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野草

来源:易榕旅网
《野草》说课稿

十八里堡中心小学 刘海霞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野草》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是著名作家夏衍的散文名篇。通过描写植物的种子神奇的力量,从而揭示出这种力量的真谛——顽强的生命力、长期抗战的力,表达了作者对野草顽强生命力的高度赞颂。 二、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教学中,应以学生自读、自品、自悟的基础上,大力提高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共同获益。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注重语言积累2、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过程与方法: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的内容。2、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文章的主题、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四、教材处理 1、课前预习

2、积累优美的词语和句子

3、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实施 五、教学模式与手段

采用读——品——悟——议的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感受作品的深刻内涵。 六、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二)检查预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

(三)朗读课文,感知作品的内容

自由朗读、体会作品的内涵,说说写写对小草的认识或印象。 (四)精读课文

1、学习1至5节思考作者以怎样的形式来赞美野草的,怎样赞美的?

2、学习6至8节思考种子的力量源于什么?找重点词语概括。

3、背景介绍引出野草象征的意义。 4、作者为什么赞颂小草?

(五)拓展延伸:野草还象征生活中的哪些人? (六)布置作业背诵文章六至八自然段。 七、板书设计 野草

分开骨骼

植物的种子----力量大

掀翻石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