挪动时, 电流表示数变小, 即电阻变大, 故滑片以右电阻丝连入电路中与电流表串连,以下所示: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评论】 本题考察依据要求连结实物图,重点是确立电路的连结方式。
四、计算题(共 27 分)
19.(6 分)质量为 1 千克的牛奶,加热后温度高升了 20℃,求牛奶汲取的热量。 [c 牛奶 =2.5× 103 焦/ (千克 ?℃) ]
【剖析】知道牛奶的质量、牛奶的比热容、牛奶高升的温度值,利用吸热公式
吸
Q
=cm△t 求牛奶汲取的热量。
【解答】 解:
牛奶汲取的热量:
Q 吸 =cm△ t=2.5× 103 J/( kg?℃)× 1kg× 20℃=5×104J。
答:牛奶汲取的热量为 5× 104J。
【评论】本题考察了学生对吸热公式 Q 吸=cm△ t 的掌握和运用, 注意温度高升了(△ t)与高升到(末温)的差别,因条件已给出,难度不大。
20.( 6 分)物体在 20 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s﹣t 图象以下图。求 10 秒内拉力做的功 W 和拉力的功率。
【剖析】由图知,物体 10s 内运动行程,利用
W=Fs求拉力做功,再利
用
P= 求
拉力做功功率。
【解答】 解:
由图知,物体 10s 内经过的行程 s=30m,
则拉力做的功:
W=Fs=20N×30m=6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P= =
=60W。
答: 10s 内拉力做的功和拉力的功率分别为 600J、 60W。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评论】 本题考察了功和功率的计算,由物体的
s﹣t 图象得出物体 10s 内经过
的行程是本题的打破口。
21.( 9 分)在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
R2 的阻值为 30 欧。
闭合电键 S,电流表的示数为 0.4 安。当 S和
S1 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求:
( 1)求电源电压 U。
( 2)求经过电阻 R1 的电流 I1。
( 3)求总电阻 R 的阻值。
【剖析】(1)剖析电路的连结,依据欧姆定律求 R2 的电压,由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电源电压;
( 2)依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求经过电阻 R1 的电流 I1。 ( 3)依据欧姆定律求总电阻 R 的阻值。 【解答】 解:
( 1)闭合电键 S 后,电路为 R2 的简单电路,经过电阻 R2 的电流 I2=0.4A,
依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得,电源电压: U=U =I R =0.4A×30Ω =12V;
2 2 2
(2)当 S和 S1
都闭合时,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
或 ; 0.24A 1.2A
当 S 和 S1 都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丈量的是干路电流;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经过 R2 的电流仍旧为 I2=0.4A,则干路电流必定大于
0.4A,因此总电流 I=1.2A,
依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经过
R1 的电流: I1=I﹣I2=1.2A﹣0.4A=0.8A;
( 3)由欧姆定律可得总电阻 R 的阻值: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R= = =10Ω。
答:( 1)电源电压 U 是 12V。
( 2)经过电阻 R1 的电流 I1 是 0.8A; ( 3)总电阻 R 的阻值是 10Ω。
【评论】 本题考察欧姆定律及并联电路的规律,为常有题。
22.( 6 分)两个同样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一个装有水,另一个装有某种液体,水的质量为 5 千克。
( 1)求水的体积 V。
( 2)现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取同样体积后,水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以下表:
求抽出液体前,液体本来的质量。
液体对底部的压强
p 水 p 液
抽出前 1960 帕 1960 帕 抽出后 980 帕 1078 帕
【剖析】(1)依据密度公式变形可求水的体积;
( 2)依据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可求水的深度,依据 V=Sh可得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抽取同样体积前后分别由液体压强公式求液体深度, 再依据压强公式可求压力,即重力,依据重力公式求质量。
【解答】 解:(1)由ρ = 可得水的体积:
V= =
﹣
=5×10 3m3;
( 2)由 p=ρgh 可得抽出前水的深度:
h 水 0= = =0.2m,
由 p=ρ gh 可得抽出后水的深度:
h 水 = = =0.1m,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
﹣
2
2
S== =2.5×10 m ;
抽取的体积: V′= V= × 5× 10﹣ 3m3=2.5×10﹣ 3m 3; 抽取前后体积深度相差△ h=0.1m,
由 P=ρ gh 可得抽出前液体的对底面的压力;
F=PS=1960pa× 2.5× 10 m=49N,
﹣
22
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面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G=F=49N,
液体的质量:
m= = =5kg。
(解法二)依据抽以前水和某液体对容器的压强相等而且容器底面积相等, 可知压力相等。又因为规则柱形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重力, 可知液体和水的重力相等,因此质量相等,都是 5kg。
答:( 1)水的体积 V 是 5×10﹣ 3m3; ( 2)抽出液体前,液体本来的质量是 5kg。
【评论】 本题主要考察密度、压强的计算,是一道综合题。
五、实验题(共 18 分)
23.( 3 分)电子天平用来丈量
质量 ,量筒用来丈量
体积 在研究杠杆平
衡条件的实验中,为了直接读卖力臂的数值,应使杠杆在
【剖析】(1)依据对物理实验常用丈量工具的掌握作答;
水平 地点均衡。
( 2)杠杆在水平川点均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取力臂。 【解答】解:( 1)托盘天平、电子天平都是丈量物体质量的工具;量筒用来丈
( 2)为了在杠杆上直接读卖力臂的数值,实验时应使杠杆在水平川点均衡。故答案为:质量;体积;水平。
【评论】本题考察了常用丈量工具的用途及研究杠杆均衡条件时器械的安装, 属于基本技术的考察,是一道基础题。
量液体的体积;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24.( 3 分)在考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需要考证 浮力 和 排开液体的重力 相等,并选择 不一样 (选填“同一”或“不一样” )物体多次实验。
【剖析】(1)依据阿基米德原理内容, 可知把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进行比较以考证;
( 2)为了使结论更严实靠谱, 还一定换用几种不一样物体和不一样的液体进行实验。【解答】解:因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遇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因此把浮力与排开液体的重力进行比较来考证;
为了使结论更严实靠谱, 最后还需用不一样物体和换用几种不一样的液体多次进行实验,才能考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广泛规律。
【评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是力学的重要实验之一, 充分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故答案为:浮力;排开液体的重力;不一样。
25.( 3 分)在研究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数据以下:
实验次数 物距 u
像距 v 像高 h 像的大小 物像之间距离 L(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1 2 3 4 5 6 48 28 16 13 12 10 9.6 11.2 14.4 20.8 24 40 0.6 1.2 2.4 4.8 6.0 12
减小的像 57.6 39.2 32.4 放大的像 33.8 36.2 50
①剖析实验序号 1、2、3 或 4、5、6 像距 v 和像高 h 随物距 u 的变化关系,可得
出初步结论: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 。 ②剖析比较实验序号 1﹣6 中物像距离 L 随物距 u 的变化,可得出初步结论: 凸面镜成放大的实像时, 物距与像距之和越大, 成的像越大, 凸面镜成减小的实像
时,物距与像距之和越小,成的像越大 。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③假如物像距离 L=35 厘米,则像高 h 的范围为 1.2cm~2.4cm 或 4.8cm~ 6.0cm 。
【剖析】 ①凸面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②计算表二中物距与像距之和,可知结论能否正确。
③依据物像距离 L=35厘米,联合表一、表二中像的高度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①实验序号 1 与 2 与 3 或 4 与 5 与 6 数据中,光屏上获得的都是实像,因此同一凸面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②计算表中 1﹣6 中的物距与像距之和可知,凸面镜成放大的实像时,物距与像距之和越大,成的像越大,
凸面镜成减小的实像时,物距与像距之和越小,成的像越大;
在表一中,当 L 为 32.4cm 时,像高度为 2.4cm,当 L 为 39.2cm 时,像高度为 1.2cm,物像距离 L=35 厘米,则像高 h 的范围为 1.2cm~2.4cm。
在表二中,当 L 为 33.8cm 时,像高度为 4.8cm,当 L 为 36.2cm 时,像高度为 6.0cm,物像距离 L=35 厘米,则像高 h 的范围为 4.8cm~6.0cm。
故答案为:①物距越小,像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②凸面镜成放大的实像时,
物距与像距之和越大, 成的像越大, 凸面镜成减小的实像时, 物距与像距之和越小,成的像越大;③ 1.2cm~ 2.4cm 或 4.8cm~6.0cm。
【评论】本题是研究凸面镜成像的规律, 本题经过例举一些实验数据, 让学生经过数据总结结论, 考察了剖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这类考察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针对这部分习题要把整个习题读完, 比较题目给定的一些结论进行仿写,防止没有眉目。
26.( 9 分)现有电源( 2V, 4V,6V,8V, 10V,12V 六档)、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键各 2 个,滑动变阻器“ 20Ω2A”、待测小灯(标有 2.2V 字样)、待测电阻各一个,以及导线若干。小华做测电阻的实验,小红做测小灯泡功率实验,但因为
只有一个滑动变阻器, 两人议论后开始设计实验方案, 并分派了实验器械。 实验中,小华发现电路中电流表的最小读数为 0.2 安,小红察看到小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安。
( 1)依据小华的实验有关信息, (a)画出小华实验的电路图。 ( b)小华电流表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示数最小时测得的电阻 Rx= 10Ω 。
( 2)依据小红的实验有关信息,( a)计算出小灯的额定功率 P= 0.66W 。(b)经
过计算,说明小红实验中选择的电源电压档位。
【剖析】(1)(a)依据已知条件和灯的额定电压为 2.2V,因小红察看到小灯正常发光时可确立小红实验中有变阻器, 而小华实验中没有滑动变阻器, 据此画出电
路图;
( b)在上边的电路中,当电源电压最小时,电流表示数最小,由欧姆定律求
当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时, 依据串连电路电压的规律和欧姆定律可求出电源电压最大值,
电阻大小;
( 2)(a)依据已知条件,由 P=UI求灯的额定功率; ( b)小红实验中,依据灯正常发光可确立电源电压大于多少;
进而得出小红实验中选择的电源电压档位。
【解答】解:( 1)( a)小华做测电阻的实验,小红做测小灯泡功率实验,但因为 只有一个滑动变阻器,实验中,小华发现电路中电流表的最小读数为
0.2 安;
因待测小灯上标有 2.2V 字样,表示灯的额定电压为 2.2V,小红察看到小灯正常发光时,而电源电压为 2V,4V,6V,8V,10V,12V 六档,故小红实验中有滑动变器;
小华实验中没有滑动变阻器,故小华实验的电路图以下所示:
( b)在上边的电路中,当电源电压最小为 2V 时,电流表示数最小为 0.2A,由欧姆定律,电阻:
Rx= = =10Ω;
( 2)(a)小红察看到小灯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安,灯的额定功率:
P=ULIL=2.2V×0.3A=0.66W;
2018年上海市中考物理试卷及分析
( b)因小红实验中,灯正常发光,故 U≥2.2V﹣﹣﹣﹣﹣①
小红实验中, 灯与变阻器串连, 当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时, 依据欧姆定
律和串连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最大值:
U=UL+IL× R 滑大 =2.2V+0.3A×20Ω=8.2V﹣﹣﹣﹣﹣②,
由①②得:小红实验中选择的电源电压档位为
4V、 6V、8V。
答:( 1)(a)如上图;(b)10Ω;
( 2)(a)0.66W;( b)因小红实验中,灯正常发光,故 U≥2.2V﹣﹣﹣﹣﹣①
小红实验中, 灯与变阻器串连, 当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时, 依据串连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最大值:
U=UL+IL× R 滑大 =2.2V+0.3A×20Ω=8.2V﹣﹣﹣﹣﹣②,
由①②得:小红实验中选择的电源电压档位为
4V、 6V、8V。
【评论】本题测电阻和测小灯泡功率实验, 考察串连电路的规律、 欧姆定律的运
用,同时考察了学生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