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自相矛盾 先秦-韩非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对照翻译: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 又誉其矛曰:“
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 或曰:
有的人问他:“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其人弗能应也。
,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注释:
(1)楚人:楚国人。 自相矛盾图片
(2)鬻(yù):出售。
(3)誉之:夸耀(他的)盾。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 (4)吾:我。 (5)坚:坚硬。
(6)陷:刺破,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 (7)利:锋利。
(8)无不:没有。 (9)或:有人。 (10)以:用。 (11)弗:不。
(12)应:回答。
(13)夫:句首发语词,那 (14)子:你的
之①:代词,代指他的盾。 之②:虚词,起连接作用。 之③:虚词,起连接作用。 之④:的。 之⑤:的。 之⑥:的。 之⑦: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